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旭巴拉巴拉一通讲。
诗社的学生们,有人目瞪口呆,震惊万分。
有的恍然大悟,表示自己当初看过关于陈长河的报道,有印象。
待陈怀旭慷慨激昂地介绍完毕后,一群人看向陈长河的目光全都充满了敬仰!
大家甭管是什么专业的,都是国内最顶尖的第一批青年知识分子,自然非常清楚陈长河所取得的那些耀眼成绩,根本不是凡夫俗子能够办到的。
“陈老师好!”
“陈老师好……”
一时间,原本坐在草地上的学生们,纷纷站起身来,向陈长河问好。
“大家好,大家好……”
陈长河受宠若惊,向众人鞠躬问好。
他这一鞠躬,更是引得诗社众人齐刷刷地鞠躬。
“陈老师你好!”
戴着眼镜的高瘦男生直起身子后,热情道:“我是清园大学诗社的社长苏正鸿,能否请你给我们清园大学诗社的同学们讲几句话?”
“苏社长,你这可就是赶鸭子上架了。”
陈长河连连摆手,笑道:“让我讲几句经济研究的内容,倒是没问题,让我讲诗,我可讲不明白。
实不相瞒,别说你们这鼎鼎大名的清园大学诗社了,就算是我们江北大学的诗社,我都没有资格参加呢……”
“陈老师,您就别谦虚了。”
此时,陶露笑吟吟道:“能写出来小说《情书》的人,怎么可能没有诗情呢?”
此言一出。
诗社众人齐齐一怔。
陈长河也愣了愣,但随即释然。
自己又没有叮嘱陶露,不许把自己是《情书》作者的事情讲出去。
人家说了出来,自己也不能介怀。
马甲掉就掉吧,反正也只是在这二三十个人里掉一下,影响不大。
“小说《情书》?”
陈怀旭面露震惊之色:“藤、藤井树那个……《情书》?竟然是、是陈老师写的?”
“对呀。”
陶露笑道:“《情书》的作者笔名长河,正是陈老师的名字呀!”
“轰”地一声。
整个诗社瞬间炸了!
诗社的这些人,都是文艺青年!
你提经济学方面的建树,他们敬仰!
而你提文学方面的建树,他们就不只是敬仰了,而是粉丝追星般的热血沸腾!
“陈老师就是长河?”
“《情书》竟然是陈老师写的?”
“我的天……”
“优美细腻的《情书》,竟然出自一位搞学术研究的经济学家之手……天不可思议了!”
“陈老师!您能给我签个名吗!”
“我也要我也要!”
诗社众人一拥而上,将陈长河团团围住,诉说着心中的激动之情!
沈麦麦在顾晓颖和李曼的“护卫”下退到了人群外面。
“麦麦,瞧,陈老师多受欢迎啊……”
顾晓颖笑吟吟道。
“麦麦,幸好你下手早。”
李曼开玩笑道:“否则,瞧我们诗社这些女生们热切的眼神,肯定争着抢着要做陈老师的女朋友。”
沈麦麦不说话。
只是安静地注视着拼命应付热情众人的陈长河,盈盈地笑。
“同学们!同学们!”
人群中的陈长河大喊道:“我有个提议!我带着相机和胶卷呢!咱们大家集体合影一张,然后我回去洗出来,每一张照片上面付上签名,给大家寄回来当作留念,好不好!”
“好!”
“太好了——”
听到这个提议,聚拢起来的众人才散开,在陈长河的指挥下,欢天喜地的排成三排。
前排坐在草地上。
中间半蹲。
后排站着。
沈麦麦被请到了人群中央,陶露这位非诗社成员也被邀请一起拍照。
陈长河设置好延迟拍摄,走到沈麦麦身边。
咔嚓——。
众人完成了一张合照。
为了保证尽量好的拍摄效果,陈长河又拍了两张,表示回去挑选一张效果最好的洗出来。
“陈老师,洗这些照片得多少钱?”
陈怀旭问道:“我们大家凑一凑……”
“不不不!”
陈长河摆摆手,笑道:“这个钱,还有邮费,都由我来拿,大家千万别跟我客气!”
“对,大家别客气。”
沈麦麦笑吟吟道:“陈老师有稿费!”
众人闻言,便也不再非要掏钱,只是一个劲地表示感谢。
“陈老师,您就给大家讲几句吧!”
陈怀旭再次提出邀请:“您的《情书》,整个故事都像诗一样优美动人,您肯定也懂写诗……您就给我们讲讲文学创作、诗歌创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呗!”
“我不是客套,是真不会讲。”
陈长河摆摆手,笑道:“不过,既然同学们盛情相邀,我就写首诗吧,请各位同学多多指教……有纸笔吗?”
“有!”
“我有!”
“我也有!”
“陈老师用我的!”
一时间,许多人递上自己的笔记本和笔。
其中就包括顾晓颖。
陈长河接过了她的笔记本和笔,盘腿坐在草地上,稍作思索后,开始书写。
众人里三层外三层地聚拢在他的周围,伸长了脖子去看他写的字。
最内层的人看得最清楚,不约而同地齐声将他写的字缓缓读了出来。
“爱人。”
“赠沈麦麦。”
“爱人,当你接过我流浪的双手,”
“我猝然感到自己比鸿毛还轻,”
“那双手里有我全部的黄金啊。”
“爱人,二月庄重的天空下,”
“我比死亡更安静……”
“……”
“爱人,我愿像一只驯良的小狗,”
“为你役使,为你占有,”
“或者像水,一生一世在你的骨骼中行走。”
“……”
“是谁把我们一起带到今天,”
“让我们成为彼此的刀子和灯盏,”
“我水银一样纯净的爱人,”
“今夜,我马放南山,绕开死亡,”
“在白雪之上,为你写下绝世的诗行。”
一首诗写罢。
读罢。
现场安静了数秒。
众人将这首诗品味一番后,才纷纷鼓掌。
哗哗哗——!
热烈的掌声响成一片。
掌声中。
大家向陈长河投去崇拜的眼神,又向沈麦麦投以羡慕的目光。
“长河……”
已经被事业磨炼地心性沉稳的沈麦麦情不自禁地湿了眼眶,扑在陈长河怀里,依偎在他的胸膛。
“哗哗哗——”
“嗷嗷嗷——”
掌声和欢呼声,愈加热烈。
……
片刻后。
陈长河向诗社的同学们挥手作别。
陶露也向陈长河四人告别,表示自己要回宿舍,把与陈长河的交流内容整理记录一下,方便后续写论文的时候使用,免得时间一长记忆模糊。
见她这么说,陈长河四人也不好挽留,便麻烦她辛苦一下,把那些礼物全都捎回宿舍。
随即,四人在学校里逛了逛,拍了些合照留念。
临近中午,顾晓颖和李曼请客,带着他们去了一家价格不贵但口味相当不错的小馆子。
饭后,陈长河和沈麦麦请他们去咖啡厅坐了坐,喝杯咖啡聊聊天。
“明年就大学毕业了,你们二位是怎么打算的?”
陈长河问道:“分配工作?读研?留学?还是……”
“读研。”
顾晓颖说道:“我和曼曼都已经保送本校研究生了,打算继续深造三年,再考虑是要继续读博还是工作。”
“挺好的。”
陈长河点点头,又笑道:“也挺可惜的。”
“可惜什么?”
“可惜我不能邀请二位才女去我们江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工作啊。”
“哈哈,等我们硕士毕业了,再考虑吧!”
在咖啡厅里聊了会儿天后,四人分别。
顾晓颖和李曼返校。
陈长河则带着沈麦麦去看了看他在京城置办的三套四合院。
二人在已经结冰的什刹海上面玩了会儿滑冰,待到临近傍晚时来到火车站,打道回府。
8号中午,二人抵达云海市,一起去了趟鸿星电器。
“陈老师,沈总,辛苦了!”
冯学军听沈麦麦讲了此次京城之行的过程和结果后,连道辛苦,又表示在这几天里,扩充的生产线设备已经陆续进厂了,再过几天就可以安装调试,再有十天左右就可以投入使用。
陈长河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冯学军和沈麦麦谈公司里的事情,他就待在一旁听着。
等离开鸿星电器后,他才针对几个问题,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沈麦麦进行讨论,给了沈麦麦一些建议和启发。
往后几天。
沈麦麦继续忙事业,以鸿星电器为主,十几家店铺为辅。
陈长河则一边忙着课题组的工作,一边准备自己的期末考试。
从1月13日到16日,连续四天,陈长河完成了自己的大三结业考试,结果自然是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所有科目考试。
开学后,他就要成为一名大四学生,准备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和毕业考试了。
19号,张雷等人的成绩也全部出来了。
张雷和孙国栋半年来的辛苦学习没有白白付出,二人的专业科目成绩出类拔萃,均接近满分。
可以说,跟着搞了半年学术研究的他们,不论是专业知识储备,还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思维层次,都与普通学生不是一个水平的了。
20号,腊月十六。
江北大学放假,各所大学门口的奶茶店、串串香店,统一闭店歇业。
只剩下临海区、翠文区、沧明区商业街上的奶茶店还在营业,并计划于腊月二十六闭店歇业。
24号,腊月二十。
陈长河和沈麦麦从云海市出发,开车前往申城,拜访柴庆祥和陶琼。
柴明安因工作繁忙,未能陪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