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订单忙与新灵感:竹筐里的小计划
体验课结束的第二天一早,社区活动室的门刚开,孩子们就揣着笔记本跑了进来——晓晓把民宿阿姨的定制需求记在首页,还画了个小小的民宿图标,“阿姨说要在钱包正面编‘青竹民宿’四个字,咱们得先练会编简单的汉字。”
老陈已经把新泡好的竹篾摆上桌,王伯则拿着纸笔,在竹篾上画好字的轮廓:“编字不用急,先把横和竖编顺,比如‘青’字,先固定好三横的位置,再穿插竖线,像搭积木似的。”他边说边示范,手指翻飞间,竹篾慢慢凑出了“青”字的雏形,虽然笔画不算工整,却透着股手工的灵气。
小虎先试着编“竹”字,刚编到竖钩,竹篾就歪了,他皱着眉把竹篾拆开:“原来编字比编图案难多了!”旁边编过蔷薇图案的小女孩凑过来,指着轮廓图说:“小虎哥,你可以把钩的地方,用细竹篾稍微弯一下,就像我编蔷薇花瓣那样,慢慢调整角度。”
小虎照着试了试,果然顺利多了。等他把“竹”字编好,举起来给大家看时,孩子们都围了过来,晓晓还拿出手机拍下来:“比我想象中好看!咱们分分工,有人练编横竖,有人练编撇捺,下午就能试着编完整的名字了。”
正忙得热火朝天,文创店的李姐突然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几个客人落下的竹编半成品:“昨天有客人说,想编个能装多肉的小竹篮,你们能不能琢磨琢磨?要是能做出来,店里肯定好卖。”
孩子们一听,眼睛都亮了。小虎立刻拿起竹篾,试着搭小篮子的底:“装多肉的篮子不用太大,底编个正方形就行,篮身编矮点,不然多肉放进去会挡着。”晓晓则想起上次编书签时加支撑的办法:“咱们在篮身侧面编几根细竹篾当支架,这样篮子不会歪,还能在边缘编点小波浪,更可爱。”
王伯也跟着出主意:“可以把篮底编得密一点,再垫上一层竹丝,防止多肉的泥土漏出来。”说着,他从竹筐里找出细细的竹丝,教孩子们怎么把竹丝铺在篮底,“铺的时候要匀,就像给小篮子铺了层小毯子。”
中午休息时,孩子们已经编出了两个小篮子的雏形,虽然边缘有些不整齐,却刚好能放下一盆小多肉。李姐拿着小篮子看了又看,笑着说:“就按这个样子做!我先跟客人说一声,要是满意,咱们再多做几个,放在店里当样品。”
下午编“青竹民宿”钱包时,大家明显熟练了不少。那个之前扯断竹篾的低年级男孩,不仅顺利编完了“民”字,还在钱包侧面编了个小小的兔子图案:“阿姨的民宿肯定有小朋友来,加个兔子,他们会更喜欢的。”
晓晓把男孩编的钱包收起来,放进专门的订单筐里:“这个想法好!咱们每个钱包都加个小图案,有的加兔子,有的加松鼠,这样阿姨的伴手礼会更特别。”
夕阳落山时,五个带字的定制钱包已经编好了,三个多肉小竹篮也基本成型。孩子们把成品摆放在桌上,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明天再编十个钱包,就能完成订单啦!”“多肉篮子咱们再改改边缘,肯定能让李姐满意!”
老陈看着桌上的成果,笑着拍了拍手:“咱们不光要完成订单,还要多琢磨点新样子,说不定下次体验课,又能收到新需求呢!”孩子们纷纷点头,眼里满是干劲——竹篾间的小计划,正一点点变成看得见的成果,这份忙碌,比任何游戏都让人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