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关于仓库被闯入的消息,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时刻提醒着我处境的不妙。王老师那边虽然暂时用“寻父”的借口搪塞过去,但他收走了图纸和名单,就像握住了我的一个把柄,随时可能引爆。我必须尽快找到返回轧钢厂食堂的正当理由,在更多人注意到食堂后厨之前,完成搜寻。
然而,请假离校,尤其是在培训期间,绝非易事。没有充分且无法拒绝的理由,王老师那一关就过不去,更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和猜疑。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一遍遍过着可能的说辞——家里急事?雨水生病?这些借口太容易被核实,风险太大。工作需要?厂里临时任务?需要有厂方的正式通知或联系……
就在我一筹莫展之际,转机伴随着培训的尾声悄然到来。
这天上午,王老师在课堂上正式宣布:“同志们,我们这一期的文艺培训班,即将步入尾声。按照教学计划,最后三天,我们将进行结业考核,并筹备一场小型的结业文艺汇演,向党校领导和部分兄弟单位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
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学员们交头接耳,既有对结业的期待,也有对考核和汇演的紧张。
王老师双手虚按,示意大家安静:“汇演形式不限,歌曲、舞蹈、朗诵、曲艺、小话剧都可以,鼓励大家结合本职工作,创作反映时代风貌、歌颂劳动人民的节目。后勤保障方面,也需要几位同志负责,比如舞台布置、道具准备,以及……汇演当天工作餐的协调准备。”
工作餐!
这三个字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我混沌的思绪!
机会!这就是我一直在等待的机会!
我几乎要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强行稳住心神,脸上露出和其他学员一样的思索表情,但大脑已经开始飞速盘算。
王老师继续道:“文艺汇演是展现我们培训班整体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希望各位同志积极报名参与,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现在,有志愿报名参与节目创作或者后勤工作的同志,可以会后到我这里登记。”
下课铃声一响,我第一个冲出教室,等在王老师办公室门口。他拿着教案回来,看到我,有些意外:“何雨柱同志?有事?”
“王老师,”我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积极而恳切,“关于结业汇演,我想报名参加后勤工作,特别是……负责工作餐的协调准备!”
王老师打量着我,似乎在判断我的动机:“哦?说说你的想法。”
“王老师,我是这么想的,”我早已打好了腹稿,“咱们汇演,来的都是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同志,工作餐虽然简单,但也代表着咱们培训班的脸面。我本身就是红星轧钢厂的厨师,对食堂采买、菜品搭配、大规模伙食制作都比较熟悉。由我来协调这件事,应该能保证工作餐既经济实惠,又不掉份儿,让领导和同志们吃得满意,也能从侧面体现咱们学员踏实肯干、服务集体的作风。”
我刻意强调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对集体荣誉的重视,将个人动机隐藏在为集体服务的正当理由之下。
王老师听着,点了点头:“嗯,发挥自身特长,为集体服务,这个想法不错。你对轧钢厂食堂熟悉,协调起来也确实方便些。”
我心下一喜,有门!
但王老师话锋一转:“不过,工作餐的食材采买、制作,涉及到经费和与外部单位协调,需要遵循规定流程。这样吧,你这个提议我先考虑一下,也需要和党校后勤科,还有你们轧钢厂那边沟通一下。你先回去吧,有消息我会通知你。”
“是,谢谢王老师!”我恭敬地答道。虽然没有立刻得到肯定答复,但至少迈出了第一步,而且王老师没有直接拒绝,说明此事有操作空间。
接下来的半天,我度时如年,一方面担心王老师看出我的真实意图而否决,另一方面又期盼着好消息。我甚至开始在心里盘算,如果获得批准,该如何利用采购食材或协调工作的机会,自然而然地进入食堂后厨,进行秘密搜寻。
傍晚,我正在宿舍预习明天的课程内容,赵建军推门进来,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何雨柱,行啊你!动作够快的!”
我一愣:“什么够快的?”
“还装?”赵建军凑过来,压低声音,“我都听说了,你主动请缨,要负责汇演的工作餐?可以啊,这机会都能想到!要是办好了,可是在领导面前露脸的好机会!”
看来消息已经传开了。我故作谦虚地摆摆手:“什么露脸不露脸的,就是想着发挥点作用,别给咱们班拖后腿。”
“得了吧,跟我还来这套。”赵建军捶了我肩膀一下,随即又有些担忧地说,“不过,这事儿可不容易办好。众口难调,经费有限,搞不好吃力不讨好。你真想好了?”
“想好了,”我点点头,语气坚定,“总得有人干嘛。我对食堂这摊熟,有点把握。”
正说着,宿舍门又被敲响了。这次来的是周丽,她脸上带着兴奋:“何雨柱,赵建军,通知你们个事儿!王老师刚跟我说,咱们班准备排一个小话剧,反映工人技术革新的,正缺男演员呢!我觉得你俩形象挺合适,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赵建军一听来了精神:“话剧?演工人?我行啊!我爹就是老钳工!”他看向我,“何雨柱,你呢?咱俩一起?”
我心中暗暗叫苦。排练话剧必然占用大量课余时间,还会让我处于更多人的视线焦点之下,这与我打算悄悄返回食堂的计划相悖。
“我……我还是算了吧,”我连忙推辞,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周干事,赵哥,你们知道的,我这人笨嘴拙舌,上台肯定紧张,到时候忘词砸锅就不好了。我还是干点实在的,后勤工作更适合我。”
周丽有些失望,但也没强求:“那行吧。赵建军,那你可得来啊!”
赵建军兴高采烈地跟着周丽去讨论剧本了。宿舍里又剩下我一个人。我松了口气,幸好推掉了。
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王老师与轧钢厂沟通的结果上。
第二天一整天,风平浪静。王老师没有找我,课程照常。我按捺住内心的焦躁,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讨论,仿佛已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最后的学习中。
直到第三天下午,最后一节理论课结束,王老师才在讲台上说道:“何雨柱同志,放学后请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来了!我心头一紧,收拾好书本,快步走向王老师办公室。
进门时,王老师正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放着几张信笺纸。他示意我坐下。
“何雨柱同志,关于你申请负责汇演工作餐的事情,”王老师开门见山,“我已经和党校后勤科,以及你们轧钢厂后勤处沟通过了。”
我屏住呼吸,等待下文。
“原则上,同意由你主要负责协调此次汇演工作餐的相关事宜。”王老师说道,“考虑到你对轧钢厂食堂熟悉,经与厂里协商,部分食材的初步清单由你协助后勤科拟定,汇演前一天,也就是大后天,你需要返回轧钢厂食堂,与食堂班长具体对接,落实最终菜单和准备工作。厂里那边,李副处长已经知晓并同意了。”
返回轧钢厂食堂!李副处长同意了!
成了!虽然只有一天,但这正是我需要的机会!
我强压下心中的狂喜,站起身,郑重表态:“请王老师放心!我一定认真负责,圆满完成任务,绝不辜负组织和领导的信任!”
“嗯,”王老师点点头,语气严肃地补充道,“记住,这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次考验。要严格遵守财务纪律,注意影响,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要节外生枝。明白吗?”
“明白!坚决服从安排!”我大声回答。他最后那句“不要节外生枝”,似乎意有所指,是在提醒我不要借机做别的事吗?
“好了,你去吧。具体安排,后勤科的张干事明天会找你。”王老师挥了挥手。
我再次道谢,退出了办公室。走到无人的走廊尽头,我才允许自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握紧的拳头微微松开,掌心全是汗。
计划的第一步,成功了。我获得了名正言顺返回轧钢厂食堂的机会。
然而,王老师转达的“李副处长已经知晓并同意了”这句话,却像一片阴云,笼罩在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之上。李副处长为什么会同意?他是顺水推舟,还是别有企图?他会不会在食堂布下什么陷阱?或者,他也在等着我回去,有所行动?
还有王老师那句“不要节外生枝”的警告……
前方的路,依然迷雾重重,危机四伏。
但无论如何,我必须回去。那个可能藏在食堂后厨某处的核心元件,是揭开何大清失踪之谜,乃至整个“青桐”谜团的关键。我不能放弃。
回到宿舍,我开始仔细规划大后天的行动。如何利用对接工作的机会,合理且不引人怀疑地进入后厨的各个角落?哪些地方最有可能藏匿东西?如果找到了,又该如何安全地带走?
夜色渐深,我躺在床上,脑子里一遍遍模拟着可能的场景。我知道,这次返回轧钢厂,无异于一次危险的独行。我不仅要面对可能存在的监视,还要提防李副处长,甚至其他未知的势力。
就在我思绪纷乱之际,宿舍楼下的传达室又传来叫喊声:“二零三,何雨柱!电话!”
又是电话?这么晚了,谁会打来?
我心里一沉,有种不祥的预感。
快步下楼,拿起话筒。
“喂?”
“何雨柱吗?”电话那头的声音,果然是李副处长!他的声音听起来比上次更加低沉,甚至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急切?
“李处长,是我。”
“嗯,王老师应该跟你说了吧?汇演工作餐的事。”
“是的,处长,王老师已经通知我了,谢谢处长支持。”
“支持是应该的。”李副处长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你大后天回来,正好。有件事……你回来之后,找个机会,来我办公室一趟。记住,避开人,单独来。”
单独去他办公室?在这个敏感的时刻?
我的心跳骤然加速。
“处长,是……有什么事吗?”我试探着问。
“电话里不方便说。”李副处长的语气不容置疑,“你来了就知道。记住,一定要来!”
说完,不等我回应,电话再次被挂断。
我拿着话筒,站在原地,窗外的夜色浓重如墨。
李副处长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要私下见我……他到底想干什么?是警告?是摊牌?还是……他也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这次返回轧钢厂,看来远比我想象的,还要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