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晨光刚把田垄染成暖黄色,村口就传来了自行车的“叮铃”声。三秒正在地里查看土豆成熟度,抬头一看,是县农技站的张技术员——穿着蓝色工作衫,车后座绑着个黑色帆布包,帆布包上还印着“农业技术推广”的白字,上次送脱毒种薯来的就是他。
“张技术员,您咋来了?”三秒赶紧放下手里的小铲子,快步迎了上去。张技术员停下车,擦了擦额头上的薄汗,笑着说:“听说你这脱毒土豆长得好,村里还有人有点疑问,我特意来给大家解解惑,顺便看看收成咋样。”
两人正说着,周围干活的村民都围了过来——陈老五扛着锄头刚路过,王二婶挎着竹篮准备去采菜,连平时不爱凑热闹的张大爷也拄着拐杖走了过来。大家之前虽见着脱毒土豆长得壮、结得多,可心里总有点迷糊:为啥这“洋品种”就比普通种厉害?是不是真像陈老五之前嘀咕的,用了啥特别的“法子”?
张技术员见人多,干脆把自行车停在田埂边,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红色的文件夹,又拿出几株提前准备好的土豆苗——一株是脱毒苗,叶片浓绿厚实;另一株是普通苗,叶片上带着淡淡的黄斑,看着就没精神。他把两株苗放在田埂的石头上,指着脱毒苗说:“大家先看这两株苗,差别很明显吧?脱毒苗长得壮,是因为它没了病毒。”
“没病毒?”陈老五皱着眉,凑过去摸了摸普通苗的叶片,“这普通苗看着也没啥毛病啊,咋就有病毒了?我种了几十年土豆,也没见病毒长啥样。”
张技术员笑了,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巴掌大的显微镜——黑色的镜身,下面还带着个小灯。他又从文件夹里拿出两片切片,一片是脱毒种薯的组织,一片是普通种薯的组织,小心地把普通种薯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好焦距,对大家说:“大家轮流来看,就能看到普通种薯里的病毒颗粒了。”
第一个凑上去看的是狗蛋,他年轻眼神好,刚看了一眼就惊呼:“哇!里面有好多小点点,还在动!”这话一下子勾起了大家的兴趣,村民们排着队,轮流凑到显微镜前看。张大爷眼神不好,张技术员还特意帮他调整了焦距,老爷子看完也忍不住咂嘴:“真有小点点,之前还以为是瞎扯,没想到真能看着。”
等大家都看完,张技术员才解释:“土豆常见的病毒有好几种,像马铃薯Y病毒、卷叶病毒,这些病毒会藏在种薯里,等苗长出来,就会抢苗的养分,让叶片发黄、根须变短,结的薯块也小。而脱毒种薯,是在实验室里,从病毒病株的芽尖里培育出来的——芽尖是病毒最少的地方,再经过检测,确保没病毒了,才能当成种薯。”
他边说边拿起脱毒苗,指着根系给大家看:“大家看这脱毒苗的根,又密又深,就是因为没病毒干扰,根系能正常发育,吸收养分的能力就强;普通苗的根被病毒影响,长得又短又稀,就算施肥浇水,也吸收不了多少,自然长不过脱毒苗。”
王二婶听得连连点头,又问:“张技术员,那这脱毒土豆吃着安全不?会不会有啥副作用啊?”她之前听人说“实验室培育的东西不安全”,心里一直有点犯嘀咕。
“绝对安全!”张技术员赶紧说,“脱毒只是去除了土豆自身带的病毒,没加任何化学药剂,大家之前也看了检测报告,没残留。而且脱毒土豆因为长得壮,抗病能力也强,种的时候不用打那么多农药,反而更健康。”他还从文件夹里拿出几张照片,上面是实验室培育脱毒种薯的过程,有工作人员在操作仪器,还有培育成功的小苗,“大家看,这就是培育脱毒种薯的实验室,都是按国家标准来的,绝对放心。”
陈老五看着照片,又想起之前三秒给他看的土豆,心里的最后一点怀疑也没了:“这么说,我之前是瞎担心了?这脱毒种真是靠‘去病毒’长得好啊!”
“可不是嘛,”张技术员拍了拍他的肩膀,“老陈,你要是明年种,有啥不懂的随时问我,也可以问三秒,他这半年的种植记录做得很详细,比我还用心呢。”
三秒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从兜里掏出笔记本,翻开之前画的根系对比图:“张技术员,您看我画的这两张图,是不是跟您说的一样?脱毒种的根像网,普通种的根稀。”
张技术员凑过去看了看,笑着点头:“画得很准!你这记录做得好,明年可以帮着村里其他人种,当个‘土专家’。”
大家听了都笑起来,田埂上的气氛一下子热闹了。张技术员又跟着大家去地里,查看脱毒土豆的成熟情况,还教大家怎么判断采收时间:“叶片开始发黄,薯皮变得坚硬,就可以收了。收的时候要小心,别把薯皮碰破,影响储存。”他还蹲下身,扒开一棵土豆苗的土,露出下面圆滚滚的土豆,“大家看,这脱毒土豆不仅大,薯形也规整,卖的时候能卖个好价钱。”
村民们围着土豆,眼里满是期待。张大爷拉着张技术员的手说:“多亏了你们送来这么好的种薯,还来给我们解惑,明年我们村肯定多种点,让大家都多收点!”
太阳升到头顶时,张技术员要走了。村民们都送到村口,三秒还给他装了几个刚挖的脱毒土豆:“张技术员,您带回去尝尝,这是您推广的好种薯结的,您也尝尝甜头。”
张技术员接过土豆,笑着说:“好!我回去尝尝,也跟所里的同事说说你们的好收成。明年有新的种植技术,我再第一时间来告诉大家。”
看着张技术员的自行车消失在村口,村民们还在议论着脱毒土豆。陈老五对三秒说:“三秒,明年我家的两亩地都种脱毒土豆,你可得多教教我!”王二婶也说:“我也种!到时候咱们一起采收,一起去镇上卖!”
三秒看着大家的笑脸,心里满是成就感。他知道,张技术员这次来,不仅解了村民们的疑惑,更让大家对脱毒土豆有了信心。等秋收后,村里肯定会有更多人种脱毒土豆,到时候大家的日子,肯定会像这土豆一样,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