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21章:大本营根基与 势力暗流

地点:福建南平,靖朔侯行辕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棂,在铺满地图与文牍的案几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赵高翔搁下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刚刚处理完邵武府秋粮入库与抚恤战损兵卒的琐务,还有抚州等地转运类的粮草、资重。一阵短暂的静谧中,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飘散开来。

从金华突围时的仓皇,到如今坐拥闽北邵武、南平两府,广信、抚州等,看似势力膨胀,但他深知,这不过是乱世中一块尚未焐热的立足之地。他的目光掠过墙上那幅愈发详尽的东南舆图,思绪回到了那些与他命运交织的人们身上。

金华城中,毅然追随他突围的郑遵谦、马士英、朱大典……广信城下,从清军刀口救下的姜曰广、周损……这些文臣谋士,或耿直,或曾有污点,但如今都在他的体系中,为维系这方天地的运转而竭尽全力。

还有远在福宁、温州一线的黄蜚、王柱,他们不仅稳住了自己起家的根基,更在浙南沿海打开了局面,营救出了被清军追剿的原鲁监国部下大将王之仁,联合了周瑞、周鹤芝等温州本土义军首领。

“吴志葵……”赵高翔低声念着这个名字。这位隆武朝中曾为他传递消息、洞察郑芝龙异动的吏部侍郎,在隆武帝殉国、福州大乱后,想必也是历经艰险,才辗转到了王柱军中。这些都是他赵高翔维系与旧明体系、获取各方情报的重要纽带。

然而,现实的紧迫感很快将这点温情驱散。他拿起案头那封由福宁经特殊渠道加急送来的信函,是黄蜚与王柱的联名书信。字里行间,透出的不再是捷报,而是沉甸甸的忧虑。

信中提到,浙南沿海形势“不容乐观”。清军在稳定福建沿海后,正不断向浙南施加压力。更棘手的是来自舟山方面的鲁监国政权。

他们似乎并未从隆武、绍武并立的闹剧中吸取教训,反而因为王之仁等部将投靠(或者说与黄蜚、王柱联合)赵高翔方面,而频繁来信“催促”,言辞间颇有问责之意,甚至隐约有命令黄蜚、王柱听其调遣的意味。

黄蜚在信中剖析了福宁面临的潜在危局:北面,舟山鲁监国政权内部的投降派势力已经开始在沿海进行一些小规模的骚扰和渗透,虽未大规模开战,但牵制了精力,造成了边境的紧张;

南面,清军正在全力整编、消化郑芝龙留下的庞大旧部和水师力量,一旦整合完毕,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就是位于闽浙咽喉的福宁州。届时,若北面的鲁监国势力再因不满而有所动作,甚至与清军形成默契,福宁将陷入南北夹击的绝境。“届时,恐难支撑”,黄蜚老将军的这句话,显得格外沉重。

赵高翔放下信,走到地图前,手指沿着海岸线划过。福宁,是他起家的地方,是黄蜚这等定海神针般的老将为他坐镇的根基,是王柱、沈自炳、沈自駉这些早期班底经营许久的大本营,更是张铁头在嵛山岛进行秘密研发的基地所在。那里,绝不能有失。

他深知黄蜚、王柱、吴志葵是绝对可靠的嫡系,是他在江苏早期营救、一路追随的核心。

但新加入的王之仁、周瑞、周鹤芝,乃至冯京第、王翊、陈世亨等还有又联系四明山部分抗清力量,他们本质上仍带着浓厚的鲁监国色彩。(王翊、陈世亨本来就在四明山,鲁监国政权沦陷才跑到温州的)

更有甚者现在舟山群岛盘踞了很多鲁监国政权的力量。主要力量就是黄斌卿。

(当初鲁监国跑到舟山岛上。有张煌言等人拥护。也算是只有个名头。力量薄弱的一批。)

黄斌卿先是隆武皇帝的大将、采用卑鄙的手段、偷袭吞并了王之仁的船队。 王之仁对其怀恨在心。隆武皇帝被杀,黄斌卿在张煌言的拉拢下,就投靠了鲁监国,

鲁监国为了拉拢对方。封他为威虏侯后来又封为保国公。

王之仁很是尴尬,在温州和黄蜚、王柱在一起。鲁监国来召,王之仁也不予理睬。

王之仁其实对隆武帝并无好感(黄斌卿吞并他的时候,是拥护隆武皇帝的。吞并自己后,隆武皇帝还给他加封,那就是默许对方的行为),甚至对其死讯漠然,他之所以对赵高翔有好感并愿意合作,更多是出于对赵高翔个人能力和抗清决心的认可,以及当前共同生存的需要。如何将这股力量真正整合,让他们摒弃派系之争,团结在自己这面旗帜下,是一个比应对清军更复杂的问题。

也或许是现在鲁监国对黄斌卿的态度,让王之仁更加想要留在赵高翔阵营,

但是这个阵营到底归哪个皇帝或者监国领导,大家也是心思不定..........

地点:浙江福宁州,靖海侯府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福宁州,气氛同样凝重。

黄蜚须发皆白,但腰杆依旧挺直如松。他坐在主位,下首是王柱、吴志葵,以及新近抵达的王之仁、周瑞、周鹤芝等人。冯京第作为联络舟山的使者,也列席其中。

“黄老将军,王柱将军,非是在下咄咄逼人。”冯京第面带难色,“舟山方面数次来信,询问我军动向,更对之仁将军、周瑞将军等部在此联合表示……关切。监国之意,仍是希望我等能同心戮力,共奉正统。”

他口中的“正统”,自然是指舟山的鲁王朱以海。

王之仁冷哼一声,他性格刚直,闻言便有些不悦:“冯先生,舟山的‘正统’,如今还剩几分实力?当初在浙江,被清军打得七零八落,若非黄老将军和王柱将军在此开辟基业,接纳我等,只怕我等早已葬身鱼腹或沦为清虏刀下之鬼!如今清虏势大,不想着如何合力抗敌,反倒计较起名分来了?隆武帝在时,他们便不服,如今……”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对舟山方面颇不以为然。

周瑞、周鹤芝等人虽未说话,但神色间也流露出对王之仁说法的认同。他们是在家乡失守后,被黄蜚、王柱接应过来的,对这支能打硬仗、且给予他们立足之地的军队更有归属感。

吴志葵轻咳一声,打破了短暂的沉默。他曾是隆武帝的近臣,身份敏感,但此刻不得不开口:“诸位,如今之势,非争名分之时。清虏磨刀霍霍,听说广东那边二帝并立,前景难测。我等在此,拥闽浙咽喉之地,背靠闽北侯爷主力,实乃东南抗清一大支柱。当务之急,是稳固自身,联结内外,而非内部争执,予敌可乘之机。”

他看向黄蜚和王柱,“黄老,王将军,侯爷那边,可有指示?”

王柱接过话头,声音沉稳:“侯爷已命我等坚守,并向方向松溪、福安一带渗透,意图打通连接闽北与福宁、温州等地的陆上通道。此乃长远固本之策。至于舟山方面……”他顿了顿,看向黄蜚。

黄蜚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回复舟山,福宁、温州一线,乃抗清前线,一切行动以击退清虏为最高准则。我等愿与舟山同袍保持联络,互为声援,但兵马调度、防区划分,需根据当面敌情自行决断,无法远承舟山遥控。望监国殿下及诸位同僚,以抗清大局为重,莫要自乱阵脚。”

这话说得不卑不亢,既保持了表面上的尊重,又明确拒绝了舟山的“催促”和直接指挥。冯京第闻言,知道这已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只得点头称是。

冯京第等人心里其实是认可王柱等人的,但是现在的军队没有归属那个皇帝或者监国政权下面,总是不舒服。

他们这群新归属或者联合的队伍。没有见过赵高翔,对这个人到底是怎样的心里莫名的空落落的。

还好王柱主持后勤、打仗都是好手,顶住了清军几次攻击。才把大家的心给安定下来。还有黄蜚老将军,德高望重,也是个定海神针的存在。

会议散去后,黄蜚独坐堂中,眉宇间忧色未减。王柱走近,低声道:“老将军,是否太过强硬?万一舟山那边……”

“顾不得许多了。”黄蜚摆摆手,“王将军,你看不出来吗?侯爷在闽北奋力开拓,我等在浙南苦苦支撑,所为者,并非某一姓之正统,而是这华夏不绝之薪火,是这万千百姓不被鞑虏蹂躏之希望。若拘泥于名分,束手束脚,待到清军南北夹击之势成,则万事皆休!眼下,唯有顶住压力,尽快与侯爷主力连成一片,方能形成合力,真正在这东南站稳脚跟!”

王柱重重点头:“我明白了。已加派信使,将此地详情再度禀报侯爷,并催促侯爷加快东北向进展。”

地点:南平行辕,赵高翔书房

夜色渐深,赵高翔处理完最后一份关于向松溪方向派遣探哨的指令,揉了揉发涩的眼睛。亲兵送上一封密封的信函,封皮上是清秀而熟悉的字迹——唐晏珠。

展开信笺,一股淡淡的、仿佛能慰藉疲惫的温情弥漫开来。信中大多是说些琐事:苏州城中收留的流民孩童,有几个格外聪颖,早就开始识字;还有不少,对赵高翔的教材很感兴趣。做实验的不在少数,后续还请赵高翔亲自调教云云。 天气转寒,叮嘱他添衣保暖,行军打仗切记注意安全;偶尔,也会在字里行间,含蓄地流露出“见字如面”、“盼君早归”的思念。

读至末尾,赵高翔嘴角不由泛起一丝柔和的笑意。信中提到,黄蜚将军的女儿湘苹近日常来帮忙照料孩童,“湘苹妹子活泼,常问起侯爷在闽北之事,对侯爷甚是关切”。

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让赵高翔心中微微一动。他想起当初离开福宁时,黄蜚那欲言又止的神情,以及王秀楚偶尔的暗示。黄湘苹……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明眸善睐、带着将门虎女英气的身影。

他将信仔细折好,放入一个专用的木匣中。匣内,已积了薄薄一叠来自福宁的书信。乱世之中,这份遥远的牵挂与温情,是他难得的慰藉,也让他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

他不仅要为追随他的将士、依附他的百姓谋一条生路,也要为这些牵挂他、他也在意的人,撑起一片尽可能安稳的天空。

目光再次回到舆图上,福宁、温州、舟山、闽北……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如同棋盘上纠缠的棋子。清军是最大的威胁,而内部的人心、派系、名分之争,则是同样危险的暗流。

“整合……”赵高翔喃喃自语。光靠救亡图存的大义,或许能吸引人暂时聚集,但要真正让这些来自不同阵营、抱有不同想法的人团结在自己身边,如臂使指,还需要更多的东西——强大的实力、清晰的战略、公正的赏罚,以及……或许还有姻亲之类的纽带?

他摇了摇头,将后续的思绪暂压心底。当前最紧要的,是回应黄蜚和王柱的求援,加快向东北方向的渗透步伐,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与福宁的联系!只有将分散的力量捏合成一个整体,他才有底气去应对南北的强敌,去消化内部的歧见,去真正下活东南这盘棋。

“传令给李猛和孙兆奎,命他们加快对邵武周边残余势力的清剿,十日内,我要邵武府境内靖平!”

“再令张明远、吴之蕃,增派斥候,扩大对松溪、政和方向的侦查范围,寻找清军布防薄弱之处,为后续进军做准备!”

“告诉翁之琪,水师设法与福宁沿海建立更频繁、更隐蔽的联系通道!”

一道道命令在夜色中传出。南平城,这台战争机器,在短暂的休整后,再次开始加速运转,目标直指东北,指向那片连接着根基与未来的土地。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