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想好吗,要不就帮村娘家丢工作,要不就想借口推脱?”
刘光鸿有些不耐烦催促,毕竟送完东西,他还要陪他家大胖儿子去玩新玩具,要不那小子会念叨好几天。
刘光鸿的话像盆冷水,“哗啦”一声浇在秦淮茹头上,让她瞬间清醒。
秦建国要是真占据她的岗位,哪还会管她,而且她在厂里可没啥面子,刘光鸿到时候可不会给她出头,要是老何他们在轧钢厂该有多好。
要是她年老色衰,就何大清那样,找过别的寡妇,她的工作又没掉,肚子里的孩子出生可是要花大钱,哭都找不到地方!
“那……那我爹娘还在院里堵着呢,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的孩子要是有什么问题就糟糕,而且他们是我爹娘,我还不能用蛮力赶走!”秦淮茹摁着刘光鸿的车把手。
“好办。”刘光鸿拍掉她的手。
“你回去就说厂里有规定,岗位不能顶替,要出重大疾病证明,到时就不能找其他工作,让他们想办法补偿你。
而且你要是实在干不动,可以请病假,怀孕期间发三分之一工资,还有医疗补助。你算算,综合起来比你哥给的多,还不用担风险,你爹娘要是懂事,就该明白咋选。”
他凑近点,压低声音:“要是他们还闹,你就说这是何大爷定的规矩,他最恨顶替岗位的事,当年有人想顶傻柱的班,被他拿着锅铲追三条街,就拿被打死的易中海举例。”
秦淮茹被逗笑,心里的慌乱减低,她知道何大清的脾气,看着随和,实则护短得很,尤其在大事上,说一不二。
把那个混不吝何大清和傻柱搬出来,爹娘肯定不敢再闹。
秦淮茹回到院里时,秦父秦母见她回来,赶紧围上来:“咋样,拉完后,想通没?”
“想不通,厂里有规定,岗位不能随便顶替,要有重大疾病才行,要是后面被举报,我不但要丢工作,还不能找新工作。
而且我要是实在干不动,可以请病假,每月能拿的钱远超过大哥,医药费报销。”
秦淮茹坐在小马扎上,语气平静,和父母说。
秦母脸一沉:“你咋这么死心眼,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跟何大清说说,让他给上面领导活动一下,领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就行!”
“说以后也没用。老何最恨顶替岗位的事,以前我们大院的一大爷就因为偷偷卖他的岗位,导致傻柱顶不到班,被他拿着锅铲追得满厂跑,最后还把人送去吃紫弹。”
秦父秦母对视一眼,都有点发怵,他家好大儿可没有城里关系,到时何大清凭着不要岗位,送他家孩子吃紫弹,怎么办?
他们虽然没见过何大清,但也听说四合院说他儿子傻柱跟人打架的事,把人打的不孕不育,估计他爹也不是个不好惹的主。
真要是被他拿着锅铲追,送去治安所,那他们秦家的脸可就丢尽。
“病假……算下来才15块,跟你哥给的一样,你就当帮一下娘家。”秦母还不死心。
秦淮茹装作很伤心:
“不一样。病假我是厂里的人,将来孩子生下来,还能回去上班,退休有退休金,跟着工龄走。
要是让我哥顶掉,我就成无业游民,以后啥保障都没有,何大清要是早死,那傻柱可不会养我的儿子。”
这话戳中秦父的软肋。他这辈子最看重“保障”二字,知道有份正经工作比啥都强。
“算了算了,既然厂里有规定,就别瞎折腾,让你哥自己想办法去吧。”秦父怕两头空,现在闺女还偶尔寄一下东西回来帮村一下,要是工作没掉,那不孝子更不待见他们。
秦母还想说啥,被秦父瞪几眼,捂住嘴,才把话咽回去,95号院的院里总算安静下来,叶子在风里沙沙响,像是在替秦淮茹松口气。
三大妈其实没走远,一直在偷听着,毕竟她可是很有职业道德,她佯装拎着菜篮子,出来倒垃圾,正好听见秦淮茹跟她爹娘的对话,嘴角呸几声。
“想占何家的便宜,没那么容易。”她心里嘀咕,“好在茹丫头还算明白,没被猪油蒙心,要不我这个保姆费就要被压缩。”
她知道秦父秦母打的啥主意,以前在旧社会,谁家想占便宜,都瞒不过她的眼睛。
三大妈倒完垃圾,慢悠悠地往回走,故意咳嗽一声,秦淮茹还以为爹娘又回来。
“淮茹爹娘走了?”三大妈问。
“走了。”秦淮茹点点头。
“走了就好。”三大妈看着她,“茹丫头,不是大妈多嘴,这工作啊,就像自己的孩子,得攥在自己手里才踏实,记住别人给的糖再甜,也不如自己挣的窝头实在。”
秦淮茹随即明白过来,三大妈还是在点她呢,她红着脸点头,毕竟差点就给出去,果然怀孕让人变笨。
三大妈笑了笑,她得赶紧把这事告诉三大爷,看怎么给何大清邀功,倒不是告状,是想让他知道,他们阎家很用心照顾他们何家的孕妇,她想要多点好处。
三大爷听完,说千万别去,估计秦淮茹态度大变,和刘光鸿有关,你平时多关心她就行,让她依赖你,这样便宜更多,告诉何大清,人家估计就多给一两块。
刘光鸿到邮局寄完东西,接着打电话给何大清,何大清本来正对着一锅新口味烧鸡腿发愁。
听完描述,何大清立马明白,不就想拿捏他何家,何大清于是就想着反击。
“这帮人,就没安好心,早知道他们的目的,就该交代三大妈不给他们进门!”
“别生气,何大婶最后没同意。”刘光鸿笑着说,“她心里有数,知道工作的重要性,毕竟可是关系到孩子的口粮。”
何大清这才消气:“还算她明白。等孩子生下来,你帮我和李厂长给她换个轻快的活儿,回去管仓库啥的,不用站着。”
“这主意好。”刘光鸿点头,“对了,您这老寒腿的药给您寄过去,按说明吃,别又忘了。”
秦建国那边,听说顶班的事不成,在家闹了好几天,最后被秦父踹几脚,灰溜溜地去城里找临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