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苏婉积极应对原料危机,派人四处寻找新货源和替代品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悄然出现。
这日,一位自称姓吴的中年男子来到苏记饮子铺,指名要见东家苏婉。此人衣着普通,面容朴实,眼神却透着一股精明。他自称是来自邻郡山区的蜂农,听闻泉南镇苏记需要大量优质蜂蜜,特来毛遂自荐。
苏婉心中存着警惕,仔细查验了吴蜂农带来的蜂蜜样品。色泽、香气、浓度都属上乘,甚至比之前合作的蜂农所提供的品质更为稳定纯粹。
“吴大叔,您的蜜品质极佳。”苏婉不动声色地问道,“只是不知产量如何?价格几何?又如何得知我苏记正需蜂蜜?”
吴蜂农憨厚一笑,答道:“苏姑娘放心,咱们寨子后面有一大片野桂花林,蜜源极好,产量虽不算顶大,但供应姑娘这铺子应是足够的。价格嘛,就按市价,绝不敢欺瞒。至于如何得知……”他顿了顿,压低了些声音,“是郑泊郑老爷子托人给寨子里捎的信,说苏姑娘这里诚信经营,东西要好,价格公道,让我们来看看。”
郑泊!苏婉心中一震。原来那位沉默寡言的老商人,不仅在会议上为她说话,更是在暗中为她牵线搭桥,解决了最紧迫的蜂蜜供应问题!
“原来是郑老前辈引荐。”苏婉心中感激,面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既然如此,吴大叔,您的蜜我们苏记要了。只要品质如一,我们可以签订长期契约。”
送走吴蜂农,苏婉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份惊喜,铁柱也从邻县传回了消息。他几经周折,找到了一家规模不大、但品质极佳的花圃,圃主是一对老夫妻,为人实在,不喜与那些大商户勾心斗角,愿意以合理的价格,优先为苏记供应茉莉和桂花,并且对苏婉提出的、尝试培育其他特色香花的想法很感兴趣。
与此同时,周文焕派往南方的人也带回了关于“甜叶菊”的初步消息,确认此物确实存在,当地土人称之为“甜草”,叶片含有极甜的成分,只是尚未被广泛引种和利用。而雇佣的老药农,也陆续送来了一些山野间采集的、具有独特香气的野生花草样品,如带着柠檬清香的“山胡椒叶”、有淡雅兰草气息的“幽谷草”等。
仿佛在一夜之间,原本被围堵的道路,竟然柳暗花明,出现了多条新的岔路,每一条都充满了新的可能。
苏婉知道,这绝不仅仅是运气。郑泊的援手,或许是出于公心和对后辈的赏识;新花圃的合作,或许是因为铁柱的诚心打动。但这一切顺利的背后,她隐约感觉到,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悄然拨开迷雾,为她指引方向。是安王吗?他远在州府,竟能对这等具体商事如此了解,并及时施加影响?
她将这个疑问压在心底,当务之急是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她立刻与吴蜂农签订了蜂蜜供应契约,稳住了核心产品的原料来源。同时,她开始着手研究那些新获得的野生花草,尝试将它们与不同的茶底进行窨制,探索全新的风味组合。对于甜叶菊,她则嘱咐周文焕,设法弄到一些种子或幼苗,准备在自家的苗圃旁开辟一小块地进行试种。
原料危机的化解,不仅让苏记转危为安,更让苏婉的事业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她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容易被人卡脖子的原料,开始向着原料多元化、产品独特化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这一切,都让她在面对未来的风浪时,拥有了更多的底气和筹码。那位隐藏在幕后的“推手”,无论是郑泊,还是那位心思深沉的安王,都让她更加确信,自身的实力,才是应对一切变局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