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渠后的第一个阴雨天,望海坡的风带着潮气,卷着云团往山坳里钻。赵卫东站在渠头的土坡上,望着远处越来越浓的乌云,眉头微微皱起——天气预报说今天有暴雨,虽然新修的水渠结实,但他总担心水流太急,会冲坏渠壁的薄弱处。
“表哥,你咋站在这儿发呆?”春花提着竹篮从村里走来,里面装着刚烙好的煎饼,“我娘让我给你送点吃的,这雨看着要下大了,你赶紧躲躲。”
赵卫东接过煎饼,却没吃,指着水渠说:“春花,你看这渠身,虽然补了缺口,但转弯处和低洼段还是有点窄,要是暴雨下来,水流太急,很可能会漫出来,甚至冲坏渠壁。”
春花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水渠在转弯处收得有些紧,低洼段的渠壁也比其他地方矮了些。“那咋办?总不能再把渠拆了重修吧?”她有些着急,这水渠刚修好没几天,要是再出问题,又得耽误浇地。
赵卫东蹲下身,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的图:“不用重修,咱们在渠边挖条分洪沟就行。水大的时候,让一部分水顺着分洪沟流到旁边的荒坡上,既能减轻水渠的压力,又能避免冲坏缺口,这叫‘分流减压’。”
“分洪沟?”春花眼睛一亮,“这主意好!荒坡上全是野草,水流过去也不会冲坏庄稼,还能浇浇荒坡上的树。”
赵卫东点点头:“我昨天去草海,看到他们在渠边也挖了分洪沟,去年暴雨的时候,就是靠分洪沟保住了水渠。咱们也照样子挖,选在渠身转弯和低洼的地方,各挖一条,这样更保险。”
两人赶紧回村叫人。李大叔、王大伯、陈老五、三秒还有几个年轻人很快就扛着铁锹、锄头聚集到渠边。赵卫东指着渠身转弯处说:“咱们先在这儿挖第一条分洪沟,沟要挖浅点,大概半尺深,一尺宽,长度一丈左右,一直通到旁边的荒坡上,这样水流过去的时候,不会冲得太急。”
三秒蹲下身,用树枝在地上画了条线:“表哥,我觉得沟的坡度得稍微斜一点,让水慢慢流,不然水流太急,会冲坏荒坡上的土,反而不好。”
赵卫东笑着点头:“还是三秒细心,就按你说的来,坡度要缓,沟底要平,这样水才能顺畅地流到荒坡上。”
大伙立刻动手。李大叔和王大伯负责定线,用石灰在地上画出分洪沟的轮廓;三秒、李建军和几个年轻人负责挖土,铁锹插进土里,发出“咯吱”的声响,湿润的泥土被挖出来,堆在沟的两边;陈老五则负责把沟底整平,用锄头把凸起的土块敲碎,确保沟底平整。
春花和小芳也没闲着,她们提着水壶,给大家送水,还帮着把挖出来的杂草清理到一边。“大家加把劲!雨快来了,咱们得在下雨前把第一条沟挖好!”春花喊道,手里的水壶递到三秒手里。
三秒接过水壶,喝了一口,又继续挖土。他力气不大,但动作麻利,一铁锹下去,就能挖起一大块土。“放心吧春花姐,肯定能赶在下雨前挖好!”他说着,加快了手里的速度。
风越来越大,乌云压得更低了,远处传来了雷声。“快!再加把劲!”赵卫东喊道,也拿起铁锹,加入到挖土的队伍里。大伙的干劲更足了,铁锹挖土的声音、水流的“哗哗”声、大家的说话声,混合在一起,在风雨欲来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热闹。
终于,在第一滴雨点落下的时候,第一条分洪沟挖好了。沟身笔直,坡度平缓,从渠边一直延伸到荒坡上,像一条银色的带子,连接着水渠和荒坡。“赶紧挖第二条!”赵卫东喊道,领着大家往水渠的低洼段跑去。
第二条分洪沟比第一条短一些,只有八尺长,但挖起来更费劲——低洼段的土壤更潮湿,泥土粘在铁锹上,挖起来很吃力。李建军干脆放下铁锹,用手把泥土扒开,手指很快就沾满了泥水,但他一点也不在意。“快!雨要下大了!”他喊道,手上的动作更快了。
雨点越来越密,打在大家的身上、脸上,却没人停下手里的活。陈老五的衣服被雨水打湿,紧紧贴在身上,他却笑着说:“这点雨算啥!当年修渠的时候,下着大雨咱们还接着干呢!”
半个时辰后,第二条分洪沟也挖好了。大伙刚收拾好工具,暴雨就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溅起一片水花。赵卫东领着大家躲到渠边的山洞里,看着外面的暴雨,心里却踏实了不少——有了这两条分洪沟,应该能保住水渠。
暴雨下了整整一个下午,渠里的水位越来越高,很快就漫到了渠边。就在这时,分洪沟发挥了作用——一部分水顺着分洪沟流了出去,流到荒坡上,被野草和土壤吸收,水渠里的水位渐渐稳定下来,没有漫出渠壁,也没有冲坏新补的缺口。
“太好了!分洪沟管用了!”三秒兴奋地喊道,指着分洪沟的方向,“你们看,水都流到荒坡上了,渠里的水一点也没多!”
大伙都凑到洞口,看着分洪沟里的水流,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李大叔点点头:“还是卫东有远见,挖了这分洪沟,不然这么大的雨,渠壁肯定得冲坏。”
陈老五也笑着说:“是啊,以前下暴雨,渠里的水都漫出来,冲得地里全是泥,今年有了分洪沟,再也不用担心了。”
傍晚的时候,暴雨停了。大伙走出山洞,来到渠边查看。水渠完好无损,分洪沟里还有少量的水流,荒坡上的野草被雨水浇得更绿了。赵卫东蹲下身,检查了分洪沟的沟身,笑着说:“这沟挖得很结实,下次再下暴雨,还是能用。以后咱们每年都来检查一下分洪沟,有损坏的地方及时修补,保证水渠安全。”
“好!咱们听你的!”大伙齐声说。
接下来的几天,乡亲们又在渠边多挖了几条分洪沟,还在分洪沟的出口处种了些芦苇和柳树——芦苇和柳树的根系发达,能固定土壤,防止分洪沟被水流冲坏。三秒还画了张分洪沟的示意图,贴在村里的公告栏上,标注了每条分洪沟的位置和作用,让大家都知道分洪沟的重要性。
后来,望海坡又下了几场暴雨,每次分洪沟都发挥了作用,水渠始终完好无损,水流顺畅,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草海的乡亲们听说后,也在他们那边的渠边挖了分洪沟,还来望海坡取经,学习分洪沟的挖法和养护方法。
赵卫东看着两村的水渠都有了分洪沟,心里很是欣慰。他知道,这分洪沟不仅保护了水渠,更拉近了两村的距离——两村乡亲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就像这分洪沟里的水,紧紧连在一起,不分你我。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水渠和分洪沟上,分洪沟里的水流泛着金光,像一条小小的溪流,流向远方。乡亲们坐在渠边,吃着王二婶做的煎饼,聊着天,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知道,有了这结实的水渠,有了这智慧的分洪沟,有了两村乡亲的互助情谊,以后的日子,肯定会像这渠里的水一样,顺畅又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