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破窗者
“鉴于这次舆情较大。你也是出于好心就不罚你了。铁路公司会把剩下的麻烦处理掉。这次也就是个批评教训,小子下不为例啊。”
夜凌云凄凉的走出派出所。
“呵呵呵!200万的天价耳环装聋作哑,200块的饮料骂我是投机倒把。”
“还有这些百姓。砸窗的时候喊我英雄。问责的时候却无一人为我出头。悲哀的民族啊。我受够了。”
没想到,百年前,鲁迅先生所写的故事在今日却映照了出来。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夜凌云是一个热血青年。
青年人有理想,有梦想,想做一番大事业。
所幸现在处于自媒体时代。发视频便能得到声张和关注,便能证明自我价值。
然而初出校园的他,社会始终给他上了一课。
他和那百年前的鲁迅先生一样,处处碰壁。
每年1000多万的大学生让人才市场严重饱和,和偏离。
于是他开直播分享自己的见闻和经验。
他花了400块大洋买了100瓶饮料拿去景区以六元的价格售出。
众所周知,景区里面的东西往往高于外面的市场价,他一瓶饮料卖六元,算良心了吧?
不到一下午,净赚200元。
一个12小时工作制的工人一天的工资是300块。
这不到半天,以六小时为标准,平均时薪是34块。
算是一个比较划算的小本买卖了。
然而他原本只是想网友们支个招。
结果招来了,各大媒体的竞相批评说,他投机倒把,说他恶意竞争。
当时有许多的网友为他鸣不平。200块的饮料钱不放过200万的耳坠装聋作哑。
网络舆论真真假假。夜凌云原本是不打算在意的,直到他看到他的母校也在批评他,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难受。
母校发的文章通篇下来,无非两个字。
嫌他丢人,大学生居然在干倒卖饮料的工作。
还专门给他发信息,让他删了视频。
呵呵!
可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公办本科的医学生而已。
医学和教师行业一样,挤破头难入编制,像他这种没有背景的人,不干自媒体不摆摊,如何养活自己!
夜凌云花了不少时间,才平息了风波。
本以为这件事情就结束了。
夜凌云决意回一趟母校,便搭上了北上的火车,目的地是鲁省青岛。
谁能想到,这趟旅程竟成了噩梦的开端。
半途中,刺耳的摩擦声撕裂了车厢的宁静,随之而来的是剧烈的晃动和金属扭曲的哀鸣——火车脱轨了。
夜凌云与其他乘客一同被困在黑暗、扭曲的车厢里,与世隔绝。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三个小时,仿佛三个世纪般漫长。
车厢内温度急剧攀升,空气污浊不堪,弥漫着焦糊味和绝望的气息。
“热啊!好热!” “开门!快开门!” “我喘不过气了……” 喊叫声、咳嗽声、老人的喘息声、孩子的啜泣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绝望的合唱。
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明显出现了胸闷气短的症状,情况危急。
车厢外,隐约传来铁路工作人员和乘警急促的脚步声和呵斥声,却迟迟不见他们采取实质行动打开舱门。
无他,怕丢了工作和编制。
这些乘警和工作人员也许并无害人之心,但是他们却没有那个能力伸张正义做出果断得等上层。一层一层的批准。
“大家都冷静一下,现在温度只有35度左右,还没有达到紧急状态,大家再忍耐忍耐,火车修好了,我们就出发。”
外面的人在叫,里面的人在喊,但那扇隔绝生死的门,却像焊死了一般。
三个小时,足够让最初的惊恐演变成沸腾的怨怒,也足够让每个人的忍耐力濒临极限。
夜凌云被这令人窒息的热浪和绝望气氛折磨得几乎虚脱。
他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明显的生理反应,再等下去,恐怕真要出人命了。
他环顾四周,一张张因高温和恐惧而扭曲变形的脸,都在无声地哀嚎,却无人敢第一个迈出那一步。
“不能再等了!”夜凌云心中一横,从座位底下摸出那根冰冷的安全锤。
他深吸一口气,将锤子狠狠砸向离他最近的车窗玻璃。“砰”的一声巨响,裂纹瞬间爬满,下一秒,一块玻璃应声而碎,带着灰尘和热浪的空气涌了进来。
“好!砸得好!” “英雄!你是大英雄!”
人群瞬间沸腾了,刚才还奄奄一息、怨气冲天的人们,此刻像找到了主心骨,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他们拥挤着靠近那扇破窗,贪婪地呼吸着每一丝新鲜空气,仿佛夜凌云是他们的救世主。
“终于能透透气了!太棒了!” 欢呼声、感谢声此起彼伏,仿佛刚才那三个小时的无声煎熬从未存在过,他们只是在一瞬间就集体原谅并颂扬了这个“破窗者”。
然而,这狂热的浪潮,在下一秒就被冰冷的现实彻底浇灭。
“咔哒”一声,乘警的靴子踏上车厢地板的声音,如同平地惊雷。
一个乘警快步走近,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众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谁干的?”
这简短的两个字,像一盆冰水从头浇下,瞬间浇灭了所有人的热情和亢奋。
刚才还热泪盈眶、口口声声喊着“英雄”的人们,此刻如同被按下了静音键,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众人急促而恐惧的呼吸声。
紧接着,一种更为可怖的氛围开始蔓延——集体转向。
一些人眼神闪烁,开始偷偷往后缩;另一些人则像是受到了某种暗示,猛地抬起手指,齐刷刷地指向了夜凌云。
“是他!是他砸的!”
“对,就是他,我刚才还和他说话来着。”
“看他那股子冲劲,肯定是他!”
………
声音不高,却像毒蛇的信子,精准地刺向夜凌云。
刚才还视他为“大英雄”的众人,此刻毫不犹豫地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夜凌云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周围那些曾经充满感激和崇拜的眼神,此刻变得如此陌生、冷漠,甚至带着一丝快意的指责。
那一刻,夜凌云的心彻底凉了。
他看着这些刚才还与他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看着他们为了自保而瞬间完成的集体背叛,只觉得无比的失望和荒谬。
难道自己坚守的正义,这份想要为他人争取一线生机的冲动,在所谓的“集体”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甚至成了罪过?
人心,竟是这样易变,这样凉薄吗?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警官,是我让他砸的。车厢里太热了,老人孩子都受不了,再不开窗,怕是要出人命啊……” 一个头发花白的大叔站了出来,替夜凌云解了围。
否则,夜凌云知道,自己恐怕真的要为这“英雄”之举,付出代价了。只是,那份对“人心”的失望,已经深深烙印在他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