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对这次考察格外重视,来接机的阵容直接拉满 。
主管工业的副市长郑云周,还有招商局局长李文生,工信委主任罗成。
几人带着七八名工作人员,早早就在停机坪等候。
刚一见到一行人,郑云周和李文生就快步迎上来,脸上满是热情笑意。但这份热情,几乎全集中在了李子镕身上。
郑云周率先伸出手,紧紧握住李子镕的手,语气格外恳切:“李总,欢迎欢迎,
早就盼着您来鹏城,您能亲自过来,真是给我们鹏城电子产业天大的面子。”
一旁的李文生也连忙附和:“是啊李总,您路上辛苦了,我们已经安排好考察路线,保证让您看得满意。”
两人的目光基本没往张伟豪这边多停留,更别提周妙可和西部系的高管了。
这也不奇怪 —— 作为主管工业的官员,郑云周比谁都清楚三星电子的分量。
在电子产业领域,三星的屏幕、芯片生产技术都是全球顶尖水平,绝不是 “小国企业” 那么简单。
那些一味贬低三星的人,大多是不了解行业内情,真正懂行的人,只会敬畏它的技术实力。
其实郑云周今天原本有别的行程,要去考察鹏城天马,那也是本地一家颇具规模的屏幕生产厂家。
但昨天接到消息,说三星电子的李子镕要亲自来鹏城,他立马跟市长汇报,临时推掉所有安排,专程来机场接机。
在他看来,三星要是能落地鹏城,带来的可不止一条生产线,更是顶尖的技术和产业链资源,对整个鹏城电子工业的推动作用,简直不可估量。
满心都是 “拿下三星合作” 的他,早就忘了李文生之前汇报过 “这次投资是西部电子牵头” 的细节,只当李子镕是这次合作的核心决策者。
李子镕一开始听到翻译说明对方身份,还维持着财阀掌舵人的体面,礼貌地颔首寒暄:“郑市长客气了,此次前来叨扰,还望多多关照。”
“应该的应该的。”郑云周热情不减,顺势邀约,“李总一路辛苦,我已经让人在市政府备好了茶点,
稍作休整后,咱们先去参观几家本地的标杆生产车间,让您看看咱们鹏城的制造实力。”
这话一出,李子镕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下意识转头疑惑地看向张伟豪。
他此次前来的核心目的是实地考察新厂选址,确认地质、供电等基础条件,那些现成的生产车间有什么好看的?
在高丽,三星从研发到量产的全流程车间他见得还少吗?这种流于表面的参观,实在不是他的风格。
李子镕频繁看向张伟豪的举动,终于让一旁的李文生察觉到不对劲。
他赶紧凑到郑云周耳边,压低声音急促说道:“郑市长,您快看那边,西部电子的张伟豪张总也来了,这次三星和西部电子的合作,是西部电子牵头主导的!”
“哦?”郑云周猛地一愣,这才顺着李文生的目光看向张伟豪。
他对这个名字其实早有耳闻,倒不是因为西部电子的规模,而是自己手上那部mini手机。
机身轻薄、操作流畅,比之前用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好用太多,市政府里不少同事都跟风换了同款。
郑云周的态度瞬间切换,快步走到张伟豪面前,热情地握住他的手,力道比刚才握李子镕的还要重几分:
“张总好,真是年轻有为啊,贵公司的mini手机简直是跨时代的产品,我们政府内部好多人都是忠实用户。”
“郑市长过奖了。”张伟豪笑着回握,语气谦逊,“西部电子还只是初创企业,在产业布局上,还要多向鹏城的前辈企业学习,也离不开市政府的支持。”
一番寒暄后,郑云周才想起正主,转头又对李子镕做了个“请”的手势:“李总,张总,咱们先去市政府坐坐,喝杯茶再谈后续的考察事宜?”
李子镕听完翻译的话,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再次转头看向张伟豪,眼神里带着明显的征询。
刚才官员对张伟豪态度的转变,他看在眼里,更清楚这场合作里张伟豪的核心地位。
鹏城市政府的一行人见李子镕如此看重张伟豪的意见,也纷纷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张伟豪。
一时间,停机坪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张伟豪身上,连空气都仿佛停滞了几秒。
张伟豪感受到众人的注视,从容开口道:“郑市长,多谢您的盛情。
不过这次我们是以私人名义过来的,核心目的就是实地看看选址情况,也好尽快确定后续的正式投资方案。
不如咱们就直接去园区那边?这样也能节省些时间。”
郑云周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能让三星太子爷如此重视的合作,自然是效率优先。他当即点头:“张总考虑得周到!那咱们现在就出发,去光明区的产业园区!”
一行人坐上商务车,朝着光明区驶去。
路上李文生主动介绍起来:“张总,李总,这块地我们选了很久,周边已经聚集了不少龙头企业。
鹏城天马、tcL、华星光电都在附近,从玻璃基板、偏光片,到面板制造、终端应用,完整的电子产业链已经成型,后续咱们的生产配套绝对跟得上!”
张伟豪看向窗外,成片的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远处还有几处正在施工的工地。
一旁的李子镕也透过车窗认真观察着,时不时跟身边的技术总监低声交流几句,眼神里的挑剔渐渐少了几分,这样成熟的产业生态,三星电子自己投资也是可以的。
没人知道,李子镕看似平和的表面下,正打着一副精明的算盘。
与张伟豪合作的决定,他在董事会上博弈了许久才最终敲定,但他从没想过要把三星最前沿的技术全盘托出。
在他看来,张伟豪的核心诉求很明确——解决自家mini手机的屏幕供应链问题,避免被其他厂商卡脖子。
“只要按照三星的技术标准,能稳定量产符合要求的oLEd屏幕就行。”李子镕在心里暗道。
那些用于高端旗舰机型的Eco2 oLEd?核心工艺,以及正在研发的折叠屏柔性显示技术,才是三星安身立命的底盘,怎么可能轻易拱手相让?
这也是他能说服董事会的关键,既通过合作打开了华夏内地市场,又守住了技术壁垒,堪称“双赢”的稳妥方案。
至于两家要在鹏城合建的消费电子元器件研究所,李子镕更是早有打算。
科研本就是个无底洞,投入数十亿资金却几年不见成果是常事,即便真有突破,也能通过专利共享协议的细则划定边界。
他真正看重的,从来不是研究所的技术产出,而是与张伟豪达成的另一份约定——让铸梦基金帮助拉升三星电子的股价。
只要股价能在半年内稳定提升15%,他在三星集团内部的话语权将彻底稳固,董事会里那些质疑他的声音自然会烟消云散,董事长的位置也就稳了。
到那时再回头与张伟豪谈合作,主动权就会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届时无论是技术输出的深度,还是股权分配的比例,都能重新谈判,争取更有利的条件。
“李总,您看这片区域的供电设施,我们已经按照最高标准提前铺设了线路,完全能满足屏幕厂的高负荷需求。”
李文生的声音打断了李子镕的思绪,他抬眼看向窗外,正好看到路边矗立的高压输电塔,脸上适时露出满意的笑容,对着张伟豪扬了扬下巴,用高丽语说道:
“张总,鹏城的准备工作很充分,看来我们的合作会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