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河来广山县工作也有一个多月时间了,与胡世平、张晖等县领导的相处相当融洽。
据他观察,以胡世平为首的广山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确实有着强烈的为老百姓办实事、改变当地贫困状况的意愿。
只不过,受到环境、知识、眼界、思想等多方面的限制,他们一直没有琢磨出什么有效的方法,或者理论可行的方法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阻碍。
以至于折腾来折腾去,始终不见效果。
而现在,他来了。
他一个人,瞬间补上了县领导班子的这些短板!
于是,现在的广山县领导班子,形成了一种“陈长河冲锋陷阵,胡世平保驾护航,其他领导干部齐心协助”的局面,以一种蓬勃的姿态运转起来,奋发前行。
得到了胡世平表态的陈长河,当即着手对这95家企业进行分类。
最后,经他与经济工作组成员们商讨决定,将撤销其中40家经营不善、前景不好的企业,对这些企业进行出售或直接裁撤。
剩余的55家企业继续发展,其中12家由城投公司进行不同额度的注资,进行人员架构、设备、产品等方面的改革。
另外43家企业,通过吸引投资、组建股份制企业的方式来进行改革。
同时,还可以利用邀请各地企业家来考察这43家企业的时机,带他们考察广山县的自然资源情况与当前的基础建设规划,鼓励他们在广山县开办企业、投资建厂。
7月25号,由工作组反复斟酌研究、加班加点撰写出的《广山县国营企业改革方案》,由陈长河呈交给胡世平。
“好,我看一下。”
胡世平笑呵呵地接过方案,指指自己办公桌对面的椅子:“陈县长暂时不忙的话就先坐会儿,喝杯茶,看看报纸,等我把方案看完,有什么不甚明白的地方,还要向你请教。”
“书记客气了。”
陈长河笑笑,坐了下来,顺手拿起办公桌上的报纸。
然后,他搭眼便看到了一则新闻——《美国无端指控我国货轮运输化学武器原料,外交部已提出严正抗议》!
“银河号啊……”
陈长河轻叹一声。
他没看正文,只看了眼标题,便瞬间意识到,这个新闻所报道的是一件什么事。
就在两天前,也就是1993年7月23号,美国大使馆紧急照会国家外交部,以获得情报为由,指控我国银河号货轮向他国运输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要求银河号停止航行、接受检查,并威胁要对我国进行制裁。
外交部一口回绝了这种无理要求,并提出严正抗议。
这应该就是报纸上的这篇新闻所报道的内容。
胡世平此时刚刚打开方案,还没开始看,听到陈长河的轻叹,抬头看向他:“你已经知道这事了?”
“嗯。”
陈长河点点头:“也是从报纸上看到了。”
“你怎么看这件事?”
胡世平问道:“咱们的船上,会不会真有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
“我不敢保证百分百,但极大概率没有。”
陈长河放下报纸,道:“依我看来,这就是一次典型的霸权主义挑衅,跟有没有原料根本没关系,他们就是要把自己的规则强压在咱们头上,想借着这事在国际上拿捏咱们,削弱咱们的国际形象,同时彰显他们的威风……他们一贯就是这种尿性。”
“那你觉着,这件事情会怎么发展?”
胡世平又问:“咱们的外交抗议,会不会有效果?”
“大概率不会。”
陈长河摇摇头:“他们既然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就绝对不会轻易收手,现在只是外交方面施压,说不定再过些天,就要动用他们的军事力量施压了……”
据他前世记忆,其实这事发生之初,很多人都觉得,只要通过外交交涉一番,就能够解决。
但令大家没想到的是,交涉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反而美方派出了两艘军舰和五架直升机对银河号进行近距离跟踪监视,以至于银河号在各种压力下在公海之上停船抛锚,后来经过反复交涉才得以进入海港补充生活物资。
后来,我方提交了调查报告,可美方根本不理会。
我们邀请第三方上船检查,确认没有他们指控的原料,美方也不信。
最后无奈之下,我们不得不同意美方上船检查,结果当然还是没有。
此时,这件事已经被拖到了9月份。
事后,我国对美方进行了严厉谴责,要求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
但美国政府只赔偿了影响银河号正常航行所造成的延期交货罚金,以及其他经济损失,却坚持拒绝道歉。
这事不了了之,也成为了“我国三大屈辱历史事件之一”。
“该死的美国佬……”
胡世平攥着拳头,捶了下桌子,又无奈叹息:“落后就要挨打,咱们不论是经济、军事、政治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各个方面都不如他们,只能任他们欺负。”
“是这样的。”
陈长河指指那份方案:“对咱们广山来说,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的事办好。把咱们这里的经济搞上去,老百姓的日子好了,政府财政收入涨了,就是给国家添底气。等将来咱们的企业能造出更像样的东西,能在国际上站稳脚,他们再想随便拿捏,也得掂量掂量。”
胡世平听着,缓缓点头:“你说得在理。国家的事有国家扛,咱们基层干部,就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好。不考虑那么多了,我来看一下这个方案!”
见胡世平开始认真看方案,陈长河并没有再拿起报纸看,而是,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
看似在休息,其实他心里还在想着银河号的事。
银河号此事,涉及到了很高的层面,以他的能力根本无法左右此事,接下来的发展轨迹肯定还是和前世一样。
这个“屈辱”,国家和亿万国民,肯定是要承受了。
但……往后呢?
往后很多年里,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敌对国家,还会以各种手段欺压我们,自己是不是能做点什么,减少这种欺压,让国家富强的速度比前世再快一丢丢呢?
他的脑海里,第一时间冒出了一个想法——写一份内参文件,建议国家相关单位,建议购买瓦良格号航母,大力发展海军,提升我国维护海洋利益的能力。
他个人可以承担购买瓦良格号航母的全部费用,以争取让这艘航母能够比前世提前几年来到国内,往后也可以不断捐资支持海军建设事业。
但很快,这个想法就被他摒弃了。
因为现如今明白瓦良格号航母价值的人,并不是只有他。
老大哥解体后,给乌国遗留下了两艘建设中的航母,但此时乌国各方面状况十分糟糕,根本无力继续建设这两艘航母。
于是早在1992年初,乌国便决定将其中完成度较高的瓦良格号进行出售。
当时有一名船舶领域的教授正在当地交流访问,得到消息后立即传回国内的造船工程学会。
学会领导十分重视这个消息,将此事汇报给了海军方面的高级将领。
海军将领也很心动,于是大家商议一番,派出了一支以造船工程学会交流考察为名义的团队,去乌国考察瓦良格号。
到了那里,大家考察一番,一致认为可以买、值得买,回国后兴冲冲地作了报告。
然而,报告作了好多次,各方面领导却都迟迟不表态,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
直到1995年,高层又组织了一次研讨会,商讨是否可以购买瓦良格,随后又派出了一支队伍对瓦良格号进行考察。
当时乌国急于出售,价格已经大幅下降,考察团同样一致认为可以购买。
只不过,他们的报告和当初造船工程学会的报告一样,没有得到回应。
直到又过了三四年,才有了以“改造成娱乐场所”为名义,将瓦良格号买来的事情。
而这件事又牵扯到一场风云。
在前世瓦良格号被买来,尤其是被改装使用后的很多年里,将它买来的某个商人一直被认为是最大功臣。
但其实这人只不过是给乌国交了一笔定金后,拿这个项目圈钱。
国内某证券公司的领导被他说动,挪用了一笔钱来买航母,结果钱被这个商人坑了不少,航母却没有买回来。
纸包不住火,财务问题被发现,这名领导受到了处分,国家一看事情都到了这种地步了,就把航母买回来吧,于是又添钱把航母买回来了。
无论如何,航母买回来了,这名商人也确实做了贡献,国家就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这个商人可以随便抛头露面、接受采访和曝光,于是自然而然成了大众眼里的功臣。
而那位证券公司领导就比较惨了,被处分后,出于纪律原因也无法对媒体发声,只能默默承受惩罚,直到很多年后才被“平反”。
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就不多扯了。
反正,在当前这个时间点,即便没有他的内参报告,国家高层也已经注意到了瓦良格航母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它的价值。
为什么迟迟不买?
一是国家内部正处于经济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经济建设才是最大的事情,其他都要往后靠。
二是现在冷战余威未消,国家又积极入世,这个时候买来一艘航母,会产生什么样的国际舆论和影响,令人担忧。
三是在当前这个时期,国内军事装备的发展路线也是有争议的,“是否需要航母”还是一个处于争论中的问题。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
总之,无论如何,虽然陈长河有志于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但一份提议购买航母的内参报告并不能改变什么。
他还是应该在自己熟悉且擅长的领域做事,通过发展经济、提升科技水平的方式来提升国家实力。
就比如他与江北省政府合资投建了江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半导体,就是这种策略。
那么,除了半导体领域,自己还可以推动一下什么领域的发展呢?
一番思索后,他的心里渐渐冒出来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