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行至图拉城外,厚重的城门早已洞开。
凛冽的寒风中,一道身影羽扇纶巾,凭虚而立,正是早早等候在此的诸葛亮。
他的目光越过前方开路的玄甲军,落在那匹神骏非凡的赤兔马之上,眉头不易察觉地一蹙。
马背上,空空如也。
侯爷呢?
李钟似乎察觉到了军师的视线,催马上前,刚要开口解释,身后一阵车轮滚动的“吱呀”声由远及近。
一辆并不起眼的马车,缓缓停在了城门之前。
车帘掀开,一道身影从马车上跃下。
动作算不上矫健,甚至落地时身形微不可察地晃了一下,但他强行稳住身形,腰背依旧挺得笔直,那股渊渟岳峙的气度,却丝毫未减。
正是沈天君。
他抬头,恰好对上诸葛亮投来的关切目光。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军师,好手段。”沈天君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是发自内心的赞叹。
若非诸葛亮请来那五雷正法,在最关键的时刻动摇了五猖兵马的根本,那一战的结局,犹未可知。
诸葛亮轻摇羽扇,风淡云轻:“侯爷以身为饵,决胜于千里之外,亮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就在此时,车帘再次被一只素手掀开。
一道高挑婀娜的紫色身影,自马车内款款而出。
轻纱遮面,难掩绝代风华。
诸葛亮摇动羽扇的动作,停滞了刹那。
他那双洞悉世事的眼眸中,闪过一抹诧异。这位是……
“西凉长公主,安月瑶。”沈天君言简意赅地介绍道,“公主此行,意欲随我等入神都,面见陛下,商谈大炎与西凉休战止戈之事。”
安月瑶对着诸葛亮盈盈一拜,姿态优雅,不卑不亢。
诸葛亮的目光在安月瑶身上停留了一瞬,便转向沈天君,微微颔首,眼底深处已恢复了然。
西凉公主,休战止戈。
这八个字里,藏着太多可以操作的文章。
沈天君不再多言,翻身骑上奔袭而来的赤兔马。他勒转马头,金刀高举,直指城内。
“入城!”
随着他一声令下,三千玄甲军气势如虹,跟随着主帅的背影,向着这座失而复得的北境雄关行去。
城内的景象,让身经百战的玄甲军都为之一怔,不少人甚至下意识地握紧了兵刃。
街道两旁,早已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图拉城百姓。他们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眼中却燃烧着劫后余生的火焰。
当看到那道骑在赤兔马上,手持金刀的身影时,人群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第一个颤巍巍地跪了下去,老泪纵横。
如同被风吹过的麦浪,街道两旁的百姓,黑压压地齐齐跪倒在地!
“恭迎侯爷回城!”
“谢侯爷为我等报仇雪恨!”
“侯爷千岁!大炎千秋!”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声浪,在图拉城上空久久回荡。这声音里,没有朝堂之上的阿谀奉承,只有最质朴、最真挚的感激与崇敬,仿佛能撼动人的灵魂。
沈天君端坐于马背之上,沉默地接受着万民的朝拜。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股无形的、金色的温暖力量,从这些百姓身上升腾而起,如百川归海般汇入他的身体。那力量如初春的暖阳,虽然微弱,却在一点一滴地滋养着他那几近干涸龟裂的经脉,带来一丝久违的暖意。
这,便是民心。是信仰,是这世间最纯粹的力量!
……
侯府,议事厅。
沈天君屏退了左右,只留下诸葛亮与袁天罡。
他亲自提起茶壶,想为二人斟茶,手腕却微不可察地一颤,险些握不住。
“侯爷!”袁天罡眼疾手快,一把扶住茶壶,面具下的声音充满了急切与担忧,“您的身体……”
沈天君摆了摆手,将茶壶递给他,缓缓坐下,脸色比方才又苍白了几分。他坦然道:“我的情况,不太好。”
没有丝毫隐瞒,沈天君开门见山。
“经脉多处受损,修为尽失,如今与常人无异。似乎是……强行借用那股力量的后果。”
袁天罡闻言,那张青铜面具下的眉头紧紧皱起。他最清楚,那一战沈天君身上爆发出的力量有多么恐怖,那可是强行提升了一个大境界,这种手段简直闻所未闻。有如此严重的反噬,也在情理之中。
“必须立刻回神都!”袁天罡当机立断,“侯爷伤势沉重,只有宫中御医和陛下的天材地宝,才能助您恢复!我等即刻启程,快马加鞭,十日之内必能赶回!”
诸葛亮则依旧是那副智珠在握的模样,他轻抿了一口茶,似乎对此早有预料。待袁天罡说完,他才放下茶杯,轻摇羽扇,目光深邃地看向沈天君。
“侯爷,亮有一议,与袁帅恰恰相反。”
“我等明日一早,便启程回神都。”
“只是,不走近路,绕远,走官道。并且,要大张旗鼓,让沿途所有州府都知道,我大炎冠军侯,凯旋而归!”
“为何?”袁天罡不解地问道,“侯爷身负重伤,拖延一日便多一分凶险,为何要绕路耽搁时辰,还如此张扬?”
诸葛亮微微一笑:“正因侯爷有伤在身,才不能快。正因侯爷功高盖世,才必须张扬。”
他看向袁天罡:“袁帅,侯爷如今是何等身份?”
“冠军侯,食邑万户,位比三公。此番北境之行,又立下不世之功。斩皇子,退敌十万,镇压上古阴神,为大炎换来至少十年安宁。”
“如此天功,回到神都,陛下该如何封赏?”诸葛亮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记重锤,敲在袁天罡心头。
他继续道:“再封,便是王爵。异姓封王,自古以来,有几人能得善终?功高震主,历来是君臣大忌。侯爷虽与陛下一心,有从龙之情,但人心难测,不得不防。”
“我们若快马加鞭,捷报与人同时到达,便是将陛下架在火上烤。赏,则动摇国本;不赏,则寒了天下将士之心,此为死局。”
“但若我们走官道,一路敲锣打鼓,大张旗鼓地回去。耗时月余才到神都,一个‘居功自傲,目无君上’的话柄,不就自己送上去了吗?”
“到那时,陛下便可借此敲打一番,再行封赏。如此,功过相抵,君心可安,侯爷亦可安。此为阳谋,可解死局。”
一番话,听得袁天罡心神剧震,看向诸葛亮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先提议急行,再被军师点破其中凶险,他才明白自己想得有多浅!
这等阳谋,将人心、君心、天下大势玩弄于股掌之间,不愧是神机妙算的诸葛军师!
沈天君听完,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拍板。
“就按军师说的办。”
他倒不是真的担心女帝会猜忌他。
毕竟,两人之间那点事,旁人并不知晓。
他真正担心的,是龙凰同心鉴那档子事。
一想到自己当初在浴池里,借着那破镜子的视角,把女帝从头到脚看了个遍……
沈天君就觉得后背一阵发凉。
这要是让诸葛亮知道了,估计这位神机妙算的军师,会建议自己永镇北境,此生就别回神都了。
惹不起,惹不起。
还是在外面多浪一段时间,等女帝气消了再说。
“咳。”
沈天君清了清嗓子,掩饰住自己飘飞的思绪,沉声下令。
“传令下去,点齐玄甲军,备足粮草。”
“明日一早,启程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