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那带着蛊惑又藏着奸猾的声音,像一条冰冷的蛇,钻进我的耳朵。
下班路上,他故意磨蹭到最后,跟我走了个并肩,四下无人时,才凑过来低声说出那句话。
我心里警铃大作。许大茂这孙子,能有啥好路子?无非是些偷鸡摸狗、投机倒把的勾当。在这个风声鹤唳的年代,沾上这些,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但我面上不动声色,甚至故意露出一丝感兴趣的样子,也压低声音:“哦?什么路子?说来听听。”我得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才能更好地防范。
许大茂见我“上钩”,小眼睛里闪过一丝得意,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成了气声:“兄弟我认识几个朋友,在鸽子市那边有点门路。最近那边缺‘硬货’,特别是像你这样的……手艺。”
他搓了搓手指,意思很明显,指的是我的厨艺。
“那边有些人家,办事儿,不想声张,又想吃点好的。只要你肯出手,帮忙做几桌席面,报酬……这个数起步!”他悄悄比划了一个手势,比我现在一个月的工资还高!
我心里冷笑,果然是这样。私下接活,还是去鸽子市那种鱼龙混杂的地方做席面?这风险太大了!一旦被发现,别说工作保不住,搞不好就得进去蹲几年。
“鸽子市?”我皱起眉头,露出恰到好处的犹豫和害怕,“大茂,你这不是害我吗?那地方……厂里和街道查得严着呢!万一被抓到,咱俩都得玩完!”
许大茂嘿嘿一笑,一副“我早有准备”的样子:“放心!兄弟我能坑你吗?那边安排得妥妥的,绝对隐蔽!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家,就是普通办事,不涉及别的。你就露一手厨艺,做完拿钱走人,神不知鬼不觉!比你吭哧吭哧在食堂挣那三瓜两枣强多了!”
他说得天花乱坠,但我一个字都不信。许大茂这种人,为了利益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所谓的“妥妥的”,恐怕是把所有风险都转嫁到我身上。
我装作内心挣扎的样子,迟疑着说:“这……这事太大了,我得好好想想。万一出点岔子,我进去不要紧,连累你和雨水可就……”
我故意提到雨水,显得我顾虑重重。
许大茂见状,有些着急,又加了一把火:“柱子!机不可失啊!就凭你这手艺,去那种地方做一次,够你买多少东西?你不是一直想弄台收音机吗?干两次,票子、工业券说不定都能凑齐!”
他连我想买收音机都知道?看来没少在背后琢磨我。
我心里更是警惕,脸上却露出更加动摇的神色,咬咬牙:“行!我……我考虑考虑!过两天给你信儿!”
许大茂看我松口,满意地拍拍我的肩膀:“这就对了嘛!富贵险中求!想好了随时找我!”说完,他吹着口哨,加快脚步先走了。
看着他消失在巷口的背影,我脸上的“犹豫”和“动摇”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审视。
许大茂突然这么“热心”,绝对没安好心。这里面可能有几个原因:
第一,他可能真的牵线搭桥,从中抽成。但风险全在我。
第二,这可能是个陷阱。易中海或者贾家买通了他,设局让我犯错,然后举报我。
第三,他甚至可能和鸽子市那边的人勾结,等我去了,不仅拿不到钱,还可能被敲诈勒索,甚至人身安全都成问题。
无论哪种,我都不能去。
但直接拒绝,恐怕会让他警觉,甚至怀恨在心,另想阴招来对付我。不如先虚与委蛇,拖着他,让他以为我还在犹豫,同时暗中观察,看看他到底想玩什么花样。
至于挣钱买收音机……这条路太危险,必须放弃。还是得靠正道,慢慢攒。
只是,经过许大茂这一出,我更加迫切地感觉到拥有独立信息渠道的重要性。如果我能及时了解政策风向,清楚鸽子市那边的真实情况,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能靠猜测和本能去规避风险。
收音机!必须尽快!
接下来的两天,我照常上班下班,碰到许大茂,他总会递过来一个询问的眼神,我就回以一个“还在考虑,有点怕”的纠结表情。他倒也不催,只是眼神里的算计越来越浓。
院里其他方面,秦淮茹没再来送东西,但偶尔碰面,那眼神更加幽怨,仿佛我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聋老太太又“偶遇”了我一次,絮叨着“远亲不如近邻”。易中海依旧沉默,但那种无形的压力始终存在。
阎埠贵倒是消停了两天,大概在观望我和许大茂之间会不会有什么“新动向”。
这天在食堂,我正忙着准备午饭,厂工会的一个干事突然来找刘班长,说是过几天厂里要开一个先进生产者表彰大会,会后有个小范围的茶话会,需要食堂准备些精致的点心,不用多,但要好看好吃,体现厂里对先进职工的关怀。
刘班长满口答应,等人走了,却有些犯愁。点心?食堂平时都是做大锅菜,面点也就是馒头、花卷、包子,精细点心还真不太擅长。
杨师傅也皱起了眉头,这超出了他的擅长范围。
我心中一动。这或许是个机会?一个既能展示能力,又绝对安全、甚至能获得领导进一步好感的“副业”?
做点心,材料都是厂里出,属于正常工作范畴。做得好,是给食堂和厂里争光。
我走上前,对刘班长说:“班长,点心的话,我倒是会做几样简单的,比如核桃酥、鸡蛋糕什么的,要不……我试试?”
刘班长和杨师傅都看向我。
刘班长有些犹豫:“柱子,你行吗?这可是要给厂领导看的。”
杨师傅没说话,只是看着我。
我肯定地点点头:“应该没问题。用料也简单,就是面粉、鸡蛋、糖、油这些,咱们食堂都有。”
刘班长想了想,一咬牙:“行!那就你试试!需要什么材料跟我说,我给你批!不过丑话说前头,要是做砸了……”
“班长您放心,做砸了责任我担!”我立刻表态。
我知道,这又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机遇。如果这点心做成了,我在厂里的“不可或缺性”又会增加一分。
而且,这完全是光明正大的“创收”——赚取的是领导的认可和未来的机会,这比许大茂那见不得光的“路子”,强了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