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陈长河的账面上有5.638亿。
算上后来的一些收入,扣掉一点儿零星支出,算是5.64亿吧。
开办麦麦食品饮料公司,预计要花一个亿,目前已经花掉了3000万。
开办江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要花三个亿,这些钱也是根据项目进度分批支付,目前已经拨付了5000万。
往江北大学方面,捐了2400万。
现在又借给金韵地产8000万。
总的来说,账户里面还剩下3.8亿资金。
但其中可以随意挪动的资金,就只有6000万。
当然。
用“只有”来形容,并不合适。
毕竟这也是很大很大的一笔钱。
考虑到那3.2亿不会一口气花出去,陈长河还是老办法,滚动短期定存,多少能吃点利息。
至于那6000万,陈长河也决定再花点。
去年夏天,他给村里捐建了一所小学。
这回,他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表示要汇回去200万,请四位家长安排,修一条从杨柳镇通往陈庄村的沥青路,顺便再把陈庄村和沈楼村的内部主干道也修成沥青路。
当他把这个想法给陈守军说了后,陈守军表示不用他给钱。
现在家里的食品厂效益很好,月盈利已经过百万了,账面上有几百万资金,拿出来一两百万修路,完全没有压力。
而且从利己主义的角度来考虑,食品厂就在杨柳镇上,以食品厂的名义捐钱修路,给食品厂搏个好名声,价值也更大。
陈长河觉得有道理,就让陈守军他们去捐款修路了。
不过,他还是想捐点钱,给家乡做做贡献。
于是,他往家里汇了400万,让陈守军代为捐给杨柳镇初级中学和常青一中。
每所中学各200万。
用以在两所学校,各建设一栋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新教学楼。
当然,所谓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只是说更好的照明设备、取暖设备、教学工具,并不包括电脑什么的,那玩意如果每个教室捐一个,200万可就打不住了。
也没必要捐。
现在的电脑,搞搞科研是可以的,搞中学教学,基本用不上。
捐了这400万后,陈长河考虑一番后,一个电话打给了现在的常青县县委书记郭宗耀,表示自己要拿出1000万来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成立一个“奖教奖学基金”。
由陈长河、郭宗耀牵头,成立一个基金管理理事会,用以管理这1000万资金,拿这些钱进行投资,实现盈利。
以每年的盈利,来奖励常青县的优秀教师、优秀学子、贫困学子。
优秀教师,由常青县教育局进行推荐。
优秀学子,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针对当年考上大学的大学生,进行奖励。
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每种奖励金额不同。
如果能考上京城大学、清园大学这种顶尖大学,则多给奖励。
另一方面是,每学年期末考试联考结束后,对全县高中联考前100名、初中联考前100名的优秀学生进行奖励。
至于贫困学生,由各所学校进行申报,由理事会和教育、民政部门进行审查复核。
对于陈长河的这个提议,郭宗耀自然表示热烈欢迎和强烈支持。
郭宗耀和柴斌的关系不错,知道柴斌能够调动到沧明区做区委书记,有陈长河的功劳。
自从他接柴斌的班,成为常青县县委书记后,就一直盼着能够从陈长河身上沾光,也能做出点亮眼的成绩,借机往上爬一爬。
光,其实已经沾到了一些。
比如县里的一些企业,经过陈长河的指点后,效益明显好转。
又比如陈长河家里的食品厂,经营得红红火火。
这些企业的收益,部分转化为税收,让常青县的财政状况相比以前好转了许多。
财政状况一好,不但上交到市里的财政资金更多了,也有钱在县里修桥补路、改善民生。
在这一年,尤其是近半年里,整个常青县的风貌已经有了些许变化。
这些都可以算作他的功绩。
近来,每次瑞平市开工作会议,尤其是经济工作会议,以他为首的常青县县领导都要受到表扬。
现在,陈长河要捐1000万搞个奖教奖学基金,支持家乡教育事业。
这笔钱一旦用好了,这项工作一旦开展好了,肯定又是一项非常亮眼的工作成绩。
因此,他对这项工作非常上心,当即表示会派县委办公室的人去云海市与陈长河进行对接,并表示这个基金要挂上陈长河的名字,基金理事会的主席也要由陈长河来担任。
陈长河客气几句后,也就答应了。
他倒不是担心这些钱交给常青县政府的人去管理,会有暗箱操作的事情发生。
毕竟这事里面难免会有些猫腻,比如说教育局推荐的优秀教师,不可能每一个都是按照教学能力评选出来的。
这种事情,他根本管不过来,只能说是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向理事会和政府部门传达精神、施加压力,尽量让这种事情少发生。
他之所以想主管这笔钱,主要还是不相信别人的投资眼光。
别介这1000万拿出去投资,钱没挣到,没几年就给赔光了,他还得不停地往里面贴补。
他自己主导投资,多了不敢说,起码可以保证每年20%左右的收益率。
有个200万资金,用来给全县的优秀教师学生、贫困学生发放奖金补贴,肯定是够了。
至于说通货膨胀以后,200万资金会不会捉襟见肘。
一方面,如果这个基金盈利比较理想,这几年赚的钱花不完,那就可以把剩余利润划归到本金里面,不断增加投资。
另一方面,如果实在不够,他再追加本金也会心甘情愿。
郭宗耀的效率很高。
两天后,常青县县委办公室主任、副县长贺东和县教育局局长吴远山二人,就带着几名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云海市,与陈长河洽谈了这项工作。
最后决定,由陈长河担任基金理事会主席,县委书记郭宗耀担任副主席。
理事会成员由贺东、吴远山等几名县政府相关领导,以及包括常青一中校长在内的几位初高中校领导共同组成,一共大概十个人。
又敲定了一些具体章程后,贺东吴远山等人返回常青县。
一周后,10月上旬。
陈长河受邀返回了常青县一趟,与郭宗耀一起宣布成立“陈长河奖教奖学基金”。
并受邀前往母校常青一中和杨柳镇初级中学参观,顺便与两所学校的校领导沟通了新建教学楼的事宜。
在老家待了三天后,陈长河离开常青县。
他没有返回云海市,而是直奔申城。
到了申城,来到证券公司营业部,看了看自己所投资的那些股票的最新价格。
惊喜地发现,时隔四个月后,这些股票的平均涨幅在15倍以上。
最小的涨幅也有5倍,最大的涨幅足有40多倍。
陈长河稍稍调整了一下持仓,没有卖股票。
他也不知道这些股票,每一个还能不能涨、能涨多少。
但整个“大盘”要在1993年年初,涨到1500多点的时候,才急转直下。
自己这些股票,接下来整体肯定还会呈现上涨态势。
干脆再持有一段时间,1992年底的时候再卖就可以了。
他不但没卖自己的股票。
还从1000万的基金里面取出了800万,买了几只优质股票。
剩余200万,存了半年的定期。
现在的半年期定期存款利息是5.4%,200万属于大额存款,与银行谈判后的存款利息为7%,也算比较可观了。
陈长河自己的那些存款,也都是与银行谈判的大额存款利息。
三个月定存利息达到了4.5%,半年定存利息为7%,如此一来,建厂的4个亿资金全部花出去之前,还能给他挣到不少的利息。
操作完股票后,他去拜访了柴庆祥和陶琼,带着已经翻译好的《双城2》,约见了罗伯特。
“长河先生,好久不见!”
罗伯特看到陈长河,便热情地张开双臂,上前拥抱,并用力地拍了拍陈长河的后背。
然后又握住陈长河的手,激动道:“先生,你知道吗,《双城》已经卖爆了!
尽管只有两个月,但《双城》的销量已经超过了10万册,是目前全北美书籍出版市场销量最好的新书,在欧洲、澳洲等地区的销量也名列前茅!
我们出版社每天都能接到许多热情的读者来电,询问《双城》的相关信息,甚至还有读者希望你可以去他们所在的城市举办签售会呢……”
“签售会就算了,请代我转达对读者们的感谢。”
陈长河笑道:“当然,对于贵社积极负责的宣传工作开展,我同样表示感谢。”
其实销量这个事情,出版社是可以动手脚的。
比如说,在看到这本书的潜质后,在第一年内通过各种手段来压低销量,从而降低他的分成比例,等一年期结束,分成比例定下来后,再取消各种手段,完全打开市场。
又比如说,在数据统计上面动手脚,隐瞒真实销量等。
这些手段,出版社即便做了,他也很难查清并掌握证据。
但戈登出版社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看到这本书的潜力后,加大了铺货力度和宣传力度。
这种做法挺厚道的。
而这也是陶琼把戈登出版社推荐给陈长河的重要原因。
虽然已经卖出去了10万册,但由于要看发售一年内的销量来确定分成比例,所以暂时无法向陈长河结算。
要么等满一年,明年8月份结算。
要么,在此之前,《双城1》的销量超过100万册,达到阶梯式合同的最高12%分成比例。
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后者实现的可能性更大。
与罗伯特见过面后,陈长河返回云海市。
接下来几个月,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
9月中下旬,陈长河创作的两张音乐专辑先后发行销售,又在歌坛掀起了一阵风暴。
此时,他的名字已经不仅是在音乐圈子里响亮了,就连许多普通听众也关注到了他,将他奉为“音乐创作奇才”。
羊州、港城等多地的节目邀请他去参加,他一律拒绝。
杨玉莹的港城红磡演唱会,邀请他去做嘉宾,他也拒绝。
太忙了,实在没空。
10月,中文简繁体版本的《双城(三)》发售,首印数量皆为60万册。
而此时的英文版《双城1》销量已经达到了30万册。
高销量、高口碑,引起了许多国外出版社的注意,陆续有多种语言的出版社联系到陈长河,与他签署了外文出版合同,分成比例都在10%-12%之间。
同时,陈长河的《情书》也引起了日文出版商和韩文出版商的注意,签署了日文韩文出版合同。
时间一晃,到了12月份。
12月3号。
陈长河带着《双城》的最后5万字稿件来到江北出版社交稿。
“时间过得好快啊,一晃,两年过去了。”
吴玉玺翻动着最后这沓稿件,感慨道:“虽然我非常不希望这部小说完本,但两年时间,确实也挺久了。182万字的篇幅也很长,是时候结束了。接下来,你有什么创作思路吗?”
“暂时没有。”
陈长河笑着摇摇头:“和上回一样,休息一段时间再说,春节过后,如果有点儿闲工夫,或许会考虑一下新书。”
“好,我很期待!”
吴玉玺笑道,又问:“听说《双城》的英文版销量很高啊,具体情况怎么样?”
“《双城1》的销量已经超过90万册了,《双城2》马上就要印刷了,大概明年1月上市发售。”
陈长河笑道。
虽然两个月前,《双城1》的销量还只有30万册。
但在这两个月里,《双城1》在各英文出版地区愈发火爆,销量蹭蹭攀升,马上就要突破100万大关。
据罗伯特所说,戈登出版社已经开始统计在各个地区的销售收入,准备下个月给他汇过来一笔版税分成了。
几天后。
陈长河带着沈麦麦和陈长江来到申城。
准备把所有的股票进行清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