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0月11日过后,刘平寇有了赴港通行证,就不急了。
天天在四合院里,陪着爷奶晒晒太阳、唠唠嗑,日子过得慢悠悠的。
林淼也从王府井店里抽了不少时间出来,不再天天盯着账本,回来抱孙子可比看店有意思多了。
俩人常坐在连廊下,看着在婴儿车里打闹的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些家常话。
刘平寇的心扑在了小五家的三胞胎身上,这三个小家伙是4月出生的。
大孙女叫平平,二孙女叫安安,小孙子叫康康,半年功夫就养得白白胖胖,肉嘟嘟的脸蛋跟剥了壳煮鸡蛋一样。
现在每天早上,刘平寇比谁都起得早,钻进厨房给三胞胎熬小米油。
米要选最细的新米(每天早上从空间里拿出一把),熬得黏黏糊糊的,装在小木碗里,凉到温乎才敢给孩子喂。
中午又琢磨着做虾泥,把新鲜的河虾挑去虾线,蒸熟后捣成泥,拌上一点自己做的米粉,喂给平平和安安时,俩丫头吧唧着小嘴,吃得特别香。
小孙子康康最小,肠胃弱些,刘平寇就专门给他蒸鸡蛋糕,只放一点点盐,嫩得像豆腐脑,康康每次都能吃小半碗。
喂完孩子,刘平寇就把三胞胎抱到院子里的摇车里,摇着车逗她们玩“平平乖,爷爷给你唱个小调儿。”
安安伸手抓他胡子,他也高兴,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
林淼看着他这副模样,笑着打趣“以前你对小五他们也没这么上心,现在倒成了孙子奴。”
刘平寇嘿嘿笑“隔辈亲嘛,这三个小家伙看着多招人喜欢。”
小九一有空就来家里,蹲在摇车旁逗三胞胎“平平,安安看姑姑,姑姑给你带了小老虎玩具。”
平平伸手抓住玩具,咯咯直笑,安安也跟着凑过来抢。
小六和苏静婉也常来,苏静婉还亲手给三胞胎做了三套小布衫,粉的、蓝的、黄的,刘平寇拿着看了又看“静婉这手艺,跟小九有得一拼。”
转眼到了11月,刘平寇把院子里的摇车挪到屋里,每天除了给三胞胎做辅食,就是伺候爷爷奶奶和爹娘。
爷爷,奶奶说的最多的就是“值了,这辈子值了,把下辈子的福都享完了”。
爷奶虽老到都能吃能动,就是行动缓慢点。
这天平清和平韵来看三胞胎,一进门就直奔孩子“平平安安又长胖了!康康这小模样,跟他爸小时候一模一样。”
平清抱着平平,摸了摸孩子的小手“哥,你给孩子做的辅食真管用,比我当年带建平那会儿精细多了。”
刘平寇笑“那会也没这条件啊,现在条件好了,不得让孩子吃好。”
平韵则逗着安安玩,跟林淼聊“嫂子,你看安安这眼睛,多像你年轻的时候。我家国平要是生个女儿,我也这么疼。”
林淼拿出给三胞胎做的小棉袄“我做了三件,你们帮着参谋参谋。”
平清平韵马上夸出口“嫂子的手艺没的说,孩子穿上肯定好看。”
刘平寇插话说“你们要是有空,常来帮着看看孩子,我和你嫂子也能松口气。”
姐妹俩一口答应“那还用说。”
到了12月,天寒地冻,四合院的窗户都糊上了厚纸。
刘平寇把暖气炉烧得旺旺的,屋里暖烘烘的,三胞胎在地毯上爬来爬去,偶尔咿咿呀呀地想冒话。
爹娘坐在边上看着重孙辈,笑得合不拢嘴。
娘李香梅摸着康康的头“想当年我带平寇他们,哪有这么好的条件,现在的孩子真是享福。”
刘平寇给爹娘端来热茶“您和我爹好好享清福,这些孩子有我们看着呢。”
爹点头“有你在,我们放心。”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1983年春节。
腊月25这天四合院早就挂上了红灯笼,院子里飘着炖肉和炸丸子的香味。
林淼和小五媳妇忙看孩子,平平和安安坐在旁边的小推车里。
刘平寇负责炸年货,锅里的丸子、藕盒滋滋作响,香飘满院。
小九和苏静婉过来帮忙,时不时逗逗车里的孩子。
这天除夕晚上,一大家子围坐在八仙桌旁吃年夜饭。
刘平寇抱着康康,给小家伙喂了点先挤的果汁,康康咧着嘴笑。
平平和安安坐在小五身边,手里拿着小勺子敲碗,屋里满是欢声笑语。
平清和平韵也带着孩子来拜年,围着三胞胎问长问短。
大年初一早上,刘平寇给每个孩子都发了红包,特意给三胞胎包了大的“平平、安安、康康,爷爷祝你们健康长大。”
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院子里跑,刘平寇和林淼站在门口看着,脸上满是笑意。
奶奶拉着他的手“这辈子能看到重孙辈,我就知足了。”
整个春节假期,四合院天天热闹非凡,亲戚朋友来拜年,都要特意看看三胞胎,夸她们养得好。
刘平寇就守着孩子,谁来都让看一眼,嘴里不停地说“我家平平最乖,安安最馋,康康最壮实。”
过了元宵节,年味儿就淡了,刘平寇开始收拾行李,他打算出了正月就动身,先去广州,再转道深圳,最后带着黑狗去香港。
出发前一天,刘平寇把小五叫到跟前“我走之后,家里的生意你多盯着点,别出岔子。”
小五点头“爸您放心,我肯定管好。”
他又跟林淼交代“爹娘和爷爷奶奶那边,你多费心,三胞胎的辅食要按时做,别让孩子吃凉的。”
林淼“都记着呢,你在外头自己注意安全。”
小九特意用了几天时间画了一张画卡“爸,这画您带着,想我们了就看看。”
画上是四合院的全景,还有三胞胎在院子里爬的模样。
平清和平韵也来送“哥,你在外头好好的,家里有我们帮衬嫂子,你别担心。”
刘平寇点头“辛苦你们了,常来看看。”
出正月那天,天刚蒙蒙亮,刘平寇就提着行李出了门。
林淼抱着康康,小五媳妇抱着平平和安安送他到胡同口。
平平似乎知道爷爷要走,伸出小手抓他的衣角,刘平寇摸了摸孩子的脸:“爷爷很快就回来,给你们带好吃的。”
到了火车站,黑狗已经在等着了,手里拎着两个大包袱“刘爷,广州的供货商我联系好了,到了就能见。”
刘平寇点头“好,咱们路上抓紧。”
火车开动时,刘平寇看着窗外,心里又有点舍不得,舍不得家里的老人和那三个肉嘟嘟的孙辈。
经过三天两夜的火车,俩人终于到了广州。
一出站,湿热的空气扑面而来,刘平寇笑着说“黑狗啊,咱先休息一天,明天就去见供货商。”
在广州的几天,刘平寇跟着黑狗见了供货商,查了货源,又去高第街转了转,看了看最新的服装款式。
临走前,他跟供货商订了一批春季新款,叮嘱二柱子按时发到四九城,在公用电话亭又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听林淼说三胞胎都好,才放了心。
从广州坐汽车去深圳,路上黑狗跟他聊起深圳的变化“大哥,深圳现在建得真快,比去年我来的时候热闹多了。”
到了深圳,刘平寇先去看了自己的那八家旅店。
店里生意火爆,店员说入住率天天都满,他笑着跟黑狗的小弟说“好好干,年底给你们发奖金。”
在深圳待了三天,刘平寇处理完旅店的事,就和黑狗去了码头,买了去香港的船票。
站在码头上,看着远处的轮船,他深吸一口气“终于要去了。”
登船那天,天气很好,阳光照在海面上直反光。
刘平寇和黑狗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船慢慢驶离。
黑狗兴奋地说“大哥,到了香港咱先去看看赌马,听说那个买中了能赚好多。”
刘平寇“你想买就去试试,那个是碰运气的。”
船行在大海上,刘平寇看着远方的天际线,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他要趁着金融危机,在香港多置办点产业。
海风吹拂过脸颊,带着咸湿的气息。
刘平寇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等着船靠岸的那一刻——香港,这个充满机遇的地方,正等着他去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