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推移,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
家里这边,西瓜已经发出幼苗了,长势很好,大棚的蔬菜,在最后一次采摘以后,就算彻底结束,老爸找了邻居帮忙,用了2天将所有的藤蔓秧子什么的全部清理了出来。
然后老爸就进入忙活阶段了,开始翻地起垄杀毒施肥,总共忙了差不多1个多礼拜,才堪堪将大棚整理完毕,再次将薄膜封盖好,开始提温。
因为水牛比较大,老爸没办法,只好把薄膜掀开才能进去,同时也联系了专家,专家的意思是最好进行通风杀毒一次,另外就是冻一下,翻地以后可以将一些隐藏在地下的虫卵什么的杀死。
所以一直忙了一个多礼拜以后,才继续封闭,进行提温,这里的提温,不仅仅是提高环境温度,更是提高土壤温度。
西瓜,是经过询问以后,买的新优14号种子,这是上次过来的教授综合家里和大棚的各项因素推荐这一品种。今年因为过年迟,所以现在来说,已经不能在五月份上市了。
但是没办法,紧赶慢赶,也只能在3月下旬才能移苗,所以满打满算,也要在6月中旬以后才能上市。
今年是第一年,没什么经验,摸索阶段,明年时间可以往前面推,2月底移栽的话,5月份就能上市,这样才能算是早熟产品,才能有效占据市场。
1999年3月23日,周二,晴
就在老爸将大棚处理好,还没有休息2天,吴双海再次带着车队下来了。
这一次下来的比较专业了,上次是吴双海自己跑下来的,这一次带了农业局的专家也一起下来了。下来视察是官方的说法,主要是2件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问问老爸总体的收益,需要一个底,这一点是吴双海最为关注的点,因为成与不成,就的看收益了。
第二件事,就是看看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必定带了农业局的专家,看看可否给予一些指导。
对于县长下来视察,头天晚上,家里已经接到了电话,本来老爸还准备午饭的,最后还是被无双海拒绝了。
这一次县长下来,也是一个不小的车队,好在路好走了不少,吴双海也没挂着脸,反而一脸高兴的看了一路。这让镇里的两位领导心里放心不少。
砰砰砰.....
随着车辆关门的声音,一行6辆车已经陆续停在我家场地上,吴双海率先下车,然后后面的人才陆续开门下车。
老爸和老妈已经站在门楼口迎接,当然还有村里的2位干部。
双方简单的介绍握手以后,一起进了院子。
吴双海走到院子中间,看了一眼那一排茅草房,眉头皱了皱。
“老哥啊,这等天气暖和了,这个房子应该重盖了,老住这样的房子,也不安全,要是没合适的地方,找村里给你家在批一块宅基地,咋样?”
老爸跟在旁边,点点头说道:“县长说的是,等到天暖和了,是准备翻盖了,后面山墙都裂了一个大豁口了,是不安全了。”
一行人走到家里,分主次坐下,大桌子上还有一些零嘴,都是过年剩下的,老爸挨着给倒了茶,简单的询问了一些事情以后,就聊到了正事。
“老哥啊,我来的时候,听说你已经把蔬菜全部起了,准备种西瓜了?”
吴双海吹了吹搪瓷缸子,太烫,只好开口问道。
“嗯,是的,产量下来了不说,质量也不太好,索性直接起了,准备种西瓜。”
“那,5个大棚合计有多少产量?”
随着吴双海话落,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老爸,老爸被看的一愣,但是因为前一晚我叮嘱声还在耳边,所以聪明的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起身,走到供桌那,拉开抽屉,拿出了一个本子。
然后摊开,翻了翻,递给了吴双海。
旁边一个男性青年,举个相机就准备拍摄。
“咳咳.....”吴双海接过本子,看到青年准备拍摄,索性咳了咳,进行了制止。
吴双海也明白,既然老爸不愿意说出来让大家知道,肯定是有原因的,主家不愿意暴露,那自己看看做到心里有数就行,没必要都拍出来,那样还不如直接说呢。
听到吴双海的咳嗽声音,青年愣了一下,然后又退了回去,看着吴双海低头在看,索性直接拍了2张,也算是缓解了这一刻的尴尬。
本子上,记录的很简单,就是日期和斤数,因为价格是一样的,所以就没有细分到产品,然后就是扣掉筐子的重量,剩下的就是蔬菜的重量。
所以记录的很简单,里面有单笔的记录,也有最后老爸做的总结记录。5个大棚,从1月底开始采摘上市,到3月中旬结束,一共的采摘了十六万斤多一些。主要是瓠子后期发力,重,所以比预想的多了不少。
本来预期5个大棚,大概就是只有十五万斤左右,最后十六万,也没超太多,比东山的那边要少一些,人家那边亩产可以达到3.5万到4万斤不等。
这还是第一次种植,多少是有点缺点的,但是整体上来说,是比较符合预期的收益。另外就是,提早给起了,要是等等,估计还能凑一些。
吴双海慢慢的翻着,看到最后的总重量的时候,双眼放出精光,眼神死死的盯着最后的数字,看了最少3分钟,都没有移开目光。
“老哥,好,太好了,你给我们找了一个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好方向啊!”吴双海看完,起身,抓着老爸的手,死死的握着,说道。
老爸被吴双海说的不好意思,脸一红,笑道:“县长严重了,严重了。”
随后吴双海将本子关上,还给了老爸,喝了口茶以后说道:“那我们去看看你的育苗棚,听说你不是种了西瓜了嘛,正好这一次农业局的专家也跟来了,给看看。”
随着吴双海起身,众人跟着老爸往育苗棚走去,好在几天没下雨,路很干,一路走到育苗棚,老爸没有掀开大棚的薄膜,众人只能拍了拍薄膜,将露珠拍下去,透过薄膜看下里面的秧苗。
目前秧苗已经长大了不少,两片枝丫直挺挺着。
最后农业局的一位年过半百的专家,在经过老爸的允许以后,在老爸的帮助下,掀开了薄膜,弯着腰钻了进去,其他人就没有让进去了。
专家前前后后看了2遍,才敲了敲薄膜,老爸再次小心的掀开,让专家弯着腰钻了出来,立马就把薄膜盖好。
“老哥,秧苗不错,看样子4月初估计就能移苗了,这两天还要浇一次水,水里兑点肥,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移植的时候小心一些,成活率应该能达到9成以上。”
老爸点点头,帮忙着拍了拍专家身上的灰尘,一行人才开始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