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科长的警告如同一声惊雷,在林卫东耳边久久回荡。
“有人……在悄悄收集你的材料……往大了搞……”
这不再是商业上的竞争眼红,也不再是政策层面的模糊限制,而是明确的、带有恶意的、旨在彻底摧毁他的阴谋!对手隐藏在暗处,手段阴险,目的狠毒。
一股冰冷的愤怒和强烈的危机感交织在林卫东心头。他站在防疫站门口,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却无法带来丝毫暖意。
对手是谁?是陈干部残余的势力?是那辆黑色轿车的主人?还是因为他触碰了某些人的利益蛋糕而引来的报复?或者……三者皆有?
他不知道。这种敌暗我明的被动局面,让他感到窒息。
但他林卫东不是坐以待毙的人!前世穷困潦倒、妻离子散的绝望他都经历过,重活一世,他绝不会再让任何人轻易夺走他努力奋斗来的一切!
冷静!必须冷静!愤怒解决不了问题。钱科长透露的信息虽然可怕,但也极其关键,让他有了防备的方向。
他推着自行车,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沿着街道慢慢走着,大脑飞速运转,梳理着眼前的重重迷雾。
对手的目的很明显:搞垮他。手段可能是多方面的:翻旧账(计算器)、找新茬(食品卫生、经营范围)、甚至可能编织莫须有的罪名。
他的优势在于:目前经营大体规范,没有明显把柄;有钱科长这样在关键时刻能提供信息和帮助的“贵人”;最重要的是,他拥有超越时代的认知和一颗不屈的心。
防御策略:继续强化内部管理,做到账目、卫生、安全各方面无懈可击,让对手找不到硬伤。对外的言辞行为要更加谨慎,不留任何话柄。
进攻策略?不,现在谈进攻还太早。当务之急是自保,是活下去。但在自保的同时,必须寻找破局的机会!不能一直被动的挨打。
机会在哪里?
林卫东的目光扫过街道两旁逐渐增多的个体店铺,感受着这个时代蓬勃涌动的经济活力。大势是好的,国家鼓励发展经济,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逆转的洪流。对手只能在阴暗的角落里搞小动作,见不得光。
他需要抓住这股大势,更快地壮大自己!只有当自己足够强大,拥有足够的分量和话语权时,这些魑魅魍魉才不敢轻易招惹!
壮大?如何在这重重围困下快速壮大?食品生意刚有起色,就接连遭遇“农药”恐吓和检测刁难,显然已经被盯上。百货零售竞争激烈,利润有限。
他的思绪飘向了南方。改革开放的前沿,那片充满了无限可能和机遇的热土……广交会……琳琅满目的新商品……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一个模糊的念头开始在他心中滋生。
第二天,林卫东依言再次前往卫生防疫站。果然,那位科室负责人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热情得甚至有些谄媚,检测报告的事情一路绿灯,很快就办妥了,还反复强调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他。
林卫东心中冷笑,面上却客气地表示感谢。权力的一个小小的任性,就足以让普通人跑断腿,而更高层级的一句话,又能轻易化解。这更坚定了他要变得强大的决心。
拿到检测报告,食品生意的合法性得到了强化,暂时堵上了对方攻击的一个漏洞。但他知道,这远远不够。
他回到店里,将报告妥善收好,然后召集了赵大海和李秀兰,没有隐瞒钱科长的警告,将面临的严峻形势坦诚相告。
赵大海听得怒发冲冠,却又无可奈何。李秀兰则是满脸忧虑,但眼神却异常坚定:“卫东,不管多难,咱们一起扛!大不了……大不了我们再回去摆地摊!”
林卫东握住她的手:“不会到那一步。我们不能被动挨打,得想办法破局。”
他沉吟片刻,说出了自己思考一夜的想法:“百货这边,由大海和秀兰你们稳住基本盘,守好大本营,规范经营,不出错就是胜利。食品这边,继续生产,但暂时不扩大规模,巩固现有客户。”
“那你呢?”李秀兰问。
“我?”林卫东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我想出去闯一闯,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机会。”
“出去?去哪?”
“去南方!去广州!”林卫东语气坚定,“那边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有新商品、新技术、新思路!我们不能只守着这点小生意,必须走出去,找到更能抗风险、更有发展前景的路子!也许,那里有我们能引进的新产品,或者……能看到办厂的机会!”
这个想法太大胆了!在这个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过省城的年代,要去遥远的南方,无疑是一次冒险。
赵大海和李秀兰都愣住了。但他们看着林卫东眼中那股熟悉的、不服输的火焰,知道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好!卫东!家里你放心!有我赵大海在,谁也甭想捣乱!”赵大海拍着胸脯保证。
“路上一定要小心,穷家富路,多带点钱。”李秀兰担忧地叮嘱,开始盘算着家里还有多少积蓄。
决心已定,立刻行动。林卫东开始为南下做准备。他通过一些渠道,好不容易才弄到了一张去广州的火车票(那时候需要介绍信,极其难买)。又兑换了全国粮票,准备了介绍信(通过街道办以采购商品的名义开具)。
与此同时,店里的生意依旧照常进行。林卫东表现得一切如常,甚至比平时更加低调,仿佛已经完全接受了现状,准备安心经营小店。
他暗中留意着周围的动静,果然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偶尔会有生面孔在店外徘徊,像是顾客,却又心不在焉。那辆黑色轿车没有再出现,但这种被监视的感觉却如影随形。
对手在观察他,等待他出错,或者等待下一次发难的机会。
林卫东心中冷笑,更加坚定了南下的决心。只有跳出这个被盯死的棋盘,才能找到破局的棋子。
出发的前一晚,林卫东仔细检查着行李。车票、钱、介绍信、粮票、几件换洗衣服、一个笔记本和钢笔……他还特意带上了几块精心包装好的花生芝麻糖,或许能当样品。
李秀兰默默地看着他,眼中满是不舍和担忧,最后只是细细地帮他缝好了衣服口袋里子,防止钱物丢失。
“放心,我尽快回来。”林卫东安慰她,“家里就交给你们了。遇事多和秦师傅、大海商量,稳字当头。”
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林卫东悄悄起身,没有惊动邻居,提着简单的行李,步行前往火车站。
清晨的空气寒冷而清新。火车站人声鼎沸,扛着大包小包的旅客、嘶鸣的绿皮火车、弥漫的煤烟味……一切都充满了远行的气息。
林卫东验票上车,找到自己的硬座座位。车厢里拥挤不堪,各种气味混杂,但他却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期待。南方,那片传说中的热土,会给他带来怎样的机遇?
火车汽笛长鸣,缓缓启动。望着窗外逐渐后退的熟悉城市,林卫东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烦恼和压抑暂时抛在身后。
旅程漫长而枯燥。经过一天多的颠簸,火车终于驶入了广州站。
当林卫东随着人流走出车站时,一股热浪和完全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高楼虽然远不如后世,但已初具规模,街上行人如织,穿着更加时髦,空气中弥漫着活力、喧嚣和一种无所不能的躁动感!
这就是广州!改革开放的春风,首先吹绿了这里!
林卫东顾不上疲惫,立刻按照事先打听好的地址,找到了着名的“高第街”工业品市场。这里简直是商品的海洋!琳琅满目的服装、电子表、计算器、太阳镜、录音机、新奇玩具……很多都是他在内地从未见过的!价格也便宜得令人咋舌!
他像一个掉进米缸的老鼠,兴奋地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贪婪地吸收着一切信息,询问着价格,比较着质量。他的笔记本上很快记满了各种商品的批发行情。
但他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采购这些新奇百货。他更关注的是那些可能用于生产、加工的设备和技术。
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了一个消息:近期在广州流花展馆,正好有一个小型的“轻工业设备及技术交流会”,会有一些国内外的厂家展示小型食品加工、包装等设备。
这正是他需要的!
第二天,林卫东早早赶到了流花展馆。交流会规模不大,但对他而言,却如同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他看到了小型的手动糖果封装机、简易的搅拌机、甚至是小型的电动灌装机……虽然粗糙,但正是他目前所需要的!他还看到了一些关于食品添加剂、保鲜技术的简单介绍。
他如饥似渴地围着这些设备转,仔细询问着工作原理、价格、产能。他的心思活络开了:如果能把这样的设备引回去,他的花生糖生产就能摆脱纯手工,实现初步的机械化,提高产量和稳定性,更能保证卫生!
他甚至大胆地想象着,将来是否可以建立一个小型的食品加工厂……
就在他全神贯注地研究一台二手封装机,并用生硬的普通话夹杂着刚学的几句粤语与摊主费力交流时,并没有注意到,在展会熙攘的人群中,有一双眼睛,已经悄然注视了他很久。
那是一个穿着普通夹克、戴着鸭舌帽的男人,看似也在浏览设备,但目光却时不时地飘向林卫东,眼神锐利而专注。
林卫东完全沉浸在技术的世界里,初步谈妥了那台二手封装机的价格,约好第二天再详谈,心里盘算着剩下的钱是否够用,满怀兴奋地离开了展馆。
他并不知道,当他走出展馆大门,融入广州黄昏喧闹的街头时,那个戴鸭舌帽的男人也悄无声息地跟了出来,不远不近地缀在他身后。
林卫东边走边回味着今天的收获,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在一个路口停下等红灯。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将他手中拿着的一张记着设备信息的宣传单吹落在地。
他下意识地弯腰去捡。
就在他低头的一瞬间,眼角的余光猛地瞥见,在他身后几步远的地方,那个戴鸭舌帽的男人似乎猝不及防,下意识地也停下了脚步,并迅速将脸扭向了一旁的路边摊!
一种强烈的、似曾相识的警觉感瞬间攫住了林卫东!
被跟踪了!
在广州!人生地不熟的广州!竟然也有人跟踪他?!
对方是谁?是冲着他来的?还是巧合?
林卫东的心脏骤然缩紧,刚刚因发现新机遇而沸腾的血液,瞬间变得冰凉。
他捡起宣传单,缓缓直起身,假装若无其事地继续向前走,但全身的感官已经高度警觉起来。
他能感觉到,那道目光,如同毒蛇的信子,再次黏在了他的背上。
危机,并没有因为他远离家乡而消失。
它如影随形,跨越了千里,在这座陌生的南方都市,再次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