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五月十七日,未时三刻。

帝国南疆,象郡火车站。

与内陆大型车站的繁华喧嚣不同,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钢铁、尘土、汗水和隐隐硝烟气息的独特味道。

车站内外,戒备之森严,远超沿途任何一站。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全部是顶盔贯甲、手持兵刃的朱雀军区精锐士兵,他们眼神锐利,身躯挺直如松,无声地彰显着前线大营的肃杀之气。

在车站那巨大的、临时搭建了明黄色帷幔的站台之上,黑压压地肃立着数以百计的将官。为首一人,面容沉毅,鬓角已染微霜,但身躯依旧挺拔如岳,眼神开阖间精光四射,正是帝国副元帅、兵部尚书蒙恬。

他身披玄色重甲,外罩猩红战袍,静静地站在那里,便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磅礴气势。

在他身后,按照品级高低,肃立着朱雀军区所有少校及以上将领、象郡及周边郡县的主要文官。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两条延伸至远方、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冷光的铁轨尽头。

一种混合着激动、期盼与无比郑重的情绪,在站台上空无声地流淌、积聚。

“呜——!!”

一声悠长、洪亮,仿佛带着跨越千山万水风尘的汽笛声,自远方传来,打破了这近乎凝固的寂静!

所有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只见地平线上,一个黑色的车头率先冒出,紧接着,是那列装饰着威严龙纹、体型最为庞大的皇帝专列!它如同一位终于抵达战场的君王,带着沉重的气势,缓缓减速,沿着铁轨,平稳地滑入了站台。

“哐当……哐当……”

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逐渐减缓,最终,伴随着一声轻微的泄气声,专列稳稳地停在了红毯铺就的预定位置。

车厢门尚未开启,一队身着黑色精甲、肩挎“秦魂”步枪、眼神冷冽如刀的龙卫已如同鬼魅般率先跃下列车,以惊人的速度控制了车厢门口及周边关键位置。

为首者,正是龙骧卫指挥使项少龙。他目光如电,迅速扫视全场,与蒙恬交换了一个确认安全的眼神后,微微颔首。随后来到扶苏车厢外躬身道:“陛下,可以下车了。”

直到此时,中间那扇最为华丽的专列车门,才被内侍从里面缓缓拉开。

下一刻,一身玄色帝王戎装的扶苏,出现在了车门口。

阳光照射在他那身特制的、镶嵌着暗金龙纹的盔甲上,反射出冷冽而尊贵的光芒。他面容冷峻,目光沉静,缓缓扫过站台上那一片黑色的将领海洋和更远处如同森林般矗立的士兵队列。经过数日旅途的疲惫,似乎在这一刻被一种无形的威仪与责任彻底驱散。

短暂的寂静后,以蒙恬为首,站台上所有文武官员,如同被风吹倒的麦浪般,齐刷刷地单膝跪地,甲叶碰撞之声铿锵作响!紧接着,是站台外围那数万将士整齐划一跪地的轰鸣!

“臣(末将)等恭迎陛下圣驾!”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声浪,冲天而起,震得车站顶棚似乎都在微微颤抖,连远处天空的流云仿佛都被这冲天的气势所惊散!

扶苏深吸一口气,踏着坚实的步伐,走下了列车,踏上了南疆的土地。

他快步走到蒙恬面前,伸出双手,亲自将这位帝国柱石扶起:“蒙爱卿,快快请起!众卿平身!”

“谢陛下!”蒙恬站起身,看着眼前这位愈发沉稳威严的年轻皇帝,虎目之中也不由得闪过一丝激动。他身后的文武官员们也纷纷起身,垂手肃立。

扶苏目光扫过蒙恬那饱经风霜却依旧坚毅的面庞,又逐一看向他身后那些眼神充满渴望与忠诚的将领,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众卿辛苦了!南疆危局,赖诸位坚守,帝国方能稳住阵脚。朕,在此谢过诸位!”

说着,他竟然对着众将,微微拱手一礼。

“陛下!此乃臣等本分!”众将见状,无不感动,纷纷再次躬身,声音哽咽。皇帝这一礼,让他们觉得之前所有的苦战、所有的牺牲,都值了!

扶苏直起身,目光投向站台外围那庞大的军阵。

只见数万朱雀军区的将士,按照不同的方阵肃立,盔甲鲜明,兵器如林,虽然经历了瘴疠谷的失利,但整个军阵依旧透着一股百战余生的坚韧与肃杀之气。

更重要的是,扶苏能清晰地感受到,这支部队的纪律性远超他的想象。

士兵们静立无声,目光平视,身形挺拔,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队列都如同刀切斧凿般整齐。

军官们站在队列前方,身姿笔挺,令行禁止的作风已然深入骨髓。这显然是蒙恬在抵达后,大力整顿、加强训练,尤其是狠抓军官素质和部队纪律的结果。

这支曾经遭受重创的部队,在血与火的洗礼和严格的整训中,已然完成了重铸,如同一柄被重新打磨过的战刀,虽然带着伤痕,却更加锋利,更加坚韧!

“蒙卿,治军有方啊!”扶苏忍不住赞叹道,“观我朱雀将士,军容严整,令行禁止,已具强军之象!”

蒙恬躬身道:“陛下谬赞了。瘴疠谷之败,教训深刻。臣不敢有负陛下重托,唯有从严治军,方能雪前耻,报国恩!”

扶苏点了点头,转向全体将士,运足中气,声音通过简易扩音装置,清晰地传遍了整个站台区域:

“大秦朱雀军区的将士们!”

仅仅一个称呼,下方数万将士的目光瞬间更加灼热。

“朕,看到了你们的坚守!看到了你们的忠诚!更看到了你们眼中那未曾熄灭的战火与复仇的渴望!”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瘴疠谷之败,是耻辱,但更是警钟!它告诉我们,敌人并非不堪一击,战争容不得丝毫轻忽!然而,失败打不倒真正的勇士!它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清醒!”

“如今,朕来了!带来了帝国最锋利的矛,最坚固的盾!带来了必胜的信念与复仇的雷霆!”

他目光如电,扫过每一张坚毅的面孔:“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从现在起,抬起你们的头,握紧你们的武器!与朕,与你们的袍泽一起,用敌人的鲜血,洗刷曾经的耻辱!用一场彻彻底底的胜利,告慰逝去的英灵,扞卫大秦的荣耀!”

“朕向你们保证,也向帝国所有子民保证——”扶苏的声音斩钉截铁,如同宣誓,“待到六月一日,期限一至,朕便亲率尔等,踏平百越,犁庭扫穴!不擒山鬼,誓不还朝!”

“万岁!万岁!万岁!”

“陛下万岁!大秦万胜!”

震天的欢呼声再次如同火山爆发,所有将士都被皇帝这番充满力量与信任的话语点燃,积郁已久的愤懑与屈辱,化作了冲天的战意!

欢迎仪式在激昂的气氛中结束。扶苏在蒙恬及众将的簇拥下,走出了火车站。

车站外,景象更是壮观。得知皇帝陛下亲临,无数象郡的百姓扶老携幼,挤满了军队肃清出来的道路两侧,他们挥舞着临时能找到的任何代表喜庆或帝国象征的物品,激动地高呼着:

“陛下万岁!”

“天兵降临,百越必平!”

“陛下要为我们做主啊!”

许多百姓眼中含着热泪,他们受够了边境的袭扰与提心吊胆的日子,皇帝陛下亲征,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给了他们无限的希望。

扶苏骑上项少龙牵来的御马,放缓速度,不断向道路两侧的百姓挥手致意。

他看到了一些百姓身上简陋的衣衫,看到了他们脸上被生活艰辛刻下的皱纹,也看到了他们眼中那纯粹的期盼,心中更是坚定了速战速决、早日还南疆安宁的决心。

队伍在万民簇拥下,缓缓驶向位于象郡城外的朱雀军区大营。大营依山傍水而建,旌旗招展,壕沟鹿角层层布设,巡逻队往来不绝,一派森严气象。

抵达大营辕门,扶苏并未先去中军大帐,而是对蒙恬道:“蒙卿,先带朕去看看受伤的将士们。”

蒙恬眼中闪过一丝动容:“陛下旅途劳顿,不如先……”

“将士们为国负伤,朕心难安。”扶苏打断了他,语气不容置疑,“带路。”

“诺!”

一行人转而前往设在大营一侧相对安静区域的伤员营。

尚未走近,一股浓烈的草药味混合着淡淡的血腥气便扑面而来。

营帐内外,随处可见缠着绷带、行动不便的伤兵,有的躺在担架上,有的靠着木桩休息,看到皇帝一行人到来,都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

“都躺着,不必多礼!”扶苏快步上前,阻止了离得最近的一名想要撑起身的年轻士兵。

那士兵腿上裹着厚厚的渗着血丝的纱布,脸色苍白,看到皇帝亲自来到他身边,激动得嘴唇哆嗦,说不出话来。

扶苏蹲下身,仔细看了看他的伤势,温和地问道:“伤到哪里了?还疼得厉害吗?”

“回……回陛下,箭伤……在腿上……不,不疼了……”士兵结结巴巴地回答,眼中已泛起泪光。

“好好养伤,朕还等着你康复后,跟着朕一起上阵杀敌!”扶苏拍了拍他未受伤的肩膀,勉励道。

他又走向另一位失去了一条手臂的老兵面前,看着那空荡荡的袖管,扶苏沉默了片刻,郑重地道:“帝国不会忘记你的牺牲。安心养伤,日后生活,朝廷自有安排。”

“陛下……陛下……”那老兵泣不成声,只能用剩下的独臂紧紧抓住扶苏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扶苏逐一走过几个主要的伤兵营帐,查看伤情,询问军医药物的储备情况,叮嘱随行的军医官和蒙恬,务必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治每一位伤员,改善他们的饮食和居住条件。

“他们都是帝国的功臣,是朕的勇士!绝不能让他们既流血,又寒心!”扶苏的话语,如同暖流,淌过每一个伤兵的心田,也深深烙印在陪同将领的心中。

与此同时,在蒙恬早已安排好的军官引导下,项羽率领着两万新军,以及那庞大的装备车队,前往大营另一侧专门划出的区域驻扎。

当这支陌生的部队穿行在朱雀军区大营之中时,立刻引起了所有留守将士的极大好奇。

与朱雀军区将士身上那带着战火痕迹、略显沉重的制式盔甲不同,这支新军虽然也身着黑甲,但样式似乎更为轻便合身。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肩上那一支支造型奇特、闪烁着幽蓝光泽的“秦魂”步枪,以及枪口那明显不同于燧发枪刺刀的尖锐枪刺。

“看!他们那是什么枪?样子好怪!”

“没见过……不是燧发枪吧?”

“陛下亲自带来的部队,肯定不一般!”

士兵们议论纷纷,目光中充满了探究。然而,更让他们感到震撼甚至是一丝敬畏的,是跟在新军队伍最后,由数十匹健壮骡马费力拖曳着的那些庞然大物!

覆盖的炮衣虽然遮住了全貌,但那远超“飞雷神炮”的粗壮轮廓,那需要数人合力才能搬运的沉重木质炮弹箱,无不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压迫感。

仅仅是看着那粗大的炮口阴影,久经战阵的老兵们就能本能地感觉到,这里面蕴含着足以撕碎一切的毁灭性能量!

“我的娘嘞……那……那是什么炮?也忒大了吧!”

“这玩意儿要是响起来,得有多大动静?”

“怕是一炮就能把文朗城的城门楼子给掀飞咯!”

惊叹声、抽气声在队伍所过之处不绝于耳。

许多军官,包括一些上校旅长级别的高级将领,都忍不住驻足观看,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他们无法想象,如此沉重的金属巨兽,是如何被铸造出来,又是如何运到这南疆之地的。

同时,他们也在脑海中疯狂想象,当这“秦魄”重炮发出怒吼时,将是何等天崩地裂的场景!

相比之下,那造型奇特的“秦魂”步枪,虽然也引人注目,但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

许多经历了燧发枪由于天气原因哑火,习惯于弓弩可靠性和直观杀伤力的老兵,甚至私下里嘀咕:

“这铁疙瘩,看着精巧,下雨天怕不是要抓瞎?”

“还是咱的劲弩实在,一箭穿心,力道十足!”

“就是,火器这玩意儿,在咱这山林子里,哪有弓弩好使?动静大,还容易受潮!”

他们承认这是皇帝带来的新装备,必然是利器,但内心深处,对于火器在南方复杂地形下的适用性,仍抱有很大的怀疑和保留。

在他们看来,弓弩的无声、可靠、不受天气影响,依然是丛林山地作战的首选。

这种新旧观念、新旧装备之间的碰撞,在这座充满战备气息的大营里,悄然发生着。

而这一切,都被细心安排营地、同时也在暗中观察朱雀军区反应的项羽看在眼里。

他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心中暗道:“等着吧,等到了战场上,会让你们见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战争之神!”

夕阳的余晖,将象郡大营染上了一层金红色的光彩。

皇帝陛下的抵达,如同给这座战争机器注入了最强大的动力源。

复仇的火焰已然点燃,新旧力量的交汇与磨合刚刚开始。

所有人都知道,短暂的平静之后,一场决定南疆命运的雷霆风暴,即将以这里为中心,悍然爆发!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