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徽客套着:“不必客气,已经很丰盛了。李大人家的伙食很好啊……咦,这是……”
他发现了那盘二尺长的盘子装着的,嗯,大盘鸡。
“李大人家的伙食,确实很好啊。”蓝徽的笑容逐渐意味深长。
李诚也很震惊:“这是什么菜?!怎么那么大?!”
那个二尺长的盘子,是家里芙蓉厅设宴时才会拿出来的器皿!
所有人的目光,“刷”的,落在了李泽玉身上。都公认了全家唯独她才能想出这种古怪玩意儿了……
然而从刚才开始,李泽玉就一直发愣。她在琢磨一件事:“刚才那单独说话,好像哪儿哪儿不对劲啊?我区区一个咸鱼的亲事,怎么的,那人就拿出来陛下施行政令这种大事来类比了?”
她怀疑她被套路了,但是她没有证据。
直到李诚“咳咳”轻嗽两声,方才惊觉了她,李泽玉站起身来,笑着回道:“父亲。这是女儿命厨房里新加的大盘鸡。新鲜活杀的大阉鸡,焖煮入味。下面铺着白案厨子现扯的银带面,红白案合作,味道很好的。”
铺在大盘鸡底下的本来叫裤带面,她略改了个称呼,更加好听一点。
蓝徽道:“既然如此,那是要试试了。”
“好。”李泽玉就让丫鬟布菜,把一个大鸡腿夹给他。看到那个巴掌长的鸡腿,李诚满脸不忍卒目:“太大了,太大了……一点不风雅。嗯,那个素炒春笋还不错,要不先尝尝那个?”
“没事,这挺好的。”蓝徽毫不介意地夹起鸡腿,用力扯下一大块鸡肉,吃掉。
把鸡腿啃得干干净净之后,蓝徽眯了眯眼睛,笑道:“咸香,肉鲜美,又这么大块肉。这种豪迈吃法,最适合我们大男人了。”
李诚呆住了,讪讪笑着,还是亲自把素炒春笋夹到了蓝徽碗里。
蓝徽笑道:“这道大盘鸡,还让我想起了一些往事。”
“啊这,请说。”李诚成了蓝徽的应声虫了。
家里人也都在附和,都想要听故事。蓝徽道:“之前我曾经在边关呆过一段日子,那边日头很长,风沙很大,水很少。好的地方就是,日子很长,比我们这边晚一个多时辰才日落,所以瓜果很甜,只要有水,就能长很多。边关战士们闲时垦荒,忙时戍边,那体力损耗就很大,个顶个的能吃。如果有这么一道既有肉,又有胡葱胡萝卜等蔬菜,还带了主食,甚至还有汁水拌面的菜——没错,我就是指这个大盘鸡。那真是完美之选。”
李诚听得神驰目眩,张口结舌。
李泽凯却点头不已:“对对,真的很适合!我自从开始练武之后,也是饭量噌噌长,一顿俩碗汤饼一个肘子才够饱!何况是那些边关将士?”
蓝徽笑了一笑,道:“公子所言极是。——李大人,蓝某,有个不情之请?”
李诚合拢嘴巴:“请说。”
蓝徽道:“请李大人割爱,让你们家厨子把这个菜谱写出来。蓝某找个机会,跟陛下进言,带到边疆去,广为散布。也算是将士们的口福了。”
李诚哪儿想到,区区一道菜,会让蓝徽想得如此长远。脑瓜子早就跟不过来了,道:“好啊,小事一桩。回头我就写给大人。来来,吃菜,吃菜,哈哈哈。”
李泽玉也没想到自己嘴馋弄出来的大盘鸡,就这么平平无奇地引起了蓝徽注意,还要往外面传了。满肚子一言难尽,赶紧喝两口奶酒压压惊。
奶酒很甜,但多少也有些上头。
脸蛋微烫之际,李泽玉忍不住好奇地,一眼接着一眼,偷偷看蓝徽。
话说回来,还是第一次跟他这般共进晚膳……一大家子人,隔着桌子,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看他挥洒自如地应对着,把在场每个人都照顾到了。
那感觉,很不一样。
这样的男人,和她共度一生?
可以吗?
李泽玉一杯接着一杯,不知不觉地喝多了。喝的时候不觉得,到了送别的时候,走到屋外,风一吹,顿时眼前阵阵发黑。穆夫人首先发觉不对,问:“你喝多了?”
那会儿的李泽玉,已经话都说不出来了,猛点头点头。
想要发作,发现女儿眼睛发蒙,发作也没用。穆夫人只得压下怒火,忙悄悄招手唤了人来:“姑娘累了,先带她回去休息。”
自己匆匆赶上李诚,去尽女主人的职责——送客。
像个卡皮巴拉,吃了睡,睡了吃。
天气转热,换了轻薄的衫子。木莲忍不住戳了戳李泽玉的胳膊:“姑娘这身皮肤,水豆腐似的,真嫩真滑真白皙。”
李泽玉笑嘻嘻的:“哎哟,你轻薄我。”
惹得木莲又是咬牙,又是笑。
李泽玉吃着果子丁,看了一眼窗外,说:“木莲,窗外的月季长了好多盲枝,你让花匠来剪了。还有,玉兰开过了,可以修枝啦。修枝的时候注意点鸟窝。”
“是。”
赵嬷嬷走进来,看到一屋子人在忙活,气不打一处来:“这么多人,就干些没用活计。姑娘这个月的新衣服新首饰做好了,还得问到我头上!屋子里的活儿都我老太婆一个人搞完算了!”
木莲也委屈:“赵嬷嬷,你怎么说话的。我这些都是姑娘吩咐的呀。”
赵嬷嬷才放缓语气:“木莲姑娘,你也是有资历的了。屋子里,除了我,就是你。你得学会分轻重缓急撒!时花弄草,让小的来做就好了。姑娘身上的东西,才是第一要紧。更何况,今儿要领的这一身,还是姑娘后日去东宫要穿的。因你们去慢了,针线房不见人,告到了夫人那儿,夫人发了好大的火,要不是我及时赶到,整个屋子的人都要吃挂落呢!”
木莲一听也后怕,连连拍着心口:“那衣服首饰呢?我这就去。”
“不用了!我借了两个针线上的小丫头来,帮着带过来了。赶紧寻两串钱来,打发了人走吧。”赵嬷嬷说着,侧过了身,让门外面两个捧了衣服首饰匣子的小丫头进屋。
木莲自是满口道谢,又寻了钱来赏了小丫头,小丫头欢欢喜喜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