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夕阳刚沉到山尖,李家村祠堂里的分红现金已经发完,面粉袋也被村民们拎得所剩无几。三秒把账本和票据收进帆布包,却没急着走,反而从包里掏出一叠画着紫薯的图纸,往八仙桌上一铺:“大伙别急着走,我有个明年的种植计划,想跟大伙商量商量。”
村民们刚要散去,听见这话又都围了回来。李老栓把面粉袋放在地上,凑到桌前:“三秒,明年还种土豆啊?今年行情不算好,能不能换点别的?”
“就是要换!”三秒指着图纸上的紫薯,眼睛亮了亮,“我上个月去县农科所,张技术员给我推荐了‘豫紫1号’紫薯品种,抗病性强,产量高,还能做淀粉、紫薯干,收购价比土豆高五毛一斤。咱合作社明年多种五亩紫薯,算下来,总收益能涨两成!”
“紫薯?好卖不?”陈老五皱了皱眉,“咱这地方没人种过,要是卖不出去咋办?”
“张技术员说了,县农产品加工厂明年要扩大紫薯收购规模,专门做紫薯粉条和速冻紫薯块,还跟我签了意向收购协议,只要咱种出来,他们就按一斤一块三的价收,比今年土豆的收购价高五毛,”三秒从包里掏出协议,展开给大伙看,红色的公章在夕阳下格外清晰,“而且紫薯耐旱,明年要是再遇到旱情,也比土豆好管理,能省不少水和农药。”
春花也跟着补充:“我查了市场行情,现在城里超市的紫薯卖三块五一斤,加工成紫薯干能卖八块一斤,利润空间大。咱还能自己留一部分,做成紫薯馒头、紫薯粥,过年过节当特产卖,又多一笔收入。”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议论声渐渐热闹起来。王二婶拉着张婶的手:“紫薯好啊,我家小孙子爱吃,蒸熟了又甜又面,要是咱自己种,就能经常给孩子吃了。”
“不光能吃,还能赚钱!”三秒拿出计算器,“今年咱种二十亩土豆,总收益三万二;明年种十五亩土豆,再加五亩紫薯,按亩产三千斤算,五亩紫薯能收一万五斤,按一块三一斤算,能卖一万九千五百块,比种土豆多赚七千五百块,总收益能涨到三万九,正好涨两成!”
他顿了顿,又说:“种紫薯的技术,张技术员会来教咱,从播种到采收,全程指导。化肥、种子也能跟农科所拿特供价,比市场便宜三成。要是大伙愿意,现在就能报名入股,多入一亩地,明年就能多赚一份钱。”
“我报名!”陈老五第一个举起手,“我家还有两亩空地,明年全入社种紫薯!今年跟着合作社赚了钱,明年接着干!”
“我也报名!”李三叔也跟着举手,“我家那亩玉米地,产量一直不高,明年改种紫薯,试试新路子!”
之前分红时吵得最凶的李老栓,看着协议上的收购价,又算了算收益,也慢慢举起了手:“三秒,我家也入一亩地,要是真能涨两成收益,明年就能给我家老婆子买台新洗衣机了。”
“好!”三秒拿出入股登记表,放在桌上,“愿意入股的,就在这表上填自家的地亩数,明天我就去农科所订种子,争取开春就能播种。”
村民们纷纷围到桌前,有的找笔填表,有的商量着怎么调整自家的地块,祠堂里的气氛比分红时还热闹。李老栓填完表,看着图纸上的紫薯,嘴角忍不住往上翘:“没想到明年还能种新东西,要是真能多赚点,以后再也不瞎吵了,跟着合作社好好干!”
三秒看着手里的登记表,心里暖暖的——刚才还在为分红吵嚷的村民,现在都主动报名入股,这不仅是对紫薯计划的信任,更是对合作社的认可。他拿起笔,在登记表的最后写下“目标:明年收益涨两成,让大伙多赚钱”,又在旁边画了个笑脸。
夕阳彻底沉了下去,祠堂里的白炽灯亮了起来,照在村民们的笑脸上。三秒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清楚——明年的紫薯计划,不仅能让合作社的收益涨起来,更能让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只要大伙齐心,再难的路也能走顺,再远的目标也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