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鸿打断他,从抽屉里拿出个布包。
“这里面是我让大哥从老家带来的药酒,是用山里的野参和枸杞泡的,对风湿腰痛管用。我打算去找找关系,看能不能换两间大点的房子,换到我们家附近,你们去托人带信,直接说是我说的。”
刘光鸿让他们别着急。
刘建国眼睛一亮:“难道是去找轧钢厂的李厂长?他能有房子?”
“他没有,但轧钢厂在铜锣巷有几间闲置的房子。”刘光鸿笑了笑,“前阵子我听他念叨,说想扩充车间,就是缺个稳定的配件来源。咱们正好可以做个交易。”
第二天一早,刘光鸿提着药酒,来到了轧钢厂李怀德的办公室。
李副厂长正对着一堆报表发愁,见他进来,笑着起身:“稀客啊,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是不是风扇卖得太好,给我送喜糖来了?”
“喜糖肯定有,不过今天是来跟您谈笔生意的。”刘光鸿把药酒放在桌上,“这是老家的特产,您试试,治治您的老腰疼。”
李怀德拿起酒葫芦晃了晃,笑着说:“你这小子,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什么生意?”
“我想跟您换几间房。”刘光鸿开门见山,“机械厂给我徒弟分的房子太小,听说咱们厂在铜锣巷96号院有闲置的宿舍,能不能匀两间给他们?”
李怀德皱起眉头:“你小子,为了徒弟还真敢开口。那几间房是给优秀员工留的,哪能说匀就匀?”
“我有好处给轧钢厂。”刘光鸿拿出风扇配件的清单。
“第一机械厂的风扇,除了核心电机和扇叶,其他配件比如底座、开关、电线,都可以由咱们轧钢厂来做。你们可以扩充一个新车间,专门生产这些配件,价格按市场价算,保证比他们找外面的小厂便宜。”
李怀德眼睛一亮,拿起清单仔细看了起来。轧钢厂这两年效益一般,正想找新的增长点,风扇配件技术含量不高,投资小见效快,确实是个好主意。
“你这是给我送钱来了?”李怀德看着刘光鸿,语气带着欣赏,“不过就几间房,换一个新车间,你不觉得亏?”
“不亏。”刘光鸿笑得坦荡。
“我徒弟住得安稳,才能好好干活;轧钢厂有了新业务,工人有活干,是双赢。而且我跟钱工早就商量过,核心部件自己做,其他的外包,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带动周边厂子,这是好事。”
李怀德沉吟片刻,拍了拍桌子:“行!我答应你!铜锣巷96号院的西厢两间房和两间倒座房,都置换给你徒弟。配件的事,我马上让技术科对接,争取开春就动工建新车间。我和机械厂后勤处主任对接就行!”
“谢厂长!”刘光鸿起身道谢,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知道,李怀德不仅是看中了配件生意,更是卖他一个人情——毕竟他现在身兼两厂的技术骨干,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喊叔,记得周末带上你弟光福去给老爷子做一顿好吃的!”
“没问题,这小子,已经可以出师,有8级厨师!”
刘光鸿早就刷满陈总厨的2级厨师技艺,顺利毕业,接着先是让刘光福快速掌握十级厨师功夫,然后用后世记忆,送了一本菜谱给陈师傅,让刘光福拜他为师,和他学习,有空就去学,总之就是要一个师承!
陈总厨考验一番,答应只要完成训练计划就行,否则必须和他一起来国营大饭店一起学习!
刘光鸿他们周末做完菜,李怀德岳父白老拉着刘光鸿一起上桌聊天,聊一下接下来工业发展。
接着第二天李怀德秘书亲自把钥匙和证明条子给刘光鸿,刘光鸿把东西给两人。
拿到钥匙的那天,刘二柱和刘建国激动得睡不着觉,拉着刘光鸿去看房子。
铜锣巷96号院是个老四合院,虽然不如他们住的四合院大,但干净整洁,西厢的两间房朝南,采光好,倒座房可以当厨房和储藏室,比原来的耳房强多了。
“师傅,您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刘二柱“扑通”一声就要跪下,被刘光鸿一把拉住。
“都是靠你们自己争气。”刘光鸿帮他们擦了擦窗户上的灰,“好好攒钱娶媳妇,以后在城里扎下根,也算对得起家里人了。”
两人连连点头,眼里的感激几乎要溢出来。他们知道,这份恩情,这辈子都还不清。
轧钢厂要建新车间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工人们都很高兴,觉得又多了份保障。
李怀德特意在大会上表扬了刘光鸿:“是咱们厂的刘光鸿同志,给咱们牵线搭桥,才有了这个好机会。大家要向他学习,不仅要干好本职工作,还要有大局意识!”
台下的易中海听得心里直打鼓。
他最近总觉得刘家有些不对劲——刘光齐天天往机械厂跑,刘海忠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可问起缘由,他们都含糊其辞。现在听李怀德这么一说,更是觉得这里面有事。
“李副厂长,光鸿这是……帮厂里拉了业务?”散会后,易中海凑过去,装作不经意地问。
“是啊,跟第一机械厂合作,生产风扇配件。”李怀德心情好,也没多想,“这小子本事大着呢,现在是机械厂的设计师,比我这厂长还有面子。”
设计师?易中海心里咯噔一下。他怎么不知道刘光鸿成了设计师?
还有风扇配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追问了几句,可李怀德忙着布置新车间的事,没跟他多说,转身就走了。
易中海站在原地,心里像被猫抓一样难受。他隐隐觉得,自己好像被什么重要的事情排除在外了,这种感觉让他坐立难安。
回到四合院,他又去问二大妈,可二大妈被刘海忠反复叮嘱过,只说“光鸿在厂里帮了点小忙”,其他的一概不知。
“肯定有事瞒着我。”易中海回到屋里,对着一大妈嘀咕,“你看刘海忠那神气样,刘光齐天天不着家,说不定是发了什么横财!”
“你管那么多干嘛?”一大妈正在纳鞋底,头也没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