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低沉模糊的警告,如同鬼魅的耳语,在呼啸的北风中消散,却在我心底炸开惊雷。我僵立在冰冷的窗边,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在瞬间凝固。寒意不是来自窗外凛冽的冬夜,而是从心底最深处弥漫开来,迅速冻结了四肢百骸。
“旧林”的人冒险传来如此紧急且隐晦的警示,绝非空穴来风。危险已经迫近,而且来源极可能就是我所处的这个看似平静的四合院!“身边人”这三个字,像一把淬毒的匕首,将我之前对院内所有人建立起的、本就脆弱的认知,彻底搅得粉碎。
刘建新?他无疑是李副处长的眼线,但他的监视更多是出于任务,他会是那个需要“当心”的、直接的危险吗?
许大茂?小人一个,贪财好利,但凭他的胆量和脑子,够格成为“旧林”特意警告的“身边人”吗?
阎埠贵?刘海中?他们觊觎一大爷之位,会为了排除我这个“潜在威胁”而动用非常手段?似乎也不像。
还是……那些平日里看起来与世无争、默默无闻的邻居?比如,总是低眉顺眼的秦淮茹?她是否从棒梗那里知道了什么?或者,那个看似老实巴交的某位大爷家的子侄?
疑心生暗鬼。此刻,我看院子里每一个人,都觉得他们平静的面容下可能藏着致命的獠牙。这种无处不在的猜疑,比明刀明枪的威胁更让人窒息。
“扯呼”?往哪里撤?我现在能去哪里?回轧钢厂宿舍?那更是自投罗网。去找“旧林”?我连他在哪里都不知道。离开四九城?没有介绍信,寸步难行,而且一旦消失,等于直接告诉李副处长我心里有鬼。
不能慌!绝对不能慌!我用力掐了自己的大腿一把,尖锐的痛感让混乱的思绪稍微清晰了一些。“旧林”只是警告“当心”,并让我准备“扯呼”,说明危险尚未临头,还有周旋的余地。当务之急,是必须搞清楚这“身边人”到底指的是谁,以及危险的具体来源。
这一夜,我几乎未曾合眼。耳朵捕捉着院里的每一点动静,眼睛在黑暗中警惕地逡巡,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让我心惊肉跳。灶膛里藏着的何大清那几页记录,此刻感觉更是烫手,必须尽快处理掉。
第二天,我顶着更加浓重的黑眼圈和难以掩饰的疲惫去上班。这种状态无需伪装,是内心煎熬的真实写照。
在宣传科,我表现得比以往更加沉默和神经质。刘建新照例过来“关心”了几句,我只是含糊地应付,说自己感冒加重,头疼得厉害。他眼神中的探究似乎更深了,但也没多问,只是叮嘱我注意身体。
我暗中观察着他,试图从他每一句看似随意的话、每一个细微的表情中找出破绽。但他伪装得太好,或者说,如果危险真的来自他,他的段位远高于我,我根本看不出来。
下午,我以头疼欲裂为由,再次提前请假回了四合院。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在胡同里绕了几圈,确认没有被跟踪后,溜进了一个离家稍远的、废弃已久的公共厕所。在最里面的隔间,我将何大清那几页记录从贴身衣袋里取出,反复看了最后一眼,然后咬咬牙,用火柴将其点燃。看着跳跃的火苗将那些承载着绝望和秘密的字迹吞噬,化为灰烬,随风散落在肮脏的角落里,我心中仿佛有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又仿佛有什么东西随之彻底湮灭。
处理掉这个最大的隐患,我稍微松了口气,但警惕并未放松。回到院里,我更加留意每个人的言行举止。
阎埠贵见到我,依旧是那副“关心”后辈的模样,询问我身体是否好些,并再次隐晦地提及选举一事,希望得到我的“支持”。
刘海中则还是那副官迷做派,对我“病恹恹”的样子似乎有些不满,觉得年轻人不够“精神”,旁敲侧击地问我厂里领导对我有没有什么“新安排”。
许大茂则依旧贼眉鼠眼,想打听我“立功”的内幕,被我没好气地怼了回去。
秦淮茹在水池边洗衣服,看到我,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有关切,有担忧,似乎还有一丝……愧疚?是我的错觉吗?
就连蹦蹦跳跳跑过的棒梗,看我的眼神都似乎躲躲闪闪。
看谁都可疑,看谁都像那个需要“当心”的“身边人”。这种状态几乎要将我逼疯。
我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做点什么,至少要试探一下。
晚上,我故意没有完全插上门闩,留下一条缝隙。然后早早吹熄了灯,躺在炕上,假装睡着,耳朵却竖得像雷达,全身肌肉紧绷,准备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院子里彻底安静下来。只有风声和偶尔的犬吠。我的心跳在寂静中如同擂鼓。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我精神有些恍惚之际,一阵极其轻微的、仿佛猫爪落地的脚步声,在窗外响起,停住。
来了!
我屏住呼吸,手悄悄摸向了枕边那根用布包裹的钢筋。
窗外的人似乎也在倾听屋内的动静。过了足足有两三分钟,就在我以为对方要有所行动时,那脚步声却又轻轻地、慢慢地远去了,消失在风声里。
没有推门,没有进一步的窥探,就这么走了?
是谁?是那个“身边人”前来确认?还是“旧林”的人在暗中保护,吓退了对方?亦或是……根本就是我神经过敏,只是野猫路过?
我无法判断。但这种未知的、悬在头顶的威胁,最是折磨人。
第二天,我决定冒一个险。我趁着中午休息时间,再次溜达到那个离工业局不远的公用电话亭。我没有打给周师傅,而是按照一个模糊的记忆,拨通了工业局总机,然后转接技术档案室。
“喂,您好,我是红星轧钢厂宣传科的何雨柱。”我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尽量正常,“我们科里正在整理厂史资料,想核实一下关于几年前一批精密仪器调剂处理的情况,不知道方不方便查询一下相关记录?”
接电话的是个声音刻板的女同志:“仪器调剂?具体什么时间?什么仪器?”
“大概五三、五四年左右,可能涉及一批仿苏的振动校准设备,型号好像是NVI-1之类的。”我故意说得比较模糊,想看看对方的反应。
对方沉默了一下,似乎在翻找什么,然后回答道:“对不起,同志,您说的这个时间点和仪器类型,相关的调剂档案权限比较高,我们这边无法直接提供查询。如果您需要,请通过你们厂办发正式函件来调阅。”
权限比较高?无法直接查询?
这个回答本身就在传递一种信息——关于那批仪器的事情,很敏感!
“哦,这样啊,那好吧,谢谢您了。”我故作失望地挂断了电话。
这个试探性的电话,虽然没有得到具体信息,但至少印证了“青桐”及其相关事件的不寻常。这也意味着,李副处长那边围绕假“青桐”的活动,很可能已经触动了一些敏感的神经。
当我下午回到宣传科时,发现气氛有些微妙。孙科长看我的眼神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审视,连平时不太搭理我的赵建军,都抬头看了我好几眼。
刘建新更是直接凑了过来,脸上虽然还挂着笑,但那笑容底下却透着一丝冷意:“何师傅,听说……你中午去工业局打电话咨询技术档案了?”
我心里猛地一沉!他们果然在监视我!连我去了哪个电话亭,打给了哪里都知道!
我脸上露出惊讶和一丝被误解的委屈:“刘干事,您怎么知道?我是打电话了,但不是咨询什么技术档案啊。我是打给我们街道办,问我妹妹雨水学校的事情,是不是串线了?我说怎么那边接电话的人口气怪怪的。”
我迅速编造了一个理由,并将原因引到雨水身上,增加可信度。
刘建新眯着眼看着我,似乎在判断我话的真假:“是吗?打给街道办啊……那可能真是串线了。不过何师傅,你现在身份不同了,是宣传科的干部,有些敏感单位,还是要注意影响,尽量少接触为好。”
“是是是,刘干事您提醒得对,我以后一定注意。”我连忙点头,心里却冷笑不已。他们果然紧张了,我一个小小的试探电话,就让他们如此反应,说明他们心里有鬼,也说明“旧林”的计划可能正在生效,他们感受到了压力。
然而,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这丝微妙的发现,更大的风波,就在四合院里骤然爆发了。
晚上我刚回到院里,就听见中院里传来贾张氏那标志性的、杀猪般的嚎哭声,中间还夹杂着棒梗的哭喊和秦淮茹低低的劝慰声。
“没法活了啊!欺负人啊!老贾啊,你睁开眼看看吧!他们老阎家不是东西啊!诬陷我孙子偷东西啊!这院里还有没有王法了啊!”
我眉头一皱,快步走到中院。只见贾张氏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哭天抢地。棒梗躲在她身后,脸上有个红巴掌印,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秦淮茹在一旁拉着贾张氏,脸色苍白,眼圈通红。
阎埠贵站在对面,气得脸色铁青,手里拿着一个半新的铁皮文具盒,浑身发抖:“我诬陷?这是我亲眼看见的!棒梗这小子溜进我家解睇屋里,把这个文具盒揣怀里就想跑!被我抓个正着!人赃并获!你还敢狡辩!”
阎解睇是阎埠贵的女儿,正在上初中。那个文具盒看样子是她的心爱之物。
“你放屁!”贾张氏跳起来就要去挠阎埠贵,“我孙子就是去找解睇玩的!谁偷东西了?谁看见了?你阎老西就是看我们孤儿寡母好欺负!你想当一大爷,就拿我孙子开刀立威是不是?我告诉你,没门!”
刘海中也闻声赶来,见状立刻挺着肚子介入:“吵什么吵!像什么样子!老阎,你说棒梗偷东西,有证据吗?”
“这就是证据!”阎埠贵举起文具盒,“我亲眼所见!”
“你看见什么了?你看见他拿了吗?说不定就是解睇送给我家棒梗的呢?”贾张氏胡搅蛮缠。
“你……你无耻!”阎埠贵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院子里顿时乱成一团,有劝架的,有看热闹的,也有指责棒梗手脚不干净的。许大茂在一旁煽风点火:“要我说啊,这事就得报街道办!让王主任来评评理!”
眼看事情要闹大,我突然注意到,秦淮茹在拉架的时候,眼神极其隐晦地、快速地朝我这边瞟了一眼,那眼神里充满了无助和一种……近乎哀求的意味。
我心里一动。棒梗偷东西是事实,贾张氏胡搅蛮缠也是常态。但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真的只是简单的偷窃事件吗?阎埠贵是否想借此打击贾家,树立威信?还是……有人想利用这场混乱,达成别的目的?
“旧林”的警告再次在耳边响起——“当心身边人”。
我看着乱糟糟的场面,看着表情各异的邻居们,心中的疑云越来越重。
这场风波,会不会就是那个“身边人”,用来搅浑水,或者试探我的手段?
我该不该介入?又如何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