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悄然来临,古城下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他们一起带着画具,踏雪前往公园写生。雪花静静地、绵密地飘落,覆盖了亭台楼阁的琉璃瓦,覆盖了湖边的枯枝残荷,将世界装点成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王国。何英洁不停地哈着热气温暖几乎冻僵的手指,小心翼翼地调着颜色,想要捕捉雪地那种极其微妙的、带着淡蓝灰调的白色。苏然则用最干的笔墨,以“焦墨” 和“飞白” 的技法,凝练地勾勒出树枝在积雪覆盖下坚韧而优美的姿态。
画到一半,何英洁的手冻得通红发紫,几乎快要失去知觉,连画笔都握不稳了。苏然看见了,默默放下自己的笔,脱下他那双厚厚的、沾满颜料痕迹的毛线手套,递给她。
“不用,你也要画画的,你的手更重要。”何英洁连忙推辞。
“我习惯了,而且我画的是水墨,对手的灵活性要求没那么高。”他坚持把手套塞到她冰凉的手里,触碰到她冰冷的指尖时,他的动作微微顿了一下,然后转身回到自己的画板前,继续用已经冻得有些发红的手勾勒。过了一会儿,他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忽然轻声说:“你知道吗,英洁,看着你现在这样,即使手冻得通红,也还是舍不得放下画笔,专注画雪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第一次正式学画的自己。那时候也是这样一个下雪的冬天,画室没有暖气,手冻得发僵发麻,连笔都拿不稳,但看着墨色在宣纸上晕开,画出第一根竹子时,心里那种纯粹的快乐和满足,让我觉得再冷也是值得的。谢谢你……”
他的侧脸在雪地反射的冷光中,显得格外清晰而柔和:“是你,让我重新找到了当年那种最初、最纯粹的,对于画画本身的热爱和冲动。”
雪花静静地落在他们的画纸上,很快融化成小小的、透明的水渍,像是时光老人特意留下的、充满禅意的印记。
随着合作的深入,《水色相依:彩与墨的对话》系列作品渐渐成型,积累了近二十幅。他们画遍了古城的四季晨昏、晴雨雪月,画尽了街巷里的人生百态、烟火气息。每一幅作品都是两种艺术语言、两种灵魂的碰撞与融合,每一幅都忠实地记录着他们共同走过的那段充满探索、争执、理解与成长的珍贵时光。
年底的时候,苏然的一位美院同窗好友——一位在古城文化街区开独立书吧的老板——非常欣赏他们的合作作品,愿意免费提供书吧的墙面,为他们举办一个小型的、非营利性的联展。
布展那天,何英洁特意请了一整天假。他们一起小心翼翼地擦拭画框,讨论每幅画的悬挂位置、灯光角度,亲手撰写每一张作品标签,忙碌而充实。等到一切就绪,已是华灯初上的黄昏时分,书吧里温馨安静,只剩下他们两个人。暖黄而柔和的射灯灯光,聚焦在墙上一幅幅共同创作的心血之作上,那些一起在晨光里、夕阳下、雪地中挥笔创作的日日夜夜,那些为了一处用笔、一块色彩而激烈讨论甚至争执的时刻,仿佛都凝固、升华,最终沉淀在了这些静谧而动人的画面里。
“真有点不敢相信,我们真的完成了这个系列。”何英洁环顾四周,感慨万千,声音里带着一丝如梦初醒的恍惚。
苏然站在她身侧,目光同样流连于他们的作品,眼神温柔而复杂:“英洁,这只是我们探索的一个开始,远未结束。”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积蓄勇气,然后走到展厅中央,那幅他们合作最为满意、也最具代表性的《月夜古城》前。画面上,水墨挥洒出的城墙巍峨沉默,如同历史的脊梁;水彩渲染出的月光温柔流淌,宛如深情的倾诉。两种不同的美,在此刻和谐共生,水乳交融。
“英洁,”他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回荡在安静的空间里,“这些共同创作的日子,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看似迥异的水墨与水彩,最终可以在我们的笔下融合得如此自然和谐?我想,或许是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在用各自的方式,追求着同一种东西——那就是对世界‘真’与‘美’的探索与表达,只是所使用的路径和语言不同而已。就像……就像我们两个人。”
他缓缓转过身,第一次如此毫无遮挡地、认真而深邃地凝视着她的眼睛,那目光里有期待,有不安,有犹豫,也有一份孤注一掷的坦诚。
窗外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在寒冷的夜色中交织成一片朦胧而温暖的光海。何英洁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清瘦、执拗又带着几分脆弱和不确定的男人,看着他眼中闪烁的、混合着艺术家赤诚与凡人怯懦的复杂光芒,忽然觉得,人生所有曾经的迷失、挣扎、寻找与等待,所有在现实与理想间的摇摆与平衡,或许都是为了导向这一刻,与这个灵魂相遇。
她没有立刻用语言回答。只是静静地走上前,伸出自己温热的手,轻轻地、却坚定地,握住了他那只因紧张而微微蜷缩、略显冰凉的手。
他的手在她的触碰下,明显地颤抖了一下,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暖灼伤。随即,他像是终于确认了什么,手指舒展,反过来将她的手紧紧包裹在自己温热了许多的掌心之中。掌心紧密相贴、温度相互传递的瞬间,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的完整感与安宁——像是生命中被分开很久、一直在漂泊寻觅的两个部分,跨越了时间和纷扰,终于在这个冬夜,找到了彼此,合而为一。
书吧里异常安静,只有墙角那座老式的落地钟,发出规律而沉稳的“滴答”声,像是在为他们的决定计数。他们并肩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古城的璀璨夜景。远处,现代的高楼大厦与古老的城墙轮廓在夜色中交织、碰撞,勾勒出起伏而富有韵律感的天际线,这景象,就像他们共同创作的画作——水彩的灵动光影与水墨的沉静风骨,在这个看似平常却意义非凡的夜晚,终于达成了生命中最深刻、最动人的和解与共鸣。
何英洁清楚地知道,前路依然漫长而未知。现实的重量不会因为一个夜晚的相互确认而骤然减轻,艺术的探索追求也永无止境,家庭与社会的压力或许会接踵而至。但此刻,握着这只同样有力且愿意与她共同握笔的手,她感到内心深处升腾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