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末的江南,本该是蝉鸣最盛、夜市最热闹的时候,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反复按下了暂停键。那天早上,我是被小区业主群里的消息吵醒的 ——“紧急通知!因疫情防控需要,本小区从今日起实行封控管理,暂定隔离十天,禁止人员进出,物资由社区统一配送!” 我揉着眼睛坐起来,以为是看错了,直到听到楼下传来志愿者的大喇叭声:“请各位居民不要外出,待在家中,等待核酸检测通知!”
“凡子!醒了没?小区封了!” 逼哥的声音从隔壁房间传来,带着明显的慌乱。我赶紧爬起来,跑到阳台往下看 —— 小区门口已经拉上了蓝色的隔离带,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登记信息,几个早起买菜的居民被拦在门口,脸上满是焦急。“怎么这么突然?我今天还要去公司交实习报告,这要是封十天,转正的事会不会受影响?” 逼哥走到阳台,手里拿着手机,屏幕上是他和同事的聊天记录,满是担忧。
我也赶紧拿出手机,给儿童乐园的老板发消息说明情况,又给小林打了个电话。电话响了好几声才接通,小林的声音带着疲惫:“凡子,你们小区也封了?我刚接到通知,我们这栋楼要居家隔离,幸好我昨天把工作室的相机和电脑搬回了家,不然客户的照片都没法修。” 我们俩在电话里互相安慰,约定每天晚上视频,分享隔离生活,也互相监督 —— 他要赶修客户的照片,我要趁着隔离把简历完善好,为拿到毕业证后的找工作做准备。
挂了电话,业主群里已经炸开了锅,大家都在问物资怎么买、核酸什么时候做。社区工作人员很快在群里发了通知:“请大家扫码进物资采购群,每天上午十点统计需求,下午四点统一配送;核酸检测每天早上八点开始,按楼栋叫号,请大家耐心等待。” 我和逼哥赶紧扫码进群,看着群里不断刷新的消息,心里稍微踏实了些 —— 至少物资和核酸都有安排,不用太担心。
第一天的隔离生活,就在慌乱的准备中度过。我们翻出家里的米、面、油,又清点了冰箱里的蔬菜和肉,发现只剩下两颗白菜、几个土豆和半块猪肉,顶多够吃两天。“明天上午十点一定要记得抢物资,听说蔬菜和水果很抢手,晚了就没了。” 逼哥一边在手机上设置闹钟,一边说,“我还得跟公司申请居家办公,幸好之前把工作文件都拷贝到了 U 盘里,不然真是抓瞎。”
第二天早上七点,我们就被志愿者的叫号声吵醒:“3 号楼的居民,下来做核酸了,带好身份证,保持一米距离!” 我和逼哥赶紧穿好衣服,戴上口罩,拿着身份证下楼。小区里的核酸检测点设在中心广场,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正坐在遮阳棚下,动作麻利地给居民做核酸。排队的时候,遇到了住在隔壁单元的张阿姨,她手里提着一个大袋子,笑着说:“我女儿给我寄了好多口罩和消毒水,你们年轻人要是不够,跟阿姨说,阿姨分你们点。” 听着张阿姨的话,心里暖暖的 —— 隔离虽然让大家不能出门,却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
上午十点,物资采购群准时开始统计需求。我和逼哥商量着,买了青菜、西红柿、鸡蛋、五花肉,还加了一袋苹果和一提牛奶,总共花了八十多块钱。下午四点,志愿者推着小推车来送物资,挨个敲门核对信息。“你们的物资到了,记得给外包装消毒,勤洗手,有困难随时跟我们说。” 志愿者的声音隔着口罩传来,虽然看不见脸,却能感受到他的热情。我们接过物资,赶紧用酒精喷雾消毒,把蔬菜和水果放进冰箱,看着满满当当的冰箱,心里的不安又少了几分。
接下来的几天,隔离生活渐渐步入正轨。每天早上八点做核酸,九点吃早饭,上午逼哥居家办公,我完善简历、看招聘信息;中午一起做饭,虽然食材简单,但我们还是尽量做得丰富些 —— 土豆炖肉、番茄炒蛋、清炒青菜,偶尔还会煮个面条,加个荷包蛋;下午我会看会儿书,逼哥则继续处理工作,有时候他需要开视频会议,我就会去阳台待着,不打扰他;晚上我们会和小林视频,他给我们看他修的照片,我们给他讲小区里的趣事,偶尔还会拉上小胖和老王,五个人在群里开语音聊天,分享各自的生活,好像隔离也没那么难熬了。
有天下午,逼哥突然接到公司领导的电话,说他的实习报告需要打印出来签字,再扫描发过去。可家里没有打印机,附近的打印店也都关了,急得他在房间里转圈。“别急,我问问张阿姨,她家好像有打印机。” 我赶紧给张阿姨发消息,没过多久,她就回复:“可以啊,你把文件发我,我打印出来,签好字再给你们送过去,正好我也要给我孙子打印作业。” 很快,张阿姨就把签好字的实习报告送了过来,还顺便给我们带了几个她自己做的包子。“刚蒸好的,你们尝尝,别总吃面条,没营养。” 我们接过包子,心里满是感激,连声道谢。
隔离的第五天,小区里开始组织 “邻里互助” 活动,居民们在群里分享多余的物资 —— 有人家里有多余的感冒药,有人有多余的洗衣液,还有人会做手工馒头,免费分给邻居。我和逼哥把家里多余的口罩和消毒水捐了出去,还在群里帮一位独居的老爷爷订了物资,他不会用手机,我们就每天帮他统计需求,等志愿者送物资的时候,再帮他送过去。老爷爷每次都会说:“谢谢你们啊,要是没有你们,我这老头子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听着老爷爷的话,我突然觉得,隔离虽然限制了我们的脚步,却让我们的心靠得更近了。
有天晚上,我们和小林视频,他说他所在的楼栋已经解封了,等我们小区解封后,要请我们吃小龙虾,弥补隔离期间的遗憾。“我还跟孙记小龙虾的老板约好了,到时候咱们点两斤,再喝几瓶冰啤酒,好好庆祝一下。” 小林的话让我们充满了期待,开始倒数解封的日子。逼哥还在网上买了新的厨具,说等解封后,要给我们露一手,做他最拿手的可乐鸡翅。
隔离的第九天,社区工作人员在群里发消息:“经上级部门批准,本小区将于明天上午十点解封,请大家做好解封准备,解封后仍需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聚集。” 看到消息的那一刻,我和逼哥都兴奋地跳了起来,赶紧在群里跟大家一起庆祝。晚上和小林视频的时候,我们三个约定,明天解封后就去吃小龙虾,再逛一次夜市,把隔离期间没吃的美食都补回来。
解封那天早上,小区里的隔离带被慢慢拆除,居民们都走出家门,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我和逼哥也早早起来,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吃小龙虾。走到小区门口,看到志愿者们正在收拾物资,我们走过去跟他们道谢:“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谢谢你们的照顾。” 一位志愿者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也要注意防护,照顾好自己。”
走出小区,阳光洒在身上,温暖又舒服。街上的店铺渐渐开门了,虽然人还不多,但已经有了往日的生机。我们和小林汇合,一起去了孙记小龙虾,点了两斤小龙虾,还有几瓶冰啤酒。小龙虾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包间,我们一边吃一边聊隔离期间的趣事,聊解封后的计划,笑声不断。
晚上回家的路上,夜市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油烟气、食物香、人们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满是烟火气。我和逼哥、小林走在夜市里,吃着烤串,喝着冰粉,感觉无比幸福。“还是自由好啊,能出来逛吃,不用待在家里。” 逼哥一边吃烤串一边说,脸上满是满足。
睡前,我翻开笔记本,写下:“十天的隔离生活结束了,虽然有过慌乱和不安,但更多的是温暖和感动 —— 志愿者的帮助、邻居的关心、朋友的陪伴,让这段隔离生活变得格外珍贵。解封后的江南,依旧热闹,依旧充满烟火气。接下来,我要拿着毕业证,开始找工作,逼哥也要转正了,小林的工作室也能重新营业了,我们都会在江南,继续努力,继续生活,珍惜每一个自由的日子。”
写完后,我合上笔记本,窗外的夜市依旧热闹,蝉鸣声和人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最美好的夏夜。我知道,疫情或许会反复,但只要我们互相帮助、互相陪伴,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迎来更美好的生活。而这段隔离的经历,也会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回忆,提醒我,平凡的生活里,藏着最真实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