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工庆典,就这么结束了。
一行车队来的快,走的也快,只不过这个事情,还没有彻底结束,当天晚上的徽皖联播上,就详细的报道了此事。
而正因为此事的报道,让这个偏僻的小村子,再次走到大众的视野。
随着完工庆典结束,村里又开始忙活了起来,一方面,还有一些收尾的小火车轨道没有铺设完毕,另外一方面,要开始搅拌营养土了。
毕竟现在已经9月中旬,再不弄,就要迟了,好在人多力量大,不到5天,所有需要的营养土就全部整理完毕。
本来老爸跟村长准备上县里买蔬菜种子,最后被我拦了下来,因为这个不是少数量的,这可是整个500亩的大棚。
万一买到假种子,那就不仅仅是笑话了,那可是责任事故了。
所以老爸听劝,跟村长到县里,开了证明材料,跑到市里的最大的种子公司,以官方的角度进行批量购买。
好处是,人家很重视,也进行了简单的接待,当然,种子也是最安全的种子,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所以老爸和村长,高兴采购完毕,从市里回来了,当然,培养杯也是一起买的,用个小货车直接给送了回来。
所以村里又一次忙活起来,开始进行育苗工作,育苗大棚就用了我家原来的大棚,好在育苗很简单。
这一次,买的种子品种就比较多了。常见的蔬菜,全部买了回来,像西红柿、青椒、瓠子、豇豆、茄子、黄瓜、西葫芦等等。
老爸安排了好了育苗工作以后,就开始干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注册商标,这个最后还是吴双海找人帮忙递交了上去。
“园竹村”这个牌子,就这么成立了。同时,老爸带着村长再次跑去市里。
原因很简单,去年我家里用的筐子,是自己用木头订的,那是因为产量少,无所谓,最后今年因为盖房子又都给劈了烧火了。
但是今年规模太大,所以不可能在用这个模式进行装卸。老爸最后没办法,还是求到我头上,我想了想,现在塑料的筐子应该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另外就是后世的泡沫箱子,装瓠子,黄瓜什么的,正好。
所以老爸这边安排了好育苗的工作以后,带上行李就去了市里,找塑料厂。
肥城第一塑料厂,目前还是国营单位,至于为什么没有改革,简单的来说,是因为独一无二。市里目前就剩下这一家塑料厂,供给全市三县的塑料用品,但是日子也不是很好过。
为什么说不好过呢,因为塑料盆什么的,需求还不是很大,因为容易烂,在农村,这样的盆,洗脸都要小心翼翼的,你说谁会用。
哪有搪瓷的铁盆好用。其他的塑料制品,只能说还有一些市场,所以只能说半死不活,偶尔还要市政府的拨款。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老爸和村长找上门了,同行的还有郑敏。找郑敏帮忙,也是我的提议,老爸带了点水果,找到了农业局,希望可以指个门路,要不然上哪找塑料厂去。
最后在郑敏的撮合下,塑料厂也没有摆什么架子,双方进行了一次友好的磋商,老爸也将我画的简单的筐子,交给了塑料厂的工程部。
这个筐子,后世也没太了解是咋做出来的,但是我知道,大概是要开模的,只要开模了以后,那生产就很简单了。
塑料厂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产品,可以说都没见过。不好好在不难,筐子两边是手提的镂空把手,四周简单的镂空,用加强筋连上,下部有4个小的底座。
所以工程部的人看了一眼以后,表示不难,给他们几天时间就可以开好模具。
最后协商下来,定下了5块钱一个筐子,一次定下了3万个筐子,交了3万块钱的定金,剩下的最后交货在给。
塑料厂也很高兴,很久没有来这么大的活了,最后厂里的一些领导,请了老爸和村长、郑敏好好的搓了一顿。
最后老爸表示,质量上一定把好关,3万个只是开始,不是结束,这让塑料厂的领导喜笑颜开。
剩下的泡沫箱就更简单了,因为这一些用途不大,市郊区有一家民营的,专门生产泡沫箱子,卖给人家装水果海鲜的。
这个就更简单,磨具都不要开,从大到小,各个尺寸都有,老爸最后拍板,就要了一个大尺寸的,经过一顿酒,最后谈了到了1.2元\/个,老爸直接先要了5000个,一次给了3000块钱做定金,剩余到货到付款。
经过3天,老爸和村长再次返回,基本上,这一次出去,需要办理的事情,已经全部办好了。
村书记苏建生就比较舒服了,天天泡在中转工地上。厂房因为涉及到安全问题,找的市里的建筑施工队,整体打包价60万。
苏建生充当监理的角色,每天骑着自行车到工地上盯着,晚上下工在骑回去。
好在厂房是用钢结构建设,地基打好以后,盖起来很快,最后就是地坪和围墙和大门了。只不过又额外买了2个地磅安在指定的位置。
关于这个中转厂房,老爸和村里原本不是太想建设,因为不确定是别人上门收购还是需要送到市里的谷堆披发市场自己卖。
如果是自己送去卖,建设这个就有点浪费钱,不过最后,老爸想了想以后,决定还是先盖,目前资金上还是充足的。所以趁着现在盖了,谁也不能说什么。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市里的谷堆蔬菜披发市场今年才开始,有多大的客流还不一定,但是我们有个中转站的好处是,周边的县市的散户,可以直接到这来进货。
所以最后通过会议表决,才决定盖这个中转仓库。不过好在现在花费的代价不算大,也省心,不需要老爸他们动手,花点钱,别人盖好直接验收就行了。
所以,整个9月,老爸忙的都脚不着地,只有我每天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快乐的上下学,回家作业一写,就跑到下面参观装修了。
装修基本上已经进入尾声,三楼,我还特意提了一些意见,包括网络的布线什么,因为我特意弄了一座书房,以后那是我的天地。
所以,地上不再是瓷砖,而是木地板,剩下的整体大差不差,到9月下旬,整个装修已经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像水电、灯具、吊顶、墙纸已经全部弄好了,就剩下最后一些大门外的事情了。
老妈没事也来看看,越看越喜欢,不过1楼最后我还是考虑用瓷砖通铺到大门口,最简单的想法是,瓷砖拖起来,肯定比水泥地方便,反正也增加不了多少钱。
最后就是那个火灶,我原本是不想再修建,最后在老妈的强势压力下,还是盖了起来。剩下的基本上都符合我的预期。可谓是很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