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后来大家才慢慢明白,这三条规矩看似 “苛刻”,实则是给所有人 “松绑”:
施工方不用花心思搞关系,只需专注于质量和进度;
监理能公平公正地履职,不用被人情绑架;
而西部地产,换来了最透明的施工过程和最可靠的工程质量。
当时监理单位的动作有多快,戴军想起来就想笑。
散会第二天就派人来工地选临设地址,自己找施工队搭板房、开食堂,连买菜都是监理自己去市场挑,
自己给总监发根烟总监都不敢要,跟施工队愣是没半点私下往来。
想到这戴军连忙说道:“还是因为您定的三条原则好啊。”
张伟豪笑了笑:“本来就该这样。
盖大楼不是小事,尤其是超高层,每一根钢筋、每一方混凝土都不能含糊。
把规矩定在明面上,大家都省心,最后交出来的才是放心工程。”
说话间,一行人走到了地基核心区。监理单位的负责人正好在巡查,看到张伟豪,连忙上前汇报:
“地基承载力检测已经完成,数据全部达标,比设计要求还高了 5%。”
他手里的检测报告上,每一项数据都清晰明了,签字栏里,监理、施工、设计三方的名字赫然在列。
戴军看着这一幕,心里再次感慨:西部地产之所以能成为行业里的 “特例”,不仅仅是因为钱多,而是因为这份 “不搞潜规则” 的坚守。
就像那三条原则,看似打破了行业惯例,实则是把 “诚信” 和 “质量” 摆回了最核心的位置 ,而这样的甲方,才是所有施工单位真正愿意追随的伙伴。
王燕看着眼前的景象,又想起那句 “西部中心,就是城市中心”,嘴角的笑意越发真切。
张伟豪目光落在远处正在绑扎钢筋的工人身上,心里想起了上一世的经历。
那是个 仅有7000 万的项目,甲方、施工、监理、设计四方勾结,最后光签证就签出 2100 万,
所谓 “不超概算 10%” 的规定,在利益面前成了一纸空文。
他至今记得项目最终烂尾时,投资方的无奈、农民工讨薪的疲惫,还有那些被挪用的资金背后,无数人的损失。
“可笑吗?挺可笑的。” 张伟豪在心里轻声叹气,却没把这段往事说出口。
他只知道,自己家的项目绝不能重蹈覆辙。
西部地产不缺钱,没必要靠签证、变更搞小动作;
更不想让那些藏在暗处的利益链,毁了 “西部中心” 的招牌。
也正是因为这份执念,他才敢定下那三条 “打破行业惯例” 的规矩:
固定总价断了 “扯皮加价” 的路,图纸会审堵了 “临时变更” 的漏洞,监理独立履职杜绝了 “人情干扰”。
为了把规矩落到实处,他还特意让米丽萍牵头成立审计法务部,直接对自己负责,
部门里的人拿着远超行业标准的薪资,职责就是盯着项目全流程,
从合同签订到款项支付,从工程质量到资金流向,任何一点异常都要查到底。
“西部系的待遇,放眼全球都是顶尖的。” 张伟豪不止一次在内部会议上说,“拿着这么高的薪水,要是还想拿不该拿的钱,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他清楚,高薪不仅是吸引人才的手段,更是给所有人划下的底线 ,
你对西部系尽心,西部系就给你体面;但你要是触碰红线,就必须付出代价。
上午的工地调研结束后,张伟豪陪着王燕去了西部地产魔都公司。
刚走进办公区,熟悉的乡音就扑面而来,公司里很多员工都是从西省调来的,见了王燕,纷纷放下手里的工作围过来,语气格外热情。
王燕被围在中间,笑着和大家打招呼,眼里满是亲切。
她走到员工工位旁,顺手拿起桌上的项目报表翻了翻,又问起大家在魔都的生活:
“住得还习惯吗?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说。”
“习惯!公司给租的公寓离地铁近,比自己找的还方便!”
一个年轻员工连忙回答,语气里满是感激,“而且工资比在西省的时候涨了不少,在魔都也能存下钱了。”
张伟豪站在一旁,看着母亲和员工们热络地聊天,心里还挺自豪的。
走到总经理办公室,王燕看着墙上挂着的魔都西部中心设计图,又想起工地上的景象,忍不住对张伟豪说:
“你定的那些规矩,妈一开始还担心没人配合,现在看来,是妈想多了。”
张伟豪笑着给母亲倒了杯茶:“规矩定得严,才是对大家都好。咱们既要盖出最好的楼,
也要让跟着咱们干的人,都能堂堂正正地挣钱、安安心心地工作。”
短暂的寒暄过后,西部投资、西部地产、西部电子的核心高管们陆续走进魔都公司的大会议室 。
西装革履的团队成员坐满长桌,投影仪将 “西部系架构调整方案” 的 ppt 投射在幕布上,整个房间瞬间切换到严肃的议事氛围。
张国庆坐在会议室主位上,目光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高管。
这一刻,他心里的满足感像潮水般直冲云霄,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恍惚间,他想起了几十年前在国营矿上开干部大会的场景:
那时的会议室简陋又拥挤,他穿着白衬衣,勉强挤在最后一排,连台上领导的脸都看不太清;
而现在,他坐在最中间的主位上,眼前是跟着自己和儿子打拼出来的核心团队,讨论的是布局全球的商业蓝图,
这样的反差,让他忍不住在心里感慨:这辈子,值了。
这场会议的核心,是张伟豪与父母商量后敲定的 “西部系改革”。
说是 “商量”,实则大多是他基于未来商业布局的考量。
随着 mINI one 引爆全球市场、西部地产进军魔都超高层,原有的家族式管理架构早已跟不上发展速度,
而他在全家香江取得身份证后,成立了一家 “西部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是这次改革的核心载体。
“首先明确集团顶层架构:西部国际投资集团由我持股 40%,张董和王董合计持股 60%,作为所有核心业务的控股平台。”
张伟豪坐在台上,手指指向架构图最顶端,语气清晰有力,
“接下来是业务拆分与整合,分四个核心动作推进。”
话音落,ppt 切换到具体方案,高管们纷纷拿起笔记录 ——
第一,科技板块独立。
原西部电子旗下的 mINI 手机业务,将剥离为单独法人单位 “西部智能科技”,专注于智能手机、语音助手、软件商店等科技产品研发;
剩余的电子元器件业务保留 “西部电子” 品牌,两者均由西部国际 100% 控股。
“mINI 要做全球智能终端品牌,必须独立运营、独立核算,才能跑得更快。”
张伟豪解释道,目光扫过西部电子的高管,
“电子板块要聚焦供应链,为 mINI 做好硬件支撑,同时拓展其他科技企业的合作,不能只绑在一棵树上。”
第二,地产业务拆分。
西部地产魔都公司从西省总部剥离,更名为 “西部商业地产”,
专注于一线及省会城市的超高层、商业综合体开发,与魔都西部中心同属一个赛道;
剩余的住宅业务保留 “西部地产” 品牌,主攻一二线城市高端住宅。“
商业地产做城市地标,住宅做高端口碑,两者定位清晰,资源互不干扰。”
王燕补充道,作为西部地产的核心决策者,她对这条拆分路径格外认可,
过去住宅与商业混营的模式,早已让团队精力分散,如今拆分后,能各自深耕细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