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爸以为自己听错了,躺下的身体一下子又坐了起来。
“没错,就是你听的这样,她给我十块钱报名费。”
姜妈转了个身,背对着姜爸。
这么好的儿媳妇可是她自己帮儿子娶回来的。
姜爸简直不敢相信,这还是那个一毛拔,死都不肯把钱交出来的小儿媳妇吗?
看来她是真的对这老太婆好,今晚还说给她买鸡蛋以后一天补一个呢?连他这个一家之长都没有这待遇。
那个贱人,本来他想把那一百多块钱要回来,就找个理由把他们夫妻两个给赶出去的,实在不行,他都想好了,就给他们夫妻两个报名下乡。
到是下乡了一辈子都回不来了,老太婆只能给他们老姜家做牛做马一辈子。
姜和达又想起了他的亡妻,他答应了她的妻子会好好善待她生的三个儿女的,所以就算后来娶这个女人,也是因为孩子还小没有人带,想找个免费的保姆回来带孩子的。
就算给他生了一个小儿子又怎样,他从来没有把老四当成他姜和达的儿子。
在他的心目中,他从始至终都只有两个儿子,他的所有家产包括这套房子也是老大老二两个儿子的,老四不可能有份。
从生了老四之后,他就偷偷去做了结扎,所以后面再也没有再生孩子出来了。
“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跟小孩子一起去学习识字,什么脸面都丢掉了,再说,你学得会吗?还是别浪费钱的好。”
识字,识个屁的字,学会了认字怕不是心更野了,到时更加不服管教了。
“再说你每天打理家务都够忙了,哪里还有那个时间去上什么扫盲班啊!你要有空就帮老大老二把带孩子的事情接过来,让他们年轻人想办法出去多挣两个钱。”
姜妈妈又被这个死男人说的有些想打退堂鼓了,她又有些后悔跟他说去报名的事情了。
这时又想起杨依洋之前在医院里跟她说过的话
“你帮他们带孩子洗衣做饭,一年到头他们会感谢你半句还是会给你送块布做衣裳。还是给过你一块钱辛苦零用钱。”
对啊,在姜家这二十多年,她一分钱零用钱都没有,给女儿的嫁妆还是前头男人留下的二十块钱。
她想去看看外孙外孙女全身上下都摸不出5毛钱来买几颗糖。
“可以,那你问下老大家和老二家一个月给我多少钱。”
姜和达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让你带下孩子你还开口要钱,要什么钱?哪家的老人不是在家里做饭带孩子。”
姜母也坐起来,打开灯看着这个嫁了二十二年的男人。
“哪家的儿女让老人带孩子洗衣做饭二十多年都不肯孝敬老人一分钱的。我就不要用钱吗?我想给我外孙买颗糖的钱都没有,谁又可怜过我。”
嫁给你这么些年,自己有多少年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了。他记得吗?
“你去看看我的衣服,有哪一件少于5个补钉的,你们一家人穿的光鲜亮丽的,我就活该过的猪狗不如吗?”
姜和达见这女人一点面子不能他留,“你要什么你说就是,你自己不说,怪的了谁?这么些年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现在才来说这些做什么?”
姜母真的觉得这几十年白活了,
“好,现在我要布票和钱,我想做套新衣服,你给我拿来。”
姜和达眼神有点躲闪,他哪里还有多少钱票,再说有也不会给她的。
“你不是刚做了一套吗?还有,你穿的了那么多吗?”
姜妈呵呵笑了起来“这是你给我买的吗?我给你带大了几个儿女又带大了几个孙子孙女,你们有给我买过一角布碎吗?这是我洋洋送给我的,怎么,刚刚不是说我不开口问你要吗?那现在我问你要,你又怎么说,自己打自己嘴巴了。”
说完生气的拉下绳子把灯一关,转过身睡了。
不让她识字,她偏要学,等她儿子和儿媳妇站稳脚跟后,到时她就跟这自私自利的男人分家。
不错,是分家,这个时代没有哪个人会提离婚,过不下去的也不会轻易提离婚的,离了婚会让人看不起,还会让人笑话的。
杨依洋洗漱后照例给姜子浩讲课,讲完再给他布置作业,然后上床睡觉。
第二天一早,杨依洋去黑市,她要去买点粮食放空间里以备不时之需,还有要换些全国通用的粮票和肉票。
为出远门做打算,杨依洋跟这里大多数人一样,用件旧衣服包住了头脸,只露出一双眼睛,进了黑市后。
先转了一圈,看到有卖鸡蛋的,昨晚刚说要给姜妈买鸡蛋吃呢?这不就遇上了。
杨依洋小声的问道“这鸡蛋怎么卖。”
“一毛一个,你全要完就9分。”
杨依洋看了下,可能有三十几个,“8分钱全要了。”
那个妇人迟疑了一下,点点头同意了,她也怕在这里时间久了让人给抓到,要是抓到可是要进去踩缝纫机的。
普通人谁不怕啊!
“我再加2毛钱,你把篮子也卖给我得了。”
这个妇人心想,这篮子可是她们家自己编的,算不得多好,能卖两毛钱也不错,又点了点头。
杨依洋数了下一共36个鸡蛋,给了3块8分钱。
只见那个妇人一收了钱飞快的往出口跑了出去了。
杨依洋见到有卖肉的,要1块2一斤,杨依洋要了5斤。
其他的她暂用不上,应该说就算买了也怕没有地方放。
再去守门口的那个人那里问“请问你们这里有票卖吗?”
那个男人看了她好几眼。
“你想要什么票?”
杨依洋想了想说“粮票,肉票,糖票,最好有全国粮票也要一些。”
那个男人说“等等,”
不一会就带了另一个男人过来了。
杨依洋两辈子第一次买票,也不知道是什么价位,就凭他讲,然后压了下,没压多少下来。
“你们还有旧的自行吗?”
她想要买一辆自行车,再把自行车找地方改成三轮车,到时好放货、送货。当然有两辆是最好,改一辆留一辆。
“有,最少要100块一辆。”
杨依洋问“能先看看货吗?还有,骑出去不会被人认出来说是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