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吃完丰富的晚餐。聊会家常。其乐融融。
夜晚波彦夫妻俩相拥而眠。
波彦在府上待了两日,轻松两日,又开始忙碌起来。
召集众人议事。
波彦先是要遴选出农司司长。
吏司司长张毅先出列,将一份名单递给波彦,微笑着说道:“明公,这上面的人都是此次为农司司长一职而来的,并且都通过了吏司的严格考核,具备一定的能力,可以下派为官吏。”
波彦接过名单,仔细查看了一番,对张毅的做事表示满意。
接着,张毅又从怀中掏出十份名刺,小心翼翼地递给波彦,说道:“这十位是这次考核中表现最为优异的。”
波彦接过名刺,逐一翻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期待。
他想知道,究竟是哪些人能够在众多才能之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出色的十位。
名刺上的名字依次展现在波彦眼前,他的目光在每个名字上停留片刻,然后继续翻看下去。
山阳满宠、济阴董昭、右北平田畴、北海邴原、襄阳杨仪……这些名字对波彦来说并不陌生,他对其中一些人也有所耳闻。
看完这些名刺后,波彦对这十位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满意地点点头,对张毅说:“很好,吾已经知道这十人了。子刚去派人告知他们,明日吾要亲自当面考校他们,当场指任农司司长一职。至于其他的人,也会依他们的才能另有重用。”
张毅领命。波彦则开始思考如何进行明日的考校,以确保选出最合适的农司司长人选。
之后波彦又在考虑另一件事。
波彦环顾四周,然后对众人说道:“如今扬州,其余九江庐江二郡已经被大军成功收回,吾认为是时候对扬州进行分治了。诸公对此有何见解?”
众人其实早就料到波彦会有这样的想法,毕竟扬州与荆州一样,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北方、中原、关中三地的大乱,大量百姓纷纷南迁,使得这两个州的人口数量大幅增加。
而且,在过去的几年里,波彦对二州南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他不仅平定了绝大部山越与蛮夷。
还大力修建道路,使其二州南面慢慢繁荣起来。
可以说,如今的扬州南部已经具备了独立成为一个州的条件。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与热烈讨论,众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决定将九江、庐江、丹阳、吴郡与鄱阳这五个郡合并为一个新的州,仍然沿用扬州的名称。而豫章、庐陵、会稽、临海与建安这五个郡则合为成另一个新的州,取名为福州,寓意着福气降临。
波彦见扬州分治好,然后缓缓说道:“诸公,扬州分出福州,今日吾等还要商议出二州刺史的人选。”他的声音在宽敞的议事厅里回荡,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经过一番讨论与举荐,众人纷纷提出了自己心中的合适人选。波彦认真倾听着每个人的意见,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最后,波彦拍板决定:“调虞翻担任扬州刺史是个不错的选择。虞翻在民司侍郎一职上做事出色,相信他能胜任扬州刺史的重任。”
接着,波彦又看向蒯越,微笑着说:“至于福州刺史,吾觉得异度最为合适。异度才智过人,也定能治理好福州。”
众人对波彦的决定表示赞同,纷纷点头称是。
忙碌了一上午,波彦等人终于分治好扬州与二州的任命事宜。
他们稍作休息,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午食。
饭后,波彦泡上一杯香浓的茶,细细品味着。茶香在空气中弥漫,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稍作休整后,波彦与众人又开始了下午的忙碌。
这次,他们要商议的是四所学院招收学员的事情。
首先,波彦明确了军校的招生:“军校将招收学员一千五百名,所有学员都必须从大军中选出,各级将士都要有。”
他接着解释道:“在军校中,学员们将学习各种军事技能,包括练兵之法、看舆图制舆图、算术、学习战例、以及扎营等。只有通过严格的考核,学员才能结业,返回军营带兵,并优先得到任用。还是在役将士最为合适。”
众人对波彦的话表示认可。纷纷开始讨论具体的实施细节。
之后又继续议论其余三所学院如何招收学员之事。
波彦在听取了众人的提议之后,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其余三所学院每所学院都招收一千名学员。这些学员将平均分配到各个郡进行招募,只有通过严格考核的人,才有资格来到宛陵入学。
与军校不同的是,除了军校之外的其他三所学院都需要学员缴纳学费。
然而,对于那些家境贫困的学生,学院也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他们可以向学院借款来支付学费路费。一旦这些学生学有所成,将来就可以为官府做事,以此来偿还所借的学费路费。
在确定好招募学员的事宜之后,波彦迅速下达了一封封政令,将这些信传递到各个郡。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只等待着学员们的到来。
与此同时,波彦并没有让四所学院的讲师傅士们闲置下来。
波彦让他们抓紧时间编写教材,编撰史书。
此外,让他们遴选天下书籍,波彦打算建立一座天下藏书馆,收藏各种珍贵的书籍,以供治下的民众自由翻阅。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学院的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还能让广大民众有机会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
礼司司长严畯,见波彦如此重视文学教育,直接流泪满面,直呼吴侯万年,千古仁君。
之后更是共同与天下名士给波彦送了一份万民伞,感激波彦。使其名望更上一层楼。
今日终于忙完几件大事,波彦喝完手中的茶,对门外的刑道荣说道:“刑道荣,回府。”
走在回府的路上,波彦对刑道荣说道:“刑道荣,这些年,汝每日都护在吾身旁,也够辛苦,有没有合适的人与尔换岗,让汝也休息休息,多陪陪家人。”
刑道荣听闻波彦的话,抓紧摇头,知道是吴侯关心他,直言说道:“明公,吾一点也不累,保护明公,是吾刑道荣一生职责与荣幸。”
“不过吾还真有一个合适人选,可为明公近卫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