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特父女两走后办公室里,赵丽娜看着张伟豪,脸上难掩困惑 。
她刚得知老板斥资 5 亿美金,收购了几处设施陈旧、早已日落西山的赌场酒店,更别提酒店主人康纳得在美国的名声本就一般。
即便张伟豪过往的投资战绩堪称辉煌,她还是按捺不住心底的疑虑,斟酌着开口:“张总,这投资是……”
“觉得我们亏了?” 张伟豪抬眼,一眼看穿了她的心思。
赵丽娜没说话,只是微微蹙起的眉头和迟疑的神情,已经给出了答案。
“丽娜啊,我信奉的投资哲学很简单 ,不管做什么投资,最终目的都是投资人。”
张伟豪幽幽说道,“眼下看这几栋酒店是‘烂摊子’,但人身上的潜力,才是最值得赌的筹码。”
“可我实在不觉得康先生有什么值得投资的地方……”
赵丽娜还是忍不住反驳,在她看来,康纳得的商业能力早已被市场验证 “过时”,实在配不上 5 亿美金的投入。
“这就需要把时间线拉长来看了。” 张伟豪笑了笑,没再多解释
“投资是门长期主义的学问,只要时间够久,原则上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赵丽娜见老板态度坚决,便不再多言,只是点点头:“反正您是 boss,您说了算。”
张伟豪对她现在这份 “不质疑、只执行” 的态度很满意。
他不需要下属过多纠结决策本身,高效落地才是关键。
话题一转,他随口问道:“你父亲呢?在不在这?要是在,我正好去看看他。”
“不在,他去东南亚见老朋友了。” 赵丽娜答道。
张伟豪原本还想着趁空闲去拜访赵巨鹏,两人闲聊几句,既然对方不在,便打算先回庄园,再去看看周妙可。
可刚在心里规划好行程,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史密斯拿着文件夹走了进来:“boss,听说您来了,正好有件事要向您汇报。”
“说吧。” 张伟豪示意他坐下。
“谷歌那边联系我们了,想邀请mINI加入他们发起的‘手机联盟’。” 史密斯递过一份简要说明,
“联盟的核心是技术共享、共同研发,还能一起拓展全球市场渠道,对我们刚起步的手机业务应该有帮助。”
“手机联盟?” 张伟豪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略一思索便有了决定,“可以,先加入进去,摸清他们的玩法和核心诉求,再做下一步打算。”
提到手机,他忽然想起另一件事,转头问赵丽娜:“siri 的收购怎么样了?手续都办好了吗?”
“已经完成所有收购合同的签署,就等您签字付款了。”
赵丽娜立刻答道,随即从公文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合同,递到张伟豪面前。
“好,我这就签。” 张伟豪接过笔,快速浏览合同关键条款后,利落签下名字,“签完就安排付款,别耽误后续对接。”
随后,他看向史密斯,语气变得严肃:“史密斯,siri 收购完成后,你立刻牵头,让技术团队抓紧和我们的手机做适配,
务必尽快完善米国地区的智能语音业务 ,这会是我们手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不能慢。”
“明白,我一会就去安排。” 史密斯立刻应下适配 siri 的指令,随即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厚厚的文件,双手递到张伟豪面前,
“老板,这是您之前要的光刻机相关材料,已经按技术分类和行业背景整理好了。”
张伟豪接过文件,指尖划过纸页,随手翻开几页, 里面既有光刻机的核心部件拆解图,也有全球主流厂商的技术差距分析,甚至标注了关键材料的供应链分布。
他心里暗自点头:自己只知道光刻机是 “工业明珠”,却不清楚它究竟复杂在精密控制、光源技术还是镜头工艺,史密斯这份资料,正好能帮他补上这堂 “技术课”。
“对了,既然聊到手机业务,有件事必须跟你强调。” 张伟豪合上资料,语气变得严肃,
“你们团队原先的核心是手机芯片基带研发,这一块绝对不能松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集成基带是未来手机芯片的必然方向。
现在多花的研发钱,都是为了以后在行业里抢话语权。
你不用怕花钱,也不用顾虑研发周期,只要能拿出领先同行的技术,铸梦永远是你背后的支撑。”
这话瞬间点燃了史密斯的斗志。
作为做了一辈子通信设备研发的老工程师,他最清楚 “研发投入” 对技术突破的重要性 ,芯片基带的集成化,不仅能缩小芯片体积、降低功耗,更是未来智能手的核心竞争力。
以往受制于成本压力,很多想法只能停留在图纸上,如今老板亲口说 “不怕花钱”,他终于有信心放手去做,甚至已经在脑子里开始盘算优化基带架构的方案。
“请老板放心!我一定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争取我们的产品设计领先同行。”
史密斯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处理完工作,张伟豪返回庄园。
夜色渐浓,庄园里的灯光温柔地洒在草坪上,他却没急着休息,而是回到书房,将乔老爷子留下的笔记和史密斯整理的光刻机资料摊在桌上,开始逐页研读。
“学习使人进步” 这句话,在张伟豪翻阅乔老爷子笔记的深夜里,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他本就站在 “重生” 这一巨人的肩膀上,无需像行业新人那样苦钻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先行者的智慧里,打磨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而笔记最后几页关于 “如何成就一家伟大的企业” 的思考,让张伟豪陷入了沉思。
乔老爷子的核心思路清晰又坚定:水果要做一家有核心技术壁垒的研发设计企业,而非包揽全产业链的 “全能选手”。
这与张伟豪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想要” 的扩张式思路,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静下心来回想水果后来的发展轨迹,才发现老爷子的构想早已埋下伏笔。
水果从不在意生产环节的把控,甚至将大部分制造外包,却始终牢牢攥住 “设计” 与 “研发” 的主动权:
从独树一帜的产品外观,到流畅的 操作 系统,再到芯片的自主研发,每一步都在夯实 “技术壁垒”,让对手难以复制。
更让张伟豪触动的,是老爷子对水果 “定位” 的前瞻性 ,它不应只是一台 “通讯设备”,而要成为改变生活方式的生产力工具。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只有两个字:生态。
乔老爷子的 “生态” 构想,并非简单的 “硬件 + 软件” 叠加,而是一种 “闭环式体验”:从 iphone 到 ipad,再到 mac,设备之间能无缝衔接;
从 App Store 到 icloud,服务能覆盖用户的每一个使用场景。
用户一旦习惯了这种 “水果式体验”,就很难再转向其他品牌 ,这才是水果最坚固的 “护城河”,比任何单一的技术突破都更有杀伤力。
水果带给用户的独特体验,本质是软硬件深度咬合的成果。
不是简单的 “硬件搭台、软件唱戏”,而是两者如同齿轮般精准契合,最终让设备跳出 “工具属性”,
成为能为用户创造实际收益的生产力工具。
这一点,在后世的一些专业领域被反复印证:水果早已不只是一台 “能打电话、能办公的设备”,而是直播从业者、视频剪辑师、音乐制作人、程序员们的 “吃饭家伙”。
你会发现,这些靠技能变现的人群里,几乎人手一台水果设备 , 甚至出现过这样的场景:
主播镜头前展示的是安卓手机与观众互动,后台负责推流、保障画面稳定的,却一定是水果设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隐性依赖”?
核心还是水果软硬件整合带来的 “收益确定性”。
比如直播推流,水果的影像算法能让画面色彩更真实、动态防抖更稳定,配合专属推流软件,即便在网络波动时也能减少卡顿 。
对主播来说,“直播不翻车” 就意味着流量不流失、打赏不减少;再比如视频剪辑,mac 的芯片性能与 Final cut pro 软件深度适配,
4K 多轨道素材实时剪辑不卡顿,渲染速度比同类设备快 30% 以上。
对靠接单谋生的剪辑师而言,用水果设备一天能多完成 1-2 个项目,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量。
从 “能用” 到 “好用”,再到 “能赚钱”,水果靠软硬件结合走完了这三步。
对有些用户来说,选择水果不再是单纯的 “消费”,而是一次 “能产生回报的投资”。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水果能带着大家一起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