炎帝炉的惊天变故,如同一盆冰水,浇熄了全球范围内对上古遗迹的狂热探索欲。那股源自生命层次的恐惧,通过幸存者的描述和有限的信息共享,在各大势力高层中蔓延开来。一时间,对未知力量的敬畏,暂时压过了贪婪。
怒涛崖,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沉淀期”。 林默的战略转向清晰而坚定:暂停一切对外大型遗迹的主动探索,将所有精力集中于消化、融合、转化已获得的两大传承(轩辕丘、龙宫),并基于南海的教训,大力发展探测、预警、生存能力。
· 技术融合创新: 研究所内,灯火通明。轩辕的“能量符文”与龙宫的“生命滋养”开始碰撞出火花。一种基于生命能量循环的 “自修复装甲涂层” 进入试验阶段,受损部位能缓慢吸收灵能自我修复。结合“星辰锻体术”和新型材料的小型化 “个人灵能护盾发生器”(试验型)也开始在龙牙特种部队中测试,虽然续航极短,但关键时刻能保命。
· 防御体系建设: 沿海岸线,一套更加立体、智能化的 “望海”防御系统 开始构建。新型灵能探测塔(融合了两大遗迹技术)探测距离和精度大幅提升,能更好地区分常规威胁和异常能量波动。基于“地脉震荡波”原理的 “定海桩” 被部署在关键水道,可主动制造海底乱流阻碍敌方舰船。
· 内部提升: “星辰锻体术”在全军推广,士兵身体素质和精神韧性稳步提高。龙宫治愈技术使得因伤致残的老兵有了恢复甚至重返岗位的希望,士气大振。农业和医疗的进步,让后方更加稳固。
大夏如同一块海绵,疯狂吸收着养分,内部实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夯实、提升。一种不同于单纯武力扩张的、更加厚重深邃的“势”,正在悄然形成。
然而,世界的暗涌并未停止,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 美利坚 调整了策略,更加注重 “非对称优势” 。他们加大了对 “全球卫星监控网络” 和 “超远程精确打击” 技术的投入(试图在对方发展起来前进行遏制),同时秘密启动了 “方舟”基因工程计划,旨在培养适应极端环境和新能量场的新人类,路线与大夏的“星辰锻体”异曲同工,但更偏向基因改造。
· 苏维埃 在经历了乌拉尔遗迹的失败和南海的惊吓后,内部路线斗争激烈。一部分人主张效仿大夏,寻找更“温和”的遗迹;但主流强硬派仍坚持 “征服与改造” ,加大了了对 “重型灵能机甲” 和 “环境改造武器”(如气候干扰)的研发,试图用绝对的力量压倒一切,包括那些古老存在。
· 东瀛 的疯狂在挫折后进一步内化。他们表面收缩,实则在地下和海外基地加速进行更危险的试验。 “百鬼丸”项目 与从遗迹中掠夺来的残缺“式神”技术结合,方向直指制造半能量体、半生物的恐怖存在。而“神风”战术则升级为更极端的 “魂燃” ,试图将驾驶员的灵魂与灵能武器彻底融合,制造出一次性的、拥有部分意识的超级炸弹。
全球的科技树,在“观察者”的无形压力和上古遗迹的刺激下,正朝着几个截然不同的方向疯狂分叉。一场不同于热战的、更深层次的 “文明路径竞争” 已然拉开序幕。
这一日,林默收到了来自美利坚“史密斯博士”的一份特殊加密通讯。通讯中没有提及任何技术交换,反而附上了一份经过处理的、由美方最先进深空望远镜拍摄的太阳系边缘图像。
图像显示,在柯伊伯带附近,一片原本虚无的空间,出现了极其细微但持续的引力透镜效应,仿佛有一个巨大的、不可见的物体正在缓慢移动,其轨迹……隐约指向太阳系内部。
史密斯博士只附上了一句话:“皇帝陛下,或许我们面临的‘试炼’,比想象中更为……宏大。有些‘观察者’,可能并不满足于仅仅‘观察’。”
林默看着那张模糊的图片,瞳孔微微收缩。
内求发展,外防强敌。而星空深处的未知阴影,或许才是所有文明最终需要共同面对的考题。
世界的抉择时刻,正在一步步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