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新带来的压迫感尚未完全散去,许大茂那双贪婪的眼睛也仿佛仍在窗外窥视。小屋的空气凝滞而沉重,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那个藏在炕洞深处的黑色金属箱,不再仅仅是一个可能的线索,它变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我必须打开它!必须在更多的人找上门之前,弄清楚里面到底是什么!
我再次将箱子从炕洞里搬出来,放在炕桌上。煤油灯昏黄的光线在它冰冷的黑色表面跳跃,映不出丝毫光泽。我几乎将脸贴在了箱子上,手指一寸寸地抚摸着每一个细微的凹凸,每一个可能的缝隙。侧面的那个六角黄铜旋钮和小孔,像一只嘲弄的眼睛,漠视着我的徒劳。
工具不管用,蛮力不敢用。难道真的需要一把特制的钥匙?这把钥匙在哪里?在谭志远手里?在何大清手里?还是随着那台被处理的校准仪一起,早已不知所踪?
frustration(挫败感)和焦虑像藤蔓一样缠绕着我,越收越紧。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何大清留下“57东”的线索,指引我找到这个箱子,他不可能不留下开启的方法。一定有什么是我忽略的。
我的目光重新落在那行微刻的代号上:“cВЧ-1 - NVI-1 - 003”。这只是标识。箱体表面再无其他文字或符号。
等等……箱体表面?
我猛地想起前世看过的一些关于保密箱的零星知识。有些高精密的容器,其开启机制未必在明显的锁具上,可能隐藏在结构本身,或者……需要特定的触发条件。
我再次捧起箱子,这一次,不再专注于那个旋钮,而是仔细感受箱体的整体。很沉,密度均匀。我轻轻摇晃,里面没有明显的晃动感,似乎东西被固定得很好。我尝试着用手指按压箱体的不同位置,用指关节轻轻敲击,倾听声音的回馈。
当我的手指按压到箱子底部靠近一个边角的位置时,似乎感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弹性反馈?非常轻微,几乎像是错觉。
我心中一动,将箱子翻转过来,底部朝上。底部同样是光滑的黑色金属,只有那行微刻的代号。我用手掌仔细按压底部的每一个区域,集中精神感受那细微的差别。
找到了!
在靠近右下角,大约巴掌大的一块区域,按压下去的回弹力似乎比其他地方稍微软那么一丁点!如果不是刻意寻找,绝对无法察觉。
这下面有东西?夹层?
我立刻找来一把小锤子和一根磨尖的钢钎(修自行车工具里翻出来的)。我没有贸然去撬,而是用锤子轻轻敲击那块区域的边缘,通过声音判断结构。
“咚……咚……”声音略显沉闷,与其他部位清脆的敲击声确有细微不同。
难道开启的机关在底部?需要特定的压力序列?或者……
我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个六角旋钮。它是在侧面,与底部这个可疑区域有什么关联吗?
我尝试着一只手用手指用力按压住底部那块可疑区域,另一只手去拧动那个六角旋钮。
依旧纹丝不动。
不是同时作用。那会不会是……顺序?
我先用力按压底部区域,保持压力,然后再去拧旋钮。
没用。
反过来,先拧动旋钮(虽然拧不动),再按压底部。
还是没用。
各种组合尝试了一遍,箱子依旧沉默如山。
汗水从额头滑落,滴在冰冷的箱盖上。煤油灯的灯花爆了一下,光线摇曳,让箱子的阴影在墙上张牙舞爪。
我几乎要放弃了。也许我的方向错了,这根本就是一个无法暴力开启的专业容器。
我泄气地松开手,身体向后靠在炕沿上,疲惫地揉着眉心。难道真的要把它交给李副处长?或者……毁掉?
不甘心!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
我的视线无意识地扫过炕桌,扫过那盏煤油灯,扫过灯光下箱子投在炕席上的影子……影子?
我猛地坐直身体!一个被忽略的细节闪过脑海!
刚才我翻转箱子查看底部时,因为角度和灯光的原因,箱底似乎……并不是完全平整的?在某些角度下,靠近边缘的地方,仿佛有极其浅淡的、与周围颜色略有差异的线条?
我立刻端起煤油灯,将箱子再次翻转,底部朝上,调整着灯光的角度,几乎将眼睛贴了上去。
果然!在特定的侧光照射下,可以隐约看到箱底靠近四个边的内侧,各有一条极细、颜色略深的线,构成了一个比箱底实际面积稍小一圈的内框!这个内框与箱体边缘之间,有一道窄窄的、颜色几乎与箱体融为一体、但细看似乎材质略有不同的环形区域!
这个环形区域,就是我感觉有弹性反馈的地方!它不是一块整体,而是一个环!那个右下角的“软点”,只是这个环的一部分!
难道……这个环是可以活动的?需要旋转?
一个更大胆的猜测浮现:这个六角旋钮,或许根本不是用来拧的!它可能是一个……定位器?或者触发杆?当这个底部隐藏的环旋转到特定位置时,旋钮才能发挥作用?
我立刻尝试。双手拇指按住底部那个环状区域(现在能大致感知其范围),用力向前推——不动。向后拉——不动。向左旋转——纹丝不动。向右旋转——
“咔哒。”
一声极其轻微、但在寂静中清晰可闻的机括响声!
动了!虽然只转动了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角度,但它确实动了!
我心脏狂跳,强压下激动,继续小心翼翼地向右旋转这个隐藏的底环。它转动得很涩,很慢,伴随着细微的“沙沙”声,像是积年的灰尘在摩擦。
大约旋转了三十度角左右,“咔”一声轻响,底环似乎卡住了一个位置,再也转不动了。
与此同时,我敏锐地注意到,侧面那个六角旋钮,似乎……微微向外弹出了大约一毫米!不再是与箱体完全平齐!
果然如此!底环旋转到位,解锁了旋钮!
我深吸一口气,伸手握住那个六角旋钮。这一次,没有再遇到之前的阻力,轻轻一拧——
“咔嚓!”
一声清脆的卡榫弹开的声音!箱盖靠近旋钮那一侧,弹起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打开了!终于打开了!
我感觉自己的手都在微微颤抖。轻轻掀开箱盖,一股混合着陈旧机油、金属和某种特殊绝缘材料的气味弥漫开来。
煤油灯光照进箱内。
里面并非我预想中的、孤零零的一个核心元件。
箱内衬着深蓝色的天鹅绒(已经有些褪色发暗),被精准切割的凹槽固定着几样物品:
最显眼的,是一个约莫成人拳头大小、银灰色金属外壳的圆柱体,两端有精密的接口和细小的标识,表面光洁,泛着冷冽的光芒。这应该就是那个至关重要的——“青桐”核心振动传感元件!
在圆柱体旁边,固定着一个小巧的、类似万用表表头的东西,但刻度盘更加复杂,指向一些频率和振动单位。
还有一小卷用油纸包裹、用细绳捆扎的图纸,纸张边缘已经泛黄。
以及,一本只有巴掌大小、封面没有任何字迹的黑色硬皮笔记本。
我的心跳几乎停止。找到了!不仅仅是一个元件,而是可能包含着所有秘密的一个“集合”!
我首先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个银灰色的圆柱体,入手沉甸甸的,冰凉。借着灯光,我在它底部找到了一行激光刻印的微小字迹,与箱体外部的代号对应:“cВЧ-1 core Unit - 003”。果然是它!轴振频率校准仪的核心单元!
我强忍着激动,将它轻轻放回原处。又拿起那卷图纸,解开细绳,小心地展开。图纸上绘制着复杂的机械结构和电路图,标注着俄文和部分中文注释,正是NVI-1型校准仪的局部详图,重点标注了核心单元的连接和校准方式。
最后,我的目光落在了那本黑色笔记本上。
这或许才是真正关键的东西!
我拿起笔记本,手感厚重。翻开封面,第一页是空白的。再往后翻,一页页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有些是钢笔字,有些是铅笔字,甚至还有潦草的速记符号。字迹不尽相同,似乎出自多人之手。
我快速浏览着。前面的内容多是关于NVI-1型校准仪的技术参数、操作记录、维护日志,时间集中在五二到五三年。记录者署名大多是“谭志远”。
我的心跳加速,一页页翻下去。到了五三年底,记录开始变得杂乱,出现了关于“特殊频率稳定性异常”、“非机械振动源干扰猜测”、“可能应用于……”等含糊的词语,有些地方甚至被墨水涂黑。
然后,在五四年初的一页,字迹突然变成了何大清那略显笨拙、但一笔一画很用力的笔迹!
“谭工今日匆匆找我,神色慌张。交给我此箱,言此物关乎重大,嘱我务必藏好,绝不可交予任何人,尤其是……(此处字迹被用力划掉,模糊难辨)。他说他已被人盯上,恐有不测。让我等他消息,若半月无音讯,便……(又被划掉)。”
“谭工已三日未至厂。心绪不宁。”
“易中海今日旁敲侧击,问及谭工下落及是否留有物品。我搪塞过去。此人心术不正,需警惕。”
“风声愈紧。李副处长似亦有所察觉,曾试探于我。我假作不知。”
“决定将此箱转移。原处已不安全。思来想去,唯城东废旧周转库鱼龙混杂,或可隐匿。留下标记,盼……(划掉)后人若有机缘,能见之。”
记录到此戛然而止。后面都是空白页。
笔记本从谭志远的技术记录,变成了何大清临终(或失踪)前的绝笔!它清晰地揭示了整个过程:谭志远发现校准仪核心元件的异常特性(可能涉及非机械领域,如无线电频段稳定),意识到其潜在价值(或危险),在被盯上后,紧急交给最信任也最不起眼的何大清保管。何大清在谭志远失踪、面临易中海和李副处长双重压力下,将箱子转移至57号库,并留下了“57东”的线索。
而李副处长,从一开始就在寻找这个东西!他可能知道它的部分价值,但未必清楚全部真相!
合上笔记本,我靠在炕沿,久久无言。
真相的一部分已经浮出水面,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寒意。谭志远发现的“异常特性”究竟是什么?他遭遇了什么样的“不测”?何大清是死是活?李副处长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仅仅是争夺一件有价值的物品,还是……他本身就是“盯上”谭志远的势力之一?
这个核心元件,这个“青桐”,它不仅仅是一个精密零件,它是一个漩涡的中心,牵扯着技术秘密、敌特活动、内部倾轧和一条甚至多条人命!
我现在掌握了这个漩涡的钥匙。
该怎么办?
交给王主任和街道办?他们能对抗可能涉及更高层面的李副处长吗?能保护我和雨水的安全吗?
交给李副处长?那无疑是自投罗网,何大清和谭志远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自己藏起来?我能守得住吗?许大茂、刘建新、李副处长……无数双眼睛在盯着。
或者……按照何大清隐隐的期盼,找到那个真正的“后人”或“机缘”?
我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本黑色笔记本上。无意间,我将笔记本对着煤油灯,想看看纸张是否有什么隐藏的水印。
在灯光的透射下,我惊讶地发现,在笔记本最后几页空白页的其中一页,似乎有淡淡的、用无色墨水或者极硬笔尖刻写留下的印痕!
我连忙调整灯光角度,仔细辨认。
那是一个用简单线条画出的图案,像是一个……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旁边还有两个小字:
“旧林”!
是那个神秘人!“旧林”竟然以这种方式,早就将他的标记,留在了这个何大清保管的箱子里!他早就知道这个箱子的存在?他甚至可能接触过何大清?还是说,他才是谭志远真正托付的后手?
我感到一阵毛骨悚然,同时又有一股奇异的希望升起。
“旧林”……你到底是谁?是友是敌?
就在我对着笔记本上“旧林”的印记出神时,窗外,极其轻微地,传来“啪嗒”一声,像是小石子落地的声音。
有人!
我猛地吹熄煤油灯,屋内瞬间陷入一片黑暗。我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挪到窗边,借着窗帘的缝隙向外窥视。
月色清冷,院中树影婆娑。一个模糊的黑影,在对面屋角的阴影里一闪而过,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是谁?许大茂?刘建新?李副处长的人?还是……“旧林”?
我握紧了拳头,感觉到那个刚刚打开的箱子,在黑暗中散发着无声的、致命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