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像被按下了快进键,转眼间,两周的军训就来到了末尾,只剩下最后两天的演练和最终的汇报演出。这两天里,没有了新的训练内容,只有无休止的重复 —— 上午一次完整演练,下午一次完整演练,解散后回到宿舍,还要对着镜子纠正自己的动作:手臂再抬高一点,步伐再整齐一点,口号再响亮一点。
教官比平时更严格了,哪怕只是队列里有人稍微歪了一下头,也要停下来重新练。“汇报演出是你们军训的最后一课,必须拿出最好的状态!” 每次演练前,教官都会站在队伍前,严肃地强调。我们也知道,这是对两周军训成果的检验,所以哪怕练得腰酸背痛,也没人抱怨,只是咬着牙坚持。
汇报演出前一天的下午,天空阴沉沉的,铅灰色的云压得很低,仿佛随时都会下雨。我们在操场上一遍又一遍地演练,汗水混着空气中的湿气,把军训服浸得沉甸甸的。休息时,大家都在抬头看天,小声议论着:“明天不会真的下雨吧?”“要是下雨,汇报演出会取消吗?还是要在雨里演啊?” 我也有些担心 —— 要是真在雨里演练,不仅动作容易出错,辛苦训练这么久的成果,也可能因为天气打折扣。
带着这份忐忑,我们迎来了军训汇演当天。一大早,我就被逼哥的声音吵醒:“外面下雨了!下得还不小!” 我赶紧爬下床,走到窗边一看,雨水正噼里啪啦地打在玻璃上,地面已经积起了小水洼。打开班级群,辅导员的消息刚发出来:“全体同学在宿舍等候通知,暂时不要外出,汇报演出时间另行安排。”
宿舍里瞬间安静下来,大家都拿着手机刷新群消息,心里又焦虑又期待。小胖躺在床上,叹了口气:“唉,早不下晚不下,偏偏今天下,不会真的取消吧?” 小林子则在整理军训服,一边叠一边说:“应该不会取消,说不定会改到室内。” 逼哥靠在椅子上,看着窗外的雨:“不管怎么样,等通知吧,反正都练这么久了,总得有个结果。”
就这样,我们在宿舍里忐忑地等了近三个小时,直到上午十点,群里终于传来新消息:“十点半到室内体育馆集合,汇报演出在室内进行,流程简化,无领导讲话,无开幕式,各方队依次从主席台前经过即可。”
我们赶紧换上军训服,冒着雨往体育馆跑。刚进体育馆,就被里面的混乱场面惊到了 —— 各个院系的队伍挤在一起,有的在整理队形,有的在喊口号热身,体育馆的空间本就有限,这么多队伍挤在一起,连转身都困难。我们院系的队伍好不容易在角落找到一块空地,刚站好,就听到前面传来 “下一个方队准备” 的声音。
汇报演出就这样仓促地开始了。没有激昂的开场音乐,没有整齐的入场仪式,只有各个方队在狭窄的通道里,匆匆忙忙地往前走。上一个方队还没完全走出主席台前的区域,下一个方队就已经被推着往前走,队列歪歪扭扭,有的同学甚至还没来得及调整姿势,就已经走过去了。
我们方队上场时,我能清晰地听到身边同学急促的呼吸声,大家都在尽力保持队形,可空间实在太小,还是有人不小心撞到了前面的人。“一二一!一二一!” 我们扯着嗓子喊口号,震天响的声音在体育馆里回荡,那是我们唯一的宣泄口 —— 宣泄着两周训练的辛苦,宣泄着对混乱流程的不满,也宣泄着心里的不甘。
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一样:有人觉得能顺利完成就好,有人在抱怨流程太潦草,而我心里满是遗憾。我想起这两周里,我们在烈日下站军姿,在操场上练队列,在野外拉练时咬牙坚持,本以为能在汇报演出上好好展示一番,没想到最后却只有这样一场仓促的 “走过场”。
最后的评比环节也格外潦草,评委只是简单看了看各个方队的表现,就匆匆宣布了结果,我们院系只得了个 “合格”,没有拿到任何奖项。散场时,我看到有同学偷偷红了眼眶,也有同学在小声吐槽:“这汇报演出,还不如不搞。”
我拿出偷偷带在身上的手机,只来得及拍下大合唱和唱国歌时的场景 —— 几百人站在体育馆里,齐声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声音洪亮而坚定,那一刻的震撼,暂时冲淡了心里的遗憾。
走出体育馆时,雨还在下。回到宿舍,我们四个坐在床上,半天都没说话,只是看着身上湿透的军训服,唏嘘不已。“没想到啊,辛苦训练两周,天天大太阳,偏偏最后一天遇到大暴雨。” 小胖先开了口,语气里满是无奈。逼哥点了点头:“是啊,连个正式的送别都没有,教官们听说午饭都没吃就走了。”
以前在网上看别人的军训,总有哭着送教官、互相拥抱告别的场景,可我们的军训结束得这么仓促,仓促到我们都有些后知后觉 —— 直到宿舍里没人再喊 “集合”,没人再提醒 “叠豆腐块”,我们才真正意识到,军训结束了,我们的大学生活,终于要正式开始了。
我把手机里拍的照片存好,又叠好军训服,放进衣柜的最底层。虽然汇报演出有些遗憾,但这两周的军训,那些在烈日下的坚持,那些和舍友一起吐槽的瞬间,那些和波哥一起为社团攒素材的时光,都成了我大学生活里最珍贵的回忆。雨还在窗外下着,可我的心里,却渐渐明亮起来 —— 遗憾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接下来的大学生活,还有更多的未知和可能在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