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北疆来信
柳清颜的人尚未深入幽州,一个意外的访客,却抢先一步来到了黑山。
来人是一名三十多岁的文士,风尘仆仆,面带悲戚与焦急。他自称是刘虞旧部,姓魏,名攸,持有刘虞之子刘和的信物与亲笔书信。
刘和?张恒记得这个名字,刘虞死后,其子刘和似乎逃往了袁绍处。他怎么会派人来找自己这个“黄巾余孽”?
心中疑虑,张恒还是以礼相待,在铁山堡的议事厅接见了魏攸。
魏攸见到张恒,未语先拜,声音哽咽:“张将军!幽州百姓,苦公孙瓒久矣!今刘幽州为国捐躯,少主颠沛流离,幽州忠义之士,无不切齿痛心!久闻将军虽起于草莽,却行仁义之事,保境安民。今特遣攸冒死前来,恳请将军念在同为汉民,出兵相助,共讨国贼公孙瓒,为刘幽州报仇雪恨,解幽州百姓于倒悬!”
说着,他呈上了刘和的亲笔信。信中言辞恳切,痛陈公孙瓒暴行,以汉室宗亲的名义,恳请张恒发兵相助,并许诺事成之后,必有重谢,可表其为幽州牧云云。
空头支票!张恒心中冷笑。刘和自身难保,靠着袁绍庇护,拿什么来酬谢?这分明是袁绍借刘和之名,行驱虎吞狼之计,想利用黑山军去消耗公孙瓒的实力。
他没有立刻拒绝,而是沉吟道:“魏先生请起。刘幽州之冤,张某亦有耳闻,深感痛心。公孙瓒暴虐,人神共愤。只是…我黑山军僻处一隅,兵微将寡,恐难当此重任。且幽州局势复杂,贸然介入,非智者所为。”
魏攸急忙道:“将军过谦了!将军连破官军,智歼韩烈,威震北疆,谁人不知?今幽州忠义之士皆翘首以盼将军义旗!袁车骑亦愿鼎力相助,钱粮军械,皆可供应!只待将军振臂一呼,则幽州义士必然景从!”
果然扯上了袁绍。张恒与坐在下首的张杨、徐衍交换了一个眼色。
徐衍微微摇头,示意不可答应。
张杨则目光闪烁,似乎觉得这是个机会。
张恒心中已有计较,对魏攸道:“魏先生一路辛苦,且先歇息。此事关系重大,容我与部下商议后再做答复。”
安顿好魏攸,三人密议。
“主公,此乃袁本初之计,欲使我与公孙瓒两败俱伤,其坐收渔利!绝不可中计!”徐衍态度明确。
张杨却道:“袁绍虽存利用之心,但刘和之名,在幽州仍有号召力。若能借此机会,介入幽州,打出匡扶汉室、讨伐国贼的旗号,或许能赢得部分人心,拓展我军生存空间。只是…需把握分寸,不可为袁绍前驱。”
张恒点了点头:“张大哥所言,与我不谋而合。完全拒绝,显得我等畏缩不前,也可能得罪袁绍和刘和旧部。盲目答应,则为他人火中取栗。”
他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可以答应…但怎么打,何时打,打到什么程度,要由我们自己说了算!告诉魏攸,黑山军同意出兵‘助讨’公孙瓒,但要求袁绍提供一批急需的粮草和五千套军械作为‘资助’,并且,我军独立行动,不受袁绍节度!”
这是一个近乎苛刻的条件,既是试探袁绍的诚意,也是为黑山军争取最大的自主权。
无论袁绍答应与否,黑山军的旗帜,终于要正式插上北地纷争的舞台了。只是这一次,他们不再是被动防守,而是要主动卷入这天下棋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