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舒颜点点头:“是啊,你大哥要去外地出公差,我去给他买点好料子做披风,就不跟你多聊了。”
“好,那大嫂赶紧去吧。”
林黛黛回到自己房间,换了身淡蓝色的朴素衣裙,头上只带着一根兰花白玉簪就坐马车出门去赴宋三姑娘的约。
等到了地方,红杏敲开门,林黛黛看到宋三姑娘自己带着贴身丫鬟坐在包间里了。
她忙开口道歉:“蓉姐姐,真是不好意思,我来晚了。不知道姐姐今天下帖子约我出来,是为了什么?”
宋蓉起身拉住林黛黛的手一起坐下,挥手吩咐两个丫鬟下去:“秋霜,红杏,你们去门外守着,我们有悄悄话要说。”
“是。”
两个丫鬟听话的出去守门。
宋蓉才小声开口:“我父亲给我安排了一门亲事,但我不喜欢,怎么才能让对方不喜欢我?”
林黛黛稳重的询问:“这门亲事,是已经下定了,还是在相看阶段?”
“还没见面,我听说过那个人多情的名声,还没成婚,庶子都五岁了。还经常去秦楼楚馆。”
林黛黛轻轻摇头:“我也没什么好办法,尚书大人为什么帮你安排这样一个人?”
宋蓉双手托腮,很是忧愁:“我也不清楚,好像是因为那个男人是世家大族的嫡系子孙。他本人没什么本事,全靠父母和长兄庇佑。”
林黛黛点头:“这样吧,你把名字告诉我,我托人给你仔细调查一下真实的情况,把他的画像给你。你看过后再做决定。”
“好,他叫王博文,家中行五。如果消息有用,我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多送你两颗夜明珠。”
林黛黛点头:“好的,成交。”
在宋蓉离开后,红杏进来,就听到自家小姐吩咐:“红杏,把吴掌柜喊来。”
“是。”
这茶楼,正是林黛黛的产业,私底下还管收集信息秘密。
吴掌柜中等身材,面皮白净,脸上带笑,恭敬的进来,温柔的开口:“不知主子有何吩咐?”
林黛黛的纤纤玉指在茶桌上轻轻点了点,悠然开口:“吴掌柜这里可有王家王博文的具体信息?”
“有的,我这就给您拿来。”
吴掌柜下去不到一刻钟,端着一沓纸过来放在主子面前。上面有画像和王博文的具体行为记录。
林黛黛仔细看了看,发现王博文去青楼,只是听曲赏舞,从不点姑娘作陪。对家中庶子也不亲近。庶子的亲生母亲好像被处死了。
就继续派人查了当初给那个庶子接生的大夫,从他口中得知了真相,原来那庶子是王博文大哥王博远的。
两人当初喜欢同一个丫鬟,长辈把这丫鬟给了王博文,但王博远经常见缝插针的私会,生的孩子是他的。
为何如此确定,是因为王博文每次跟丫鬟在一起,都没有同床,似乎是不举之症。
林黛黛把这些消息打包送给宋三姑娘,很快,成功打消了尚书大人结亲的想法。
就是王家许诺再多好处,也不能让女儿守活寡。会被人耻笑卖女儿的。
这一单,林黛黛得到了500两银票和两个婴儿拳头大小的夜明珠。还是很满意。
很多情况下,女人的钱就是比男人的好赚的多。
三个月后,安平侯府传来消息,林婷婷怀了二胎,杨若云也怀了孩子。
系统好奇:“上一世没有这一出,宿主觉得这两个孩子会降生吗?”
“我怎么会知道?但是,肯定是要出幺蛾子的。妻妾同孕,肯定有阴谋。”
安平侯府里,杨明钧在妾室房里,搂着杨若云许诺:“不论你这胎生的是什么,我都让他成为嫡子。”
“世子,不用为我冒险,只要能陪在你身边,我就心满意足了。”
“可我讨厌林婷婷的喋喋不休,她怀孕比你晚上半个月,我会想办法让两个孩子同一天出生。”
“那就辛苦世子爷了。”
两人的计划被屋外的洒扫丫鬟听到了,她趁夜去了世子夫人的房间,秘密禀报。
林婷婷听了这话,都快被气死了。等丫鬟拿了赏钱离开,她直接把桌子上的茶具全部推到地上,摔了粉碎。
她的贴身丫鬟春兰忙安抚:“夫人,你如今还怀着孩子,不要激动。”
林婷婷深呼吸了几下,找回一点理智。然后吩咐道:“春兰,把我匣子里的那个绿色药瓶拿来。”
“是。”
那绿色药瓶里,装的是无色无味的慢性毒药红尘醉,服用超过五滴,就是神仙也救不了。
中毒的人会慢慢肌肉无力,不能行走。和他交欢的人也会感染同样的症状,成为废人。
林婷婷亲手端着加了料的冰糖燕窝给杨明钧送去,看着他吃下,才离开。
一个月后,杨明钧正常走路,突然站不稳,摔了一跤,腿就骨折了。
杨若云为了争宠,不顾怀孕的身体,也要贴身照顾他。结果,两人身体不方便还做那种事。
三个月后,杨明钧和杨若云一早醒来,都不能动了。安平侯就是请了太医过来诊治,也没有办法。
安平侯夫人觉得肯定是这个妾室害的自己儿子如此。找了一个邪医,先拿杨若云做试验,以毒攻毒。
不到半个月,杨若云就被折腾死了。杨明钧听到心爱的小妾死了,竟然用床幔把自己吊死了。
林婷婷以为,丈夫死了,世子的位置肯定能落到她儿子的头上。没想到公公婆婆迟迟没有为杨东旭请封。
反而从寺庙里接回来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说是安平侯府的嫡次子杨明辉,世子之位落在了他的头上。
林黛黛听说了这件事,要笑死了:“长姐的愿望落空了,不仅丈夫没了,自己的儿子也无缘世子之位。这个安平侯有点东西。”
系统好奇:“宿主,安平侯为什么要把小儿子养在外面?”
“有些是相信算命的批语,有些是想给家里留根儿。地位越高的,越容易遭到清算。”
“怪不得有钱人,地位高的人,讲究多子多福。还是很有道理的。”
“不错,国人讲究传承的心态自古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