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把望海坡的夏天拉得老长。玉米地里的红锈病刚控制住,三秒带正蹲在垄沟里清理杂草,就听见一阵清脆的嬉笑声,像串银珠子滚过田埂。抬头一看,二柱子家的小虎带着五六个半大孩子,举着竹竿追蝴蝶,裤脚沾着泥,草帽歪在脖子上,一路闹到了地头。
“小虎!别往玉米地里跑!”三秒带赶紧喊。那群孩子正追着只蓝蝴蝶往玉米地里钻,竹竿子扫过玉米叶,“哗啦”一阵响,好几片叶子被打折了。
小虎听见喊声,猛地刹住脚,回头吐了吐舌头:“三秒叔,我们不是故意的。”他身后的孩子也停下了,一个个低着头,像做错事的小鹌鹑。
三秒带没忍心骂他们。望海坡的孩子不像城里孩子有游乐场,暑假里除了帮家里放牛羊,就只能在田埂上疯跑。他放下手里的草,拍了拍手上的泥:“来,叔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不?”他指着身边的玉米,故意考他们。
“玉米!”孩子们齐声喊,声音脆生生的。
“那这个呢?”三秒带又指着旁边的大豆苗。
小虎抢先说:“我知道!是黄豆!我妈用这个打豆浆!”
“那这个呢?”三秒带指着一株长着心形叶子的幼苗,叶子上还带着绒毛。
孩子们都愣住了,你看我我看你,没人说话。
“这是棉花。”三秒带笑着说,“到了秋天,会开出白白的花,能弹成棉絮,做棉袄特别暖和。”他摘下一片叶子,递给小虎,“摸摸看,是不是毛茸茸的?”
小虎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眼睛亮了:“真的!像小狗的毛!”
其他孩子也凑过来摸,叽叽喳喳地问:“三秒叔,棉花能长多高?”“开的花是白的还是红的?”“能结出吗?”
三秒带被问得笑起来,索性坐在田埂上,给他们讲各种庄稼的故事:“玉米小时候叫玉米苗,长大了会抽穗,穗子上的须须是它的‘胡子’;大豆会爬藤,得给它搭架子,不然会躺在地上睡觉;棉花最娇气,怕虫子,得天天看着……”
孩子们听得入神,连追蝴蝶的事都忘了,围着三秒带坐成一圈,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星星。
从那天起,孩子们天天往地里跑,不是来捣乱,是来听三秒带讲庄稼的故事。有时三秒带忙着干活,他们就乖乖地坐在田埂上,看着他除草、施肥,偶尔递瓶水,递块毛巾,像群懂事的小帮手。
“三秒叔,这草能拔吗?”小虎指着地里的狗尾草问。
三秒带笑着说:“能啊,这草抢玉米的营养,拔了玉米长得更壮。”
“那我们帮你拔!”孩子们一哄而上,蹲在地里拔草,小手被草叶割得通红也不喊疼。三秒带看着心疼,从兜里掏出几块糖,分给他们:“慢点拔,别伤着自己。”
可孩子们毕竟是孩子,玩心重,拔着草就开始比赛谁拔得多,闹哄哄的,把旁边的白菜苗都踩倒了几棵。三秒带没责怪,只是说:“拔草要小心,别踩着庄稼,它们像你们一样,也在长身体呢。”
小虎低着头,把踩倒的白菜苗扶起来:“三秒叔,我们错了。”
“知道错就好。”三秒带摸了摸他的头,“以后拔草时多看着点,别光顾着玩。”
那天晚上,三秒带翻出家里的旧木板和塑料布,在地里搭了个简易的凉棚,还搬来几张小板凳。“以后天热了,你们就在凉棚里歇着,别中暑。”他对第二天来的孩子们说。
凉棚里很凉快,风吹过,带着玉米的清香。孩子们在凉棚里看书、画画,偶尔帮三秒带递个工具,拔拔草,日子过得充实又快活。三秒带看着他们,想起自己小时候,爷爷也是这样带着他下地,教他认识庄稼,那时的日子虽然苦,却满是乐趣。
“三秒叔,我们帮你拔草,能给点零花钱不?”有天,小虎红着脸问,手里还攥着一把刚拔的草。
三秒带愣了愣,随即笑了:“能啊,拔一斤草给一毛钱,咋样?”
孩子们欢呼起来,拔草更有劲了。到了傍晚,三秒带用秤称了称他们拔的草,给每个人发了几毛到一块不等的零花钱。孩子们拿着钱,小脸笑得像朵花,说要攒着买铅笔、买本子。
二柱子路过时看见了,笑着说:“三秒哥,你这是雇了群童工啊。”
三秒带也笑:“啥童工,是帮他们体验生活,知道钱不好挣,粮食来之不易。”
这话被小虎听见了,举着手里的一毛钱说:“我知道!这钱是草换来的,草是从地里拔的,地里能长草,也能长玉米,长棉花,长好多好多东西!”
三秒带心里一动——这孩子虽然小,却说出了大道理。
暑假过半时,孩子们拔草攒的钱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能攒到五块、十块。小虎说要给妹妹买个新发卡,二丫说要买本带图画的故事书,小柱子说要给爷爷买包旱烟。
“你们真是懂事的好孩子。”三秒带看着他们,心里暖暖的。他从镇上买了些铅笔、橡皮和本子,趁孩子们不注意,偷偷放进凉棚的角落里,说是“地里长出来的礼物”。
孩子们发现礼物时,高兴得又蹦又跳,抱着本子跑来跑去,像得了啥宝贝。“三秒叔,地里真能长本子?”小虎瞪着大眼睛问。
三秒带笑着说:“能啊,你看,你们拔草帮了玉米,玉米长得好,就会变魔术,变出本子来奖励你们。”
孩子们信以为真,拔草更卖力了,还特意给玉米“浇水”——其实是用自己的水壶,小心翼翼地往玉米根上倒,生怕浇多了淹着。
陈老五看着这一幕,蹲在凉棚边,喝着酒,笑着对三秒带说:“你这法子不错,既除了草,又教了孩子,比在学校里念书还有用。”他指了指正在给玉米“说话”的小虎,“你看这孩子,现在见了玉米都鞠躬,说‘谢谢你长本子’,真是个活宝。”
三秒带也笑了。他知道,这些孩子现在或许不懂种地的辛苦,但等他们长大了,总会记得这个暑假,记得田埂上的凉棚,记得玉米会变魔术,记得土地能长出希望。
暑假快结束时,孩子们用攒的钱和三秒带给的礼物,在凉棚里办了个“庄稼展”——有他们画的玉米、棉花、大豆,有他们收集的玉米须、大豆叶、棉花壳,还有小虎写的歪歪扭扭的字:“谢谢土地,谢谢三秒叔。”
三秒带看着“展览”,眼睛有点热。他突然明白,自己教孩子们认识的不只是庄稼,更是土地的珍贵,是劳动的价值,是那些藏在泥土里的、最朴素的道理。
开学那天,孩子们来跟三秒带告别,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自己种的小盆栽——有玉米苗,有大豆芽,还有几棵棉花籽刚发的芽。
“三秒叔,我们会好好照顾它们的!”小虎举着自己的玉米苗说。
“等放假了,我们还来帮你拔草!”其他孩子齐声说。
三秒带点点头,给每个孩子塞了个煮鸡蛋:“好好学习,有空回来看看你们的小苗,它们会想你们的。”
看着孩子们背着书包远去的背影,三秒带坐在凉棚里,心里空落落的,又暖暖的。凉棚里还留着孩子们的笑声,留着他们画的画,留着那些关于庄稼的、稚嫩的故事。
一阵风吹过,玉米叶“哗哗”响,像是在跟他说:这土地啊,不光长庄稼,还长希望,长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