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没想到会被拒绝。但也只能垂头丧气的离开。
林黛黛在家待了一天半就又回县城了。要开始入职工作了。
林黛黛在人事科交了档案,领了工资本和粮本,就到办公室接受安排了。
新人都是两人用一张桌子。除了要整理文件,还需要写一些宣传稿。每天的工作并不麻烦。
林黛黛适应的挺好的。单位食堂的饭菜也挺好的,算是她穿过来后,过得最轻松的一天。
宋卫国的假期不多,没能和林黛黛定亲,他失望离开。但宋家老太太却很开心。
“卫国就不应该这么早定亲,尤其是那个林黛黛,长得妖妖娆娆的,能把人的魂儿给勾没了,不适合嫁过来。”
宋老头只是一味的抽旱烟,不回话。
想当初,他喜欢的是李月茹,就是太穷才娶了江秋香这个丑女人。没想到,自己儿子还是不能如愿。
本来还想着林黛黛要是嫁过来,他就跟李月茹是亲家了,还是做白日梦。
一个多月过去,村子里的人发现林黛黛没有从城里回来,好奇的打听:“老林,你们家黛黛是不是在城里找到工作了?”
“对呀,黛黛运气比较好,参加了招工考试,现在在县政府当办事员。”
“那可是真厉害,成了国家干部。这不就相当于鲤鱼跃龙门,看来多读书确实是有好处的。”
林满仓点头:“我们普通人家,想让孩子有好的出路,就是多读书,别的我们也帮不了什么。”
林黛黛发工资第一个月拿到了25块钱,2斤肉票,2尺布票,20斤粮票。
下个月转正后,工资能涨一半。哪里都是正式工赚的更多。
发工资后的那个周末,林黛黛就买了肉和麦乳精回家。
李月茹看到,小声的问:“你这孩子,把到手的肉票都用完了吧,你在城里不就吃不到肉了?”
“娘,我们家原来就是只有过年才吃肉,如今有肉票,自然要大家一起吃。嫂子之前一直怀不上,估计就是营养跟不上,要多吃点好东西。”
曹秀儿听了这话,很是感动。别的小姑子,总是惦记嫂子的东西,自家小姑子总是把好东西给她。
林向前觉得自己应该更努力,养好媳妇不能靠妹子。一家人一起吃完晚饭,他找妹妹聊天。
“黛黛,你在城里,消息比我们灵通,要是有什么招工的消息,多替我留意。
现在这个年月,工人待遇比农民好太多了。我初中毕业,学历也不算低。一直种地没出息。”
林黛黛点头:“大哥,你放心,只要有招工的,我肯定第一时间通知你。”
两个月后,县城准备建化肥厂,需要大量招工,在一切还没有确定下来的时候,林黛黛就把林向前带到城里。
没有一个星期,招工消息就贴了出来。林向前顺利报上名,第二天参加招工考试。
报名的有二三百号人,只录取一百人,林向前顺利考上了。
赶紧回村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林满仓和李月茹激动的都哭起来。普通家庭,想出个工人太难了。
曹秀儿关心的问:“黛黛怎么没有一起回来?”
“黛黛工作忙着呢,化肥厂的筹建,事情多着呢。我是回来收拾行李,等成了工人,也不能随时回家了。
你这肚子都五个多月了,我不在身边,你不要干重活儿。我能挣钱了,不需要你吃苦受累。”
听到丈夫这样说,曹秀儿摇头失笑:“我哪有那么娇气,再说我不能看着爹娘辛苦劳作,自己偷懒。”
“那不是等你生了孩子就好了。你现在是孕妇,自然不能劳累。”
林满仓和李月茹躺在床上,开心的聊天。
“满仓,要不是有黛黛,向前可没办法知道招工的消息。果然,人书读的越多,就越有办法。”
“月茹,闺女能耐大着呢,要不然,她能在城里买一套房。你真相信有药材能卖好几百块钱吗?”
“反正女儿肯定不会做坏事,管那么多做什么。”
化肥厂招的头一批工人,都是在城里有住处的,因为还没有盈利,所以没有钱盖员工宿舍。
林向前和林黛黛兄妹俩能有工作,跟城里有房关系大着嘞。
林黛黛除了忙工作,也会利用业余时间投稿,赚的比工资还多。她买了一辆自行车给大哥。
林向前很不好意思:“黛黛,本来我的工作就是你介绍的,你自己都没有车骑,怎么先给我买了?”
“大哥,我住的地方离县政府也就五分钟的路程,你每天去上班都要走半个多小时,太辛苦了。
你要真觉得不好意思,把自行车的钱分两年还我就好了。以后我们回村就不用坐牛车了。”
“行,那就按你说的办。”
过年放假,两人一起回村,买了不少好东西。大家都很羡慕。
平时眼高于顶的知青也来林家串门,跟林向前打听:“林大哥,你们化肥厂还招人不?你这工作三个月都能买自行车了。”
“金涛,你想多了。这自行车是黛黛买给我的,不是我自己买的。至于招人的事,就一点,在县城有住处的人有优先。”
周志棠听了这话,心思也活络了起来。他手里有钱,不论是买房还是租房都不成问题。
而死脑筋的一些女知青则是叹气:“我们怎么可能在县城有住处,真的是被卡的死死的。”
林黛黛端了热茶过来,就被女知青围住了,张晓伸手摸她的大衣料子,好奇的问:“黛黛,你这大衣多少钱买的,质量好,款式也好看。”
“我托出差的同事带的,这里没有。光布票就花了八尺,这件衣服八十八。”
“确实贵,但能穿不少年,就是不好买。”另一个女知青接着说。
一个自来卷的长发女孩开口了:“我们家是上海的,见过比这还洋气的。如今我们都要下地干活儿,买了也没地方穿。”
等到中午的时候,那些知青才离开。林满仓跟李月茹说:“这些知青还是大城市来的,感觉跟没见过好东西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