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是一座很特殊的城市,姑且不论之前的历史遗留问题,从近现代来说,80年代开始,一直到1997年,香江的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文贸易,在亚洲可谓是屈指可数,被评论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尤其是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改革开放以后,依托彭城的特殊因素,导致香江的贸易出现爆发性的增长。
加上一些政策上的因素,所以,在香江回归前,和国内相比,简直一天一个地。
但是历史是戏剧性的,从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开始,到1998年的国际金融机构卷土重来,对香江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创。
虽然最后在香江政府、财团,以及国内的帮助下,成功的抵御了来自国外的资本绞杀,保住了汇率、股市等金融市场。
但是,房地产市场却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加上回归后,很多财团商人为了移民,开始抛售财产,从而加剧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
其中,受到打击最大的就是借助电影业蓬勃发展的一些明星,其次是一些在金融市场受到重创的财团。
随着新特首的上任,政策上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尤其是叫停了“八万五计划”,这为香江以后房地产爆发埋下了重大的伏笔,尤其是住宅市场。
所以从1997年开始,到2000年,房地产市场一直低迷,尤其是新上任特首叫停了原本的政策,而加大了商用楼地皮的投入,进一步加剧了恐慌,所以导致香江房地产市场一直持续低迷,加上2003年的,在南方爆发的SAAS的疫情,对香江的房地产市场造成最后一击。
徐若溪,年后回到了香江,关注了秃鹰国的那斯德克以后,分析了各方面的消息以后,判断,整体上目前应该处于低迷状态。和我之前在肥城交流的差不多。
所以,徐若溪放下继续在金融市场获利的想法,准备按照我之前布置,开始进入房地产市场。
香江,消息永远是最不缺的一种资源。徐若溪花了一笔不大的费用,就将当下香江房地产市场的底细摸的清清楚楚。
但是,随着资料越来越全面,分析报告都已经装满了一个文件盒,徐若溪经过慎重的分析,越分析越心惊。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香江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虽然已经低迷了很久,房价相比巅峰时期,近乎腰斩,甚至有些地区的跌幅超过了60%。
但是,这也许不是下限。因为目前香江的房地产市场,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抛售的人多,接盘的人少。就造成了踩踏式跌潮。
所以综合判断下来,目前香江的房地产市场,仍然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而且下跌的幅度有可能达到20%。
看到这里,敏锐的徐若溪有点不淡定了,此时如果接手,那么很大程度上,将会把自己套进去,那么从根本上来说,有点得不偿失了。
所以,在2月底,综合了所有的分析资料以后,徐若溪还是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详细的分析了当下的情况,并且说了自己的分析。
电话打了大半个小时,我也一直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其实我内心多少知道一点时间线,因为我知道03年南方会爆发一次局部的疫情。
这个对南方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是也是最后的影响,随后不管是国内还是香江,经济都将会全面起飞。
所以,我并不认为徐若溪分析的资料和看法是错误的,因为我综合徐若溪说的资料来看,我估计的确符合徐若溪的分析,还有一定的下跌空间。
但是,事情不能永远等到最低点再去做,到那个时候,别说肉了,就是汤,你都喝不了一口。
最后我并没有反驳徐若溪的想法,只是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等到最低点,我们能抢到多少肉?”
一句话,对徐若溪来说,可谓是醍醐灌顶。从徐若溪的角度来说,认为此时的房价还有下跌的区间,并不是最佳的入手时机。
但是他没考虑过另外一个问题,商人,尤其是香江的那些财团,他们的信息渠道和资源以及资金不是自己这个细胳膊细腿能撼动的了的。
真的等香江房地产市场开始走出低迷,那么自己别说吃肉了,也许真的是汤都喝不了一口。
也只有趁着现在大家都不看好房地产市场,才能压价拿到一些好的地方。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有议价的空间,提前拿到手,就算在低迷个几年,在下跌个20%,只要自己抗住了,那么以后等房地产升值了,才不至于跟别人抢肉吃,因为自己碗里已经有了足够的肉了。
最后我也参考了徐若溪的想法,原本准备今年大资金投入,能吃的都扒拉到碗里,但是徐若溪的想法也不是不对,所以我最后给徐若溪的指示是,优先成栋的写字楼和住宅。在谈价的时候,可以考虑压低15%左右,可以成交的话,就直接买下来。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徐若溪的认可。
所以从3月份开始,徐若溪带着2个保镖开始全香江的乱逛,重点关注目前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像中环,九龙和旺角。
经过1个月多月的走访排查和探价,在4月份,先在中环,首付花了8000万鹰元,贷款拿下了,一栋45层写字楼。随后在铜锣湾,又以超低价,买下了一栋住宅。住宅33层,一共138间房屋,只不过房屋都不大,从600平方英尺到900平方英尺,最大的是顶楼2间复式,超过了2000平方英尺的顶级豪宅。
这一栋住宅,花费的更低了,因为目前住宅跌幅最大,最后,徐若溪经过3次谈判,最后以1000万鹰元的首付款,拿下了这一栋住宅。
(pS,这里说下,平方英尺和平方米的换算约等于11,即100平方英尺约等于11平方米。另外,根据查到的资料,2000年鹰元兑换港元的比例大概是7.8,当然了,买房子的价格都是我估算的,不要较真。)
随着徐若溪大笔购买写字楼和住宅的事情曝光,V-G资本在一次走入香江资本的视野。很多人对V-G资本这一步操作嗤之以鼻。甚至更多的人在骂,V-G资本背后的老板是不是脑子坏了,有钱没地方花。
其中最看不上的就是在中环的华平资本,华平资本亚洲区总裁觉得V-G的老板的操作有点白痴,根本不懂,什么叫资本运作。
当然,好处也很明显,随着V-G搬到了新买的写字楼的42层以后,开始不断有人上门,商谈买楼的事情。
从此刻开始,攻守易型,徐若需在办公室坐着,就有人上门,问买不买房子,甚至很多急售的人,都开始主动降价,请求V-G资本接手。
当然,徐若溪也不傻,对上门的客户,礼貌接待,在位置、价格具有超性价比的情况下,那么都考虑接手,但是前提是产权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