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清突破准圣,成就 **“通络境”** ,此事虽未大肆宣扬,但那日引动天地灵气脉络的宏大异象,以及之后天医门范围内灵气愈发纯净充盈的变化,却瞒不过有心人的感知。不周山区域,乃至更远地域的一些大能者,都隐约察觉到了此地气象的更新,对这天医门及其掌门姜云清,投来了更多审视与探究的目光。
天医门自身,则在云清的带领下,继续稳步发展。免费诊疗仍在持续,门人弟子们在实践中医术精进,宗门声望日隆。然而,洪荒大势,并非一方净土所能超然物外。就在这看似平和的发展期,来自玄门大教之间的纷争阴影,终于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不周山。
这一日,天医门迎医台前依旧排着长队。队伍中,除了常见的散修,还多了两名气质迥异的年轻人。
一位身着月白道袍,头戴玉冠,面容俊朗,神色间带着几分清高与傲然,周身清气缭绕,隐隐与天地间的某种秩序法则相合。他手持一柄拂尘,姿态优雅,仿佛浊世翩翩佳公子。其身后背着的剑匣,灵光内蕴,显非凡品。
另一位则身着玄色劲装,身形挺拔,面容坚毅,眼神锐利如鹰,周身气息更为凌厉霸道,带着一股不服管束、截取天机的桀骜。他腰间佩着一柄古朴长剑,剑未出鞘,已有森然剑气引而不发。
这两人,正是分别来自**阐教**与**截教**的弟子。阐教弟子名为**玉辰子**,乃玉虚宫门下,素来讲究跟脚出身,推崇 **“仙根论”** ,认为唯有根脚清正、福缘深厚者,方有资格聆听大道。截教弟子名为**金霆子**,师从金鳌岛某位外门长老,信奉通天教主“有教无类,万物皆可成道”的理念,对于玉辰子那套论调向来不屑。
两人本是因各自师门任务路过不周山,听闻此地有天医门免费诊疗,又感知到此地灵气异常,心生好奇,便前来一看。不料,在排队等待时,因对前方一位前来求诊的、根脚仅为寻常草木精灵的小妖评头论足,而发生了争执。
“哼,区区一顽石点化的小妖,灵智初开,浊气未净,也配与我等并列,等候仙家妙法?”玉辰子轻摇拂尘,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优越感,目光扫过那怯生生的小石妖,满是鄙夷。“依我看,此等跟脚,纵有仙丹妙药,亦是浪费,徒耗天地灵机罢了。天医门广开善门虽是好事,却也该有所甄别,莫要良莠不分,平白堕了身份。”
他这番言论,立刻引来了旁边金霆子的反唇相讥:“玉辰子,你阐教门人就是这般狭隘!天生万物,各有其道。顽石如何?草木又如何?既已开启灵智,便是有缘法在身。教主有言:‘万仙来朝,有缘皆可度’。你口口声声仙根福缘,不过是画地为牢,自缚手脚罢了!我看这小兄弟灵光纯净,心性质朴,远胜某些自命清高之辈!”
“金霆子!你敢辱我师门理念?”玉辰子面色一沉,周身清气激荡,“跟脚不清,心性难定,强授道法,必生祸端!此乃天地至理!你截教不分披毛带角之徒,湿生卵化之辈,一概滥收,门下良莠不齐,已有扰乱天道秩序之嫌!长此以往,恐生大劫!”
“放屁!”金霆子勃然大怒,腰间长剑嗡鸣,“我截教教义,乃是为众生截取一线生机!尔等自诩正统,却将芸芸众生拒之门外,才是真正的逆天而行!你说扰乱秩序?我看是打破了你们那套高高在上的规矩罢了!”
两人越说越激动,言辞愈发激烈,周身法力不自觉地涌动起来,气势对撞,引得周围排队的人群纷纷后退,面露惊惧。那被议论的小石妖更是吓得瑟瑟发抖,缩成一团。
负责维持秩序的幽荧立刻察觉不对,身形一闪,出现在两人之间,清冷的声音带着一丝魂力震慑:“二位道友,此地乃天医门迎医台,是为救治伤病而设,还请息怒,莫要惊扰了其他求诊之人。”
然而,玉辰子和金霆子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去。
“幽荧仙子,非是我等有意闹事,实是此人歪理邪说,辱及师门!”玉辰子冷声道。
“哼,分明是你阐教门人目中无人,歧视他族!”金霆子毫不相让。
眼看冲突就要升级,一道平和却不容置疑的声音响起:“何事喧哗?”
云清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迎医台前。他并未散发任何威压,但仅仅站在那里,就自然有一股调和四方、抚平躁动的气度。他刚刚结束对一名复杂病例的治疗,感应到此地气息冲突,便立刻赶来。
见到云清,玉辰子和金霆子都是一凛。他们虽傲气,但也感知到云清身上那深不可测的气息,尤其是玉辰子,修炼阐教正统功法,对气机感应更为敏锐,只觉得眼前这位天医门主,气息与周遭天地浑然一体,竟似与师尊辈人物给他的感觉有几分相似,心中顿时收起几分轻视。
“姜掌门。”两人勉强压下火气,拱手行礼。
幽荧迅速将事情经过以神念告知云清。
云清听完,目光扫过那吓得不敢动弹的小石妖,又看向争执的两人,神色平静无波。他并未直接评判谁对谁错,而是缓步走到那小石妖面前,温和地问道:“你何处不适?”
小石妖受宠若惊,结结巴巴地道:“回…回禀上仙,小妖…小妖前日开采矿石,不慎被地底阴煞之气侵了石心,如今…如今运转灵力滞涩,浑身冰冷刺痛…”
云清点点头,伸出手指,轻轻点在其额心(石灵核心所在)。一缕精纯无比的**药灵查克拉**渡入,带着通络境引动天地生机的玄妙,瞬间游走其石质经络,所过之处,阴煞之气如雪遇阳春,迅速消融。同时,云清引动一丝地脉温和之气,补充其损耗的本源。
不过数息之间,那小石妖身上的灰败之气尽去,恢复了温润光泽,甚至灵光比受伤前更显纯粹。它惊喜地活动了下手脚,纳头便拜:“多谢上仙!多谢上仙救治之恩!”
“无妨,日后修行,当循循渐进,莫要贪功冒进。”云清温言嘱咐,然后才转身,看向玉辰子和金霆子。
“二位道友之论,一重根脚秩序,一重有教无类,皆有其理,亦皆有其限。”云清声音平和,却直指核心,“然,医者面前,唯有‘伤病’与‘生命’。草木顽石,亦有痛楚;披毛带角,亦知求生。我天医门立世之本,乃‘医道无界,万族同辉’。在此地,只论病情轻重缓急,不论出身跟脚高低。”
他目光清澈,看着玉辰子:“玉辰道友,根脚福缘,或影响道途远近,却非判定一生命运、乃至是否该得救治的唯一标准。天地尚有好生之德,我辈医者,岂能因出身而见死不救?”
又看向金霆子:“金霆道友,有教无类,广开方便之门,是大慈悲。然万物禀性不同,教化亦需因材施教,强求一律,恐生反效果。医道亦如是,需辨症施治,而非一概而论。”
云清这番话,不偏不倚,既点出了双方理念的偏执之处,又牢牢站在天医门的立场上,阐明了自身的行事准则。
玉辰子和金霆子闻言,皆是沉默。云清并未否定他们的根本理念,而是从“医道”这个更本源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视角。尤其是云清举手投足间治愈小石妖展现出的手段与那种对生命一视同仁的气度,让他们一时难以反驳。
“……姜掌门高论,玉辰受教。”玉辰子深吸一口气,拱手道,但眼神中那丝源于理念的优越感并未完全散去。
“哼,算你说的有几分道理。”金霆子也闷声道,但怒气显然消了不少。
这场因“仙根论”引发的摩擦,在云清的调解下暂时平息。但玉辰子和金霆子都未离去,反而各自怀着心思,留在天医门附近观察,似乎都想看看这天医门,究竟能在这条“不分跟脚,一视同仁”的路上走出多远。
云清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明了。阐截二教理念之争,已然初现端倪。天医门身处其中,想要完全超然物外,恐怕极难。这场冲突,仅仅是一个开始。他必须让天医门尽快拥有足以在这股洪流中立足,甚至影响局势的力量。而眼下,践行医道,积累功德,提升实力,培养门人,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