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潼郡外山谷的那场干净利落的伏击,如同在沉闷压抑的朝鲜北境撕开了一道口子,让血腥的空气得以略微流动。但对赵铁柱和他的小队而言,这仅仅是开始。他们像一把被沈惊鸿亲手投入敌后棋盘的尖刀,必须持续搅动,才能让皇太极感到切肤之痛,也让摇摆的朝鲜看到坚持下去的希望。
缴获的十几匹战马大大提升了小队的机动能力。赵铁柱将队伍一分为二,一部分人骑马作为快速反应和支援力量,另一部分人则依旧凭借双腿,在山林间潜行匿踪,负责侦察与设伏。他们依托朝鲜北部复杂的山地地形,建立起几个临时的秘密营地,营地之间通过熟悉地形的朝鲜义民传递消息。
这些义民,大多是在后金劫掠中家破人亡的幸存者,心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赵铁柱从中挑选了几个机敏可靠的,教他们如何观察后金骑兵的踪迹(马蹄印的深浅、方向,马粪的新鲜程度),如何利用山势、树林隐藏自身,以及如何使用简单的烟火信号传递紧急军情。很快,一张粗糙但有效的情报网,在碧潼、楚山一带的边境地区悄然铺开。
数日后,根据一名碧潼义民冒死送来的情报,赵铁柱得知又有一股约两百人的后金骑兵(以蒙古附庸兵为主,夹杂少量女真督战甲兵),计划于次日清晨,再次从秃鲁江上游渡口入境,目标似乎是楚山郡下属一个以出产优质铁矿闻名的村落。那里不仅有粮食,更有后金极度渴望的铁料。
“狗鞑子,胃口不小!”赵铁柱盯着简陋的手绘地图,眼中寒光一闪。这次敌人兵力更多,而且目标明确,显然对之前的损失并不死心,甚至可能带有报复和试探的性质。
“哨官,打不打?”一名手下摩拳擦掌,上次的胜利让他们士气高昂。
赵铁柱沉吟片刻,摇了摇头:“硬碰硬不行,咱们人少。得换个法子。” 他指着地图上渡口通往矿村必经的一段路,“这里,有一段路紧贴着山崖,下面是乱石滩。他们来时心急抢掠,队形可能会散乱。但回去的时候,带着抢来的粮食铁料,队伍必然臃肿,速度也慢……”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形成。
当天夜里,赵铁柱带着小队主力,借着月色,悄无声息地潜行至那段险要山路的上方。他们并未携带大量火药(那东西在敌后难以补充),而是准备了大量的滚木礌石,以及用缴获的弓箭改造的、绑缚了火油布的火箭。
“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全歼,是制造混乱,毁掉他们抢来的物资,尤其是铁料!”赵铁柱低声下达命令,“听我号令,先放滚木礌石砸乱队形,再用火箭射击物资车辆,最后用火铳远距离狙杀,不准恋战!一击即走!”
队员们默默点头,各自寻找最佳埋伏位置,屏息凝神,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猎豹。
翌日,果然如情报所示,那股后金骑兵在天亮后顺利渡江,直扑那个矿村。村子里仅有的一些守卫力量在象征性的抵抗后便被击溃,哭喊声和浓烟再次升起。后金兵开始了熟练的抢掠,他们将村民家中储存的铁料、铁矿石,以及不多的粮食搜刮一空,装上抢来的牛车和驮马。
直到午后,这支满载而归的抢掠队伍才慢悠悠地踏上了归途。正如赵铁柱所料,队伍拉得很长,中间是沉重的物资车辆和被掳的百姓,骑兵们分散在前后左右护卫,但警惕性明显不如来时,许多人脸上带着满足和懈怠的神情。
当队伍的前锋已经快要走出这段险路,后卫也完全进入伏击圈时,赵铁柱猛地挥下了手臂!
“放!”
轰隆隆——!
事先用藤蔓勉强固定的数十根粗大滚木和无数石块,如同山崩一般,从陡峭的山坡上倾泻而下!巨大的声响在山谷间回荡,瞬间砸入了后金军队的后半段!
“啊!”
“有埋伏!”
“小心上面!”
惨叫声、马嘶声、木头石块撞击声顿时响成一片。滚木礌石不仅直接造成了伤亡,更彻底打乱了后金军的队形,后队与前队被切割开来,人马受惊,互相践踏,乱作一团。
“火箭!”赵铁柱再次下令。
咻咻咻——!
数十支点燃的火箭从山林中射出,虽然准头欠佳,但目标本是易燃的车辆和物资。几辆装载着粮食和草料的牛车率先被点燃,火势借着风势迅速蔓延。更有几支火箭幸运地射中了装载铁料的车辆,虽然铁料本身不燃,但捆绑的绳索和垫底的稻草却被点燃,引发了更大的混乱。
“火铳,自由射击!瞄准军官和试图救火的人!”赵铁柱冷静地发出第三道命令。
砰砰砰……!
稀疏但精准的火铳声从山林中响起。一名正挥舞着弯刀试图弹压混乱的蒙古头人应声落马,几个忙着扑打火焰的后金士兵也被铅子射倒。这种来自未知方向的冷枪,极大地加剧了后金军的恐慌。他们根本不知道埋伏的敌人有多少,藏在哪里。
“撤!快撤!” 负责后卫的一名女真甲喇额真眼看局势失控,物资保不住,再待下去只会增加伤亡,只得忍痛下令放弃后队物资,催促前队加速前进,脱离这段死亡之路。
赵铁柱见目的已达到,立刻下令停止射击,全体人员按预定路线,迅速向密林深处撤退,不留一丝痕迹。
等后金前队的主力愤怒地折返回来,试图搜山报复时,山林早已恢复了寂静,只留下满地狼藉:燃烧的车辆、散落的铁料和粮食、死伤的人马,以及那些在混乱中或被遗弃、或趁机逃入山林的被掳百姓。
这一次,赵铁柱小队以零伤亡的代价,成功摧毁了后金一次重要的“征粮”行动,烧毁了抢来的大部分物资,尤其是后金急需的铁料,并再次给后金军造成了数十人的伤亡。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朝鲜北部边境传开。尽管朝鲜官方讳莫如深,但“天兵小队神出鬼没,屡杀胡虏”的故事却在饱受蹂躏的百姓口中悄悄流传,带来了一丝慰藉和希望。越来越多的朝鲜边民,开始主动为赵铁柱小队提供情报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而在江北,楞格里接连收到坏消息,气得几乎吐血。他不仅损失了人员和宝贵的物资,更严重的是,部队的士气受到了影响。一些小股的抢掠队伍开始畏首畏尾,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深入朝鲜境内。他意识到,不拔掉这颗钉子,他在朝鲜北境的“征粮”大计将举步维艰。
“查!给我彻底地查!到底是毛文龙的哪股精锐?领头的叫什么?我一定要把他们揪出来,碎尸万段!”楞格里咆哮着,派出了更多的哨探,同时也开始调整策略,准备集结更大规模的兵力,进行一次彻底的清剿。
广宁城内的沈惊鸿,通过东江镇的特殊渠道,很快获悉了赵铁柱小队的第二次成功。他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这支小队的作用,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他们不仅打击了后金的补给线,更重要的,是在朝鲜北部点燃了抵抗的火种,凝聚了人心。
“告诉毛帅,对赵铁柱及其所部,予以嘉奖。其所需之箭矢、火药、药品,尽力补充。”沈惊鸿对幕僚吩咐道,随即又补充了一句,“同时提醒他们,后金必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恐有报复行动。令其务必提高警惕,行动更加谨慎,可适时化整为零,避敌锋芒,以保存实力为上。”
沈惊鸿知道,赵铁柱小队在敌后的行动,已经成功吸引了楞格里的注意力,这或许能为他在正面战线创造一些机会。他将目光再次投向辽河对岸,思考着下一步的棋该如何落下。这场围绕朝鲜的博弈,因为一支深入敌后的小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也更加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