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办公室出来的那天下午,高数课的重点还没划完,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像蜘蛛网一样缠得人头疼。逼哥坐在我旁边,手里的笔却比之前稳了不少,之前总爱走神的眼神,此刻紧紧盯着老师的板书,连老师随口提的 “这个题型大概率考填空” 都认真记在课本 margins 上。我看着他课本上整齐的笔记,忍不住想起天台上他垂头丧气的样子,心里偷偷觉得 —— 有时候 “放下包袱” 比 “硬撑着” 更能让人集中精力。
接下来的几天,宿舍彻底进入 “考前冲刺模式”。小胖把他那床印着卡通图案的被子搬到了书桌旁,美其名曰 “就近复习,困了就能躺”,结果往往是翻开课本不到半小时,就听见他 “呼呼” 的鼾声;小林子则抱着他的笔记本电脑,在宿舍和图书馆之间来回跑,一边复习《计算机基础》的 Excel 公式,一边还得抽空帮同学修照片,忙得像个不停转的陀螺;我和逼哥倒是规律,每天早上七点准时起床,去图书馆占座,中午回宿舍吃个饭,下午继续复习,晚上十点半准时回宿舍,睡前还会互相抽背几个《管理学原理》的重点名词。
考前最后一天晚上,宿舍里的灯亮到了凌晨一点。小胖终于放弃了 “被窝复习法”,坐在书桌前,对着《大学英语》的作文模板唉声叹气:“为什么‘书信格式’要写落款啊?直接写‘此致 敬礼’不行吗?” 逼哥一边啃着面包,一边给他画重点:“不行!老师说过,落款要写姓名和日期,不然会扣分,你忘了上次模拟考,你就因为没写落款扣了 2 分?” 小林子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扔给小胖一张打印好的作文模板:“我整理了书信、通知、议论文的万能模板,你直接背这个,保准没错。” 我也把自己整理的《管理学》案例分析笔记推过去:“这里有几个必考的案例,比如排球赛的团队协作、学生会的沟通机制,你重点看,到时候套进去就能得分。”
小胖感动得差点哭出来,抱着我们的笔记连连说:“还是你们好!等考完试,我请你们喝奶茶,管够!” 我们都笑着说 “好”,心里却都清楚 —— 这种考前互相 “投喂” 笔记的日子,大概就是大学生活里最珍贵的 “狼狈与温暖”。
第二天早上,第一场考的是《大学英语》。走进考场时,走廊里已经挤满了人,大家都在互相抽背单词、作文模板,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几个同学,都拿着笔记在角落里小声念叨。我找到自己的座位,刚坐下,就看到林晓从门口走进来,她穿着一件米白色的外套,手里拿着一本英语词汇书,看到我,笑着挥了挥手。考试开始后,听力部分的语速比平时练习的快了些,我握着笔的手有点紧,好在之前练得多,慢慢也就跟上了节奏;作文考的是 “给笔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的大学生活”,我想起之前整理的模板,很快就写完了,还加了几个之前背的高级句型,心里暗自庆幸 “幸好背了模板”。
接下来的几天,考试一场接一场,从《管理学原理》到《计算机基础》,再到《高等数学》,每天都在 “背知识点 — 进考场 — 出考场 — 背下一门” 的循环里打转。考高数那天,逼哥特意穿了件红色的卫衣,说 “图个吉利,希望能过”。考试的时候,他坐在我斜前方,我偶尔抬头,能看到他握着笔的手很稳,不像上次补考时那样发抖。交卷的时候,他笑着跟我说:“感觉这次能过!好多题型都是之前复习过的,尤其是你帮我整理的错题,好几道都考到了。” 我也替他开心,拍了拍他的肩膀:“肯定能过!等成绩出来,咱们好好庆祝。”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那天下午,校园里瞬间热闹起来。图书馆门口排起了长队,都是还书的同学;宿舍楼下,行李箱滚轮的声音 “咕噜咕噜” 响个不停,不少同学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食堂里,大家都在讨论 “什么时候回家”“寒假有什么计划”,连平时严肃的阿姨,都笑着跟我们说 “下学期见”。
我们四个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把课本和笔记塞进柜子里,仿佛要把这一学期的 “压力” 都锁起来。小胖瘫坐在椅子上,打开手机,跟他女朋友视频:“宝贝,我考完啦!明天就回家,到时候去接你好不好?” 逼哥则在收拾行李,一边叠衣服一边说:“我妈刚才给我发微信,说给我炖了排骨汤,让我明天早点回去。” 小林子打开电脑,开始整理这一学期的照片,从开学到兼职到校园活动,再到平安夜和滑雪,一张张照片在屏幕上闪过,他笑着说:“这一学期过得真快,感觉刚开学没多久,就要放假了。”
我坐在书桌前,打开手机,给妈妈发了条消息:“妈,我考完啦!明天的票,大概下午三点到家。” 妈妈很快回复:“好!我明天去车站接你,给你做你爱吃的饭菜。” 看着妈妈的消息,心里暖暖的,突然觉得这一学期的忙碌,好像都有了归宿。
晚上,我们四个去学校东门的小吃街,算是 “学期结束聚餐”。逼哥点了他最爱的 “老北京炸酱面”,小胖要了 “重庆小面”,小林子还是选了 “煎饼果子”,我则依旧是 “兰州拉面”。吃着热气腾腾的食物,我们聊起这一学期的经历 —— 从运动会的忙碌到兼职中介的充实,从排球赛的热闹到平安夜的温暖,再到天台上的谈心和考前的互相帮助。逼哥说:“这一学期,最开心的就是解决了专升本的顾虑,还拿到了驾照,算是完成了两个小目标。” 小林子说:“我最开心的是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还帮不少同学修了图,感觉自己的摄影技术进步了不少。” 小胖则说:“我最开心的是和女朋友感情越来越好,还跟你们一起玩了很多次,下次咱们放假还可以一起出来玩。”
我也想起自己这一学期的收获:不仅靠兼职中介赚了生活费,还帮了不少同学找到靠谱的兼职;和体育部的干事们一起办了排球赛、跨年晚会,团队协作的能力越来越强;和宿舍兄弟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有人一起分担。虽然这一学期过得很匆忙,甚至有些 “草草结束” 的感觉,但每一天都很充实,每一个瞬间都很珍贵。
第二天早上,宿舍里空荡荡的。小胖和小林子一大早的票,天还没亮就走了;逼哥的票是上午十点的,我帮他把行李搬到楼下,看着他坐上出租车,挥着手说 “寒假见”。我回到宿舍,收拾好自己的行李,锁上门的那一刻,突然觉得有点舍不得 —— 这个小小的宿舍,承载了我们这一学期的欢笑、疲惫、焦虑和温暖,虽然很普通,却充满了烟火气。
坐上去车站的公交车,看着窗外慢慢后退的校园,心里满是感慨。大二上学期,就这么 “草草结束” 了,没有轰轰烈烈的告别,只有平凡日子里的点滴积累。但正是这些平凡的点滴,让我慢慢成长,慢慢明白:生活不需要多么精彩,只要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每一次努力都有收获,每一段情谊都能珍惜,就是最好的时光。
公交车驶离校园,朝着车站的方向前进。我知道,这个寒假,会有妈妈的红烧肉,会有和朋友的相聚,会有属于自己的放松时光;而下学期,又会有新的挑战、新的惊喜,还有和宿舍兄弟、体育部干事们的再次相遇。想到这些,心里就充满了期待,期待着下学期的到来,期待着属于我们的、更精彩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