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陆寒琛那场开诚布公的晚餐之后,苏晚晴的生活似乎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时期。笼罩在她与陆寒琛之间的那层薄冰悄然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成熟、也更为复杂的盟友关系——基于共享部分信息与各自保留战略空间的微妙平衡。
“光年计划”凭借在“Aether”风波中赢得的声誉,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国际合作邀约纷至沓来。苏晚晴谨慎地筛选着伙伴,将“基石计划”中培养的核心骨干逐步派驻到关键岗位,不动声色地巩固着属于她自己的权力根基。她不再事事依赖陆寒琛的决策,而是更多地依据自己团队的研判做出选择,只在涉及重大战略或潜在高风险时,才会与陆寒琛通气商议。
这种独立性,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也伴随着更深的责任与孤独。她常常在深夜独自审阅文件,城市的灯火在她身后连成一片寂静的星海,映照着她愈发沉静也愈发锐利的侧脸。
这天,苏晚晴正在审阅一份与欧洲某环保科技组织的合作草案,那个沉寂许久的、属于周慕深的加密聊天室图标,再次无声地闪烁起来。
【∮】:看来,你和陆寒琛找到了新的相处模式。恭喜。不过,平衡的艺术,往往比单纯的对抗更需要智慧。
他一如既往地,仿佛置身事外,却又洞悉一切。
苏晚晴放下文件,指尖在键盘上悬停片刻,回复:
【Su】:周先生这次,又带来了什么“忠告”?
【∮】:忠告谈不上,只是一点……你可能感兴趣的市场动态。“诺亚生命”的激进派,在‘Aether’受挫后,并未像外界猜测的那样蛰伏。他们启动了一个名为“方舟”的新项目,目标不再局限于智能家居,而是指向了……更庞大的城市级公共数据系统。他们正在欧洲和东南亚多个城市,积极游说,试图参与其智慧城市项目的底层架构建设。
城市级公共数据系统!苏晚晴的心猛地一沉。这比针对个人的智能家居危险何止百倍!一旦让“诺亚生命”那种无视伦理的数据采集和操控逻辑渗透进城市管理的核心,后果不堪设想。
【∮】:更有趣的是,他们在这个项目中,引入了一个新的技术合作伙伴——一家名为“星图数据”的公司。而这家公司,明面上的控股方,与星耀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世界就是这么小。
周慕深轻描淡写地,抛出了一个足以让苏晚晴头皮发麻的信息。“诺亚生命”激进派与星耀资本,这两个她一直视为不同阵营的威胁,竟然在“方舟”项目上产生了交集?!
这是巧合,还是……某种意义上的合流?
苏晚晴立刻将周慕深提供的信息,同步给了陆寒琛。这一次,她没有隐瞒信息来源。
陆寒琛的回复很快,语气凝重:“信息核实中。如果属实,‘方舟’项目的威胁等级将调至最高。星耀资本的介入,让情况变得极其复杂。”
他停顿了一下,问道:“周慕深主动向你透露这些,他的目的是什么?让你去阻止‘方舟’?还是借此离间我们与可能存在的、其他反对‘诺亚生命’的力量?”
这正是苏晚晴也在思考的问题。周慕深的行为充满了矛盾:他似乎在帮助她对抗“诺亚生命”,却又与“诺亚生命”的新项目伙伴有着暧昧的关联。他像是一个在棋盘外随意落子的棋手,目的成谜。
“不清楚。”苏晚晴如实回答,“但我认为,‘方舟’项目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必须应对。”
“我同意。”陆寒琛道,“我会动用所有资源,深入调查‘方舟’和‘星图数据’。你这边,暂时按兵不动,避免打草惊蛇。尤其是,不要对周慕深的任何提议做出回应。”
他的安排稳妥而谨慎。然而,就在苏晚晴与陆寒琛结束通话后不久,那个属于文先生的加密通讯器,也发出了接收到信息的提示。
【文】:紧急。激进派因“方舟”项目需要转移资源,可能在未来一周内,对“光年计划”发动一次短促而猛烈的网络攻击,旨在窃取核心算法模块,为“方舟”提供技术支持。攻击代号“掘金”。请务必加强防护。
文先生的情报,与周慕深的信息,在“诺亚生命”激进派的动向和威胁性上,形成了交叉印证!
苏晚晴看着来自两个不同渠道、却指向同一威胁的信息,心情复杂。
周慕深提供了宏观的战略威胁预警,文先生则给出了具体而微的战术攻击信息。他们仿佛成了她延伸出去的、一明一暗的两只触角。
然而,这两只触角都连接着危险的深渊。信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但完全无视,又可能错失关键的预警。
她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阳光明媚,城市运转如常。但她知道,在这片平静之下,一场针对她的、更加凶险的风暴正在汇聚。
“诺亚生命”激进派的“掘金”攻击迫在眉睫。
其与星耀资本暧昧关联的“方舟”项目虎视眈眈。
而陆寒琛,在提供支持的同时,也带着他对周慕深根深蒂固的警惕。
她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张工和陈默的线路,声音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
“启动最高级别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我们有客人要来了。”
她没有提及信息的来源,只下达了行动的指令。
无论信息来自何方,无论背后隐藏着多少阴谋,她都必须先守住自己的阵地。
王座之下,荆棘丛生。而她才刚刚,触摸到那冰冷的扶手。
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