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标准制定工作会议的气氛,从开始便与上次截然不同。空气仿佛凝滞,带着一种无声的张力。与会委员们彼此间的寒暄都显得简短而克制,目光交接时,隐含着审视与掂量。苏晚晴与李教授、陈院士等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各自在座位上落定,如同即将上阵的将士,检查着自己的武器与铠甲。
那位王委员坐在对面,脸上依旧挂着职业化的笑容,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志在必得。他身边聚集着几位“效率派”的核心成员,低声交谈着,似乎在最后确认进攻的节奏。
苏晚晴深吸一口气,将面前那份由周慕深提供、并经己方团队完善的技术分析报告轻轻挪到触手可及的位置。她知道,今天这场会议,将不再是理念之争,而是一场短兵相接的阵地战。
会议刚开始,围绕几个争议性条款的辩论便迅速白热化。
王委员率先发难,他引经据典,结合国外某些“先进”案例,极力鼓吹放宽数据使用限制对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必要性”,言辞极具煽动性,将反对者隐隐置于“阻碍进步”的道德低地。
几位“效率派”委员紧随其后,轮番上阵,试图利用人数和气势上的优势,强行推动条款的初步意向性通过。
苏晚晴没有急于反驳,她冷静地听着,记录着对方逻辑中的漏洞和刻意模糊之处。直到对方一轮攻势稍歇,主持会议的陈院士将目光投向了她:“苏委员,对于刚才讨论的条款,你们‘谨慎派’有什么看法?”
苏晚晴站起身,她没有直接攻击对方,而是先展示了“光年计划”在严格数据规范下依然取得的技术成就和市场认可,证明了“负责任”与“创新”并非对立。然后,她话锋一转,拿起了手边那份报告。
“关于王委员提到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我们团队,以及联合了多位独立专家,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技术风险评估。”她声音清晰而平稳,将报告的核心结论一一陈述,用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逻辑,层层剥开那些看似美好的条款之下,隐藏的巨大的数据滥用风险、算法歧视可能以及对用户自主权的潜在侵蚀。
她的论述专业、客观,不带任何个人情绪,却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将对方华丽辞藻包裹下的危险内核,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会场内一片寂静,只有苏晚晴清冷的声音在回荡。不少原本中立的委员,脸上露出了深思和凝重的表情。
王委员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试图打断,质疑报告的可信度。
就在这时,李教授猛地拍案而起,他性格如火,最见不得这种诡辩:“可信度?这份报告里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推论,都经得起验证!反倒是你们,王委员,如此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些明显存在巨大伦理风险的条款,到底是为了产业发展,还是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私利?!”
他目光如炬,死死盯着王委员:“我听说,你儿子最近拿到了一笔非常‘慷慨’的海外留学基金赞助,来源似乎与某些鼓吹数据无界化的境外资本,关联匪浅啊!这能不能请你解释一下?!”
这记重磅炸弹,瞬间让整个会场哗然!
王委员的脸色瞬间煞白,他猛地站起来,手指颤抖地指着李教授:“你……你血口喷人!这是污蔑!”
“是不是污蔑,你自己心里清楚!”李教授毫不退让,“我们可以提请有关部门,对本次标准制定过程中,所有专家是否存在不正当利益输送,进行一次彻底的审查!”
“效率派”的阵脚瞬间大乱。利益输送的指控,在这种级别的标准制定中是极其严重的事情,一旦启动调查,无论结果如何,都足以毁掉一个专家的声誉和前程。
王委员在众人质疑和审视的目光下,气势彻底垮了下去,颓然坐回椅子上,嘴唇哆嗦着,再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陈院士适时地掌控住局面,宣布暂时休会。
苏晚晴走出会议室,李教授跟在她身边,依旧余怒未消,但眼神中带着胜利的快意。“晚晴,干得漂亮!那份报告是关键!”
苏晚晴点了点头,心中却并无多少喜悦。李教授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虽然效果显着,但也将潜在的矛盾彻底表面化、激烈化了。王委员是否真的被收买尚未有定论,但此事之后,标准制定工作的推进,恐怕会陷入更复杂的僵局,甚至可能暂时停滞。
她拿出手机,看到了周慕深发来的新信息:
【∮】:意料之中的结果。不过,打草惊蛇了。小心他们的反扑。另外,那份报告,用着还顺手吗?
他的信息总是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了然,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剧本之中。苏晚晴甚至怀疑,李教授之所以会如此激烈地发难,背后是否也有他的推波助澜?
她收起手机,没有回复。
抬头望向窗外,天空不知何时阴沉了下来,乌云汇聚,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
王委员的失势,只是扳回一城,远非终局。“诺亚生命”及其背后的势力绝不会甘心失败,他们一定会用其他方式,卷土重来。
而周慕深……他递过来的这把“刀”,确实锋利,但也让她沾染了更深的因果。
图已穷,匕已见。但这场围绕规则与未来的战争,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接下来的,将是更加赤裸、也更加凶险的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