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寒琛的突然闯入,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打破了苏晚晴与周慕深之间紧绷的平衡。会客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三方势力的气场无声地碰撞、交织。
周慕深脸上的笑容依旧完美,但眼底那份掌控全局的从容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审慎的打量。他看向陆寒琛,重复了那个关键问题:“陆先生此次前来,是代表您自己,还是……‘观察者’?”
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决定了陆寒琛在此刻的立场和分量。
苏晚晴同样屏息凝神,目光落在陆寒琛身上。他的出现是意外,但未必是坏事。在周慕深提出那个令人作呕的“联姻”提议后,陆寒琛的存在,无形中为她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庇护”或者说,制衡。
陆寒琛没有立刻回答周慕深的问题,他缓步走到会议桌前,目光平静地扫过桌上未曾动过的茶点,最后落在苏晚晴略显苍白但眼神锐利的脸上,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仿佛在确认她的状态。
然后,他才转向周慕深,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我此刻站在这里,既代表我个人对苏小姐安危的关注,也行使着‘观察者协议’赋予的监督权。”他巧妙地融合了两种身份,既表达了个人倾向(这很罕见),又抬出了规则的权威。
“‘熔炉’的稳定,关乎区域性安全底线,属于‘观察者’的管辖范畴。”陆寒琛继续道,目光变得锐利,“任何围绕其控制权和开发权的谈判,都必须在不触及该底线的前提下进行。周先生,你刚才提出的某些……‘合作方式’,似乎存在将局面引向不可预测方向的风险。”
他没有点名“联姻”,但那意有所指的目光,让周慕深脸上的笑容微微僵硬。
陆寒琛这是在明确划下红线!以“观察者”的身份,警告周慕深不得采用过于激烈或非正常的手段逼迫苏晚晴!
周慕深眼神闪烁了几下,随即哈哈一笑,仿佛刚才的尴尬从未发生:“陆先生言重了。我与苏小姐的谈判,自然是建立在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一切都在商业规则和法律法规的框架之内。”他轻描淡写地将“联姻”提议归为玩笑或未定之议,顺势下了台阶。
但他并不甘心就此被压制,话锋一转:“不过,既然陆先生代表‘观察者’关注此事,那正好。‘熔炉’力量庞大,苏小姐独自掌控,难免力有不逮,也存在技术风险。我提出的联合开发方案,正是为了分担风险,确保其稳定,这难道不也符合‘观察者’维护安全的宗旨吗?”
他试图将陆寒琛拉入自己的逻辑,将商业争夺包装成对公共安全的负责。
陆寒琛神色不变,语气依旧冷静:“风险分担,技术协作,本身并无不可。但前提是,合作双方地位平等,动机纯粹,且不附加任何可能损害一方根本利益或自主权的条件。”他看了一眼苏晚晴,意思很明显——周慕深刚才的条件,并不符合这些前提。
他再次强调:“‘观察者’不介入具体的商业利益分配,但会评估合作模式对整体风险的影响。任何试图通过控制人身、侵蚀自主权来实现技术垄断的行为,都将被视为高风险举动,并可能招致相应的……‘平衡措施’。”
“平衡措施”四个字,他说的很轻,却让周慕深眼底闪过一丝真正的忌惮。他明白,这意味着如果他做得太过火,“观察者”很可能不再仅仅是“观察”。
陆寒琛的介入,如同一柄悬于顶上的规则之剑,迫使周慕深暂时收敛了过于露骨的野心。谈判桌上剑拔弩张的气氛,被一种更加复杂、更加微妙的制衡所取代。
周慕深知道,今天很难再取得突破了。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挂上商业化的笑容:“看来,今天的沟通有些误会。合作之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找到对三方都有利的平衡点。”他将“三方”咬得很重,承认了陆寒琛(或者说“观察者”)在此事中的地位。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对苏晚晴道:“苏小姐,看来我们需要更多时间来完善合作细节。我期待下次会面时,能有一个更成熟的方案。”他又看向陆寒琛,意味深长地说道:“陆先生,希望下次,我们能在更轻松的场合下交流。”
说完,他带着护卫,率先离开了会客室。
室内只剩下苏晚晴、叶深和陆寒琛。
苏晚晴看向陆寒琛,心情复杂。他的出现,确实帮她解了围,但也让她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身处一个怎样复杂的棋局之中。
“谢谢。”她最终开口道,语气真诚。
陆寒琛摇了摇头:“不必谢我。维持平衡,降低风险,是我的职责。”他看向苏晚晴,目光深邃,“周慕深不会轻易放弃。他暂时退让,只是在寻找新的突破口。你需要尽快真正掌控‘熔炉’,或者……找到其他足以制衡他的力量。”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另外,小心他可能从你身边的人下手。”
说完,他也转身离开了,留下苏晚晴和叶深在空旷的会客室内。
谈判暂时中止,危机却并未解除。三方棋局已然成型,每一步都需更加谨慎。苏晚晴知道,陆寒琛的警告绝非空穴来风。她必须更快地强大起来,才能在这盘棋中,保住自己,赢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