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也没想到,去报官会引起自家侯爷都来了。
谁叫他们家遇到的人是武国公府上的世子,说实话,他都吓到了,毕竟他们还想着不管人的。
还有小胡嬷嬷甚至踢人一脚。
被问话的时候,他是战战兢兢的,丝毫不敢多说话。
直到侯爷到了,他才被放走。
“......小姐,就这么回事,武国公还说要感谢您的救命之恩。”
姒徽音没回话,小胡嬷嬷已经要晕倒了,翠柳眼疾手快扶住人,姒徽音扶着另一边,翠花接过人,姒徽音对着小周道:“你先去歇息,回头吃点东西,我等会让小胡嬷嬷给你赏钱。”
“是,多谢小姐。”小周总算脸上有点笑的离开。
他也要到成亲的年纪,也需要攒银钱了。
小胡嬷嬷被放在小榻上,姒徽音坐在一边安慰:“嬷嬷,别怕,没事的,咱家也不差的。”
一个伯府,一个国公府而已。
她们不差。
小胡嬷嬷瞥她一眼,难得说起她来:“小姐糊弄我。”
她们家是没办法跟傅家相比的。
姒徽音提醒她道:“嬷嬷安心,他家还欠着咱们救命之恩来着,必然不会迁怒我们的,不然来日,见到傅家人,谁肯为他们再报官啊。”
正常人家都不会计较的。
只是这次的救命之恩,光明正大,世人皆知。
小胡想到救命之恩,才心安下来,也对,是她们报官,才给了傅世子活命的机会。
人家必然不会跟他们计较的。
她想开了,人也没事了。
姒徽音带着小胡嬷嬷和翠花玩起牌来,是第二个周如萍发明的小游戏“一对二”,也就是打地主,但名字不合适。
她看着手里的牌,差劲,真差劲,要不是要脸,她真想重新洗牌。
“一个三。”
小胡嬷嬷扔出一张五,翠花扔出一张八。
姒徽音跟着一张十二。
她们玩的开心,庄头媳妇也转身去家里看一眼自家小儿子,看他有没有事。
小儿子活蹦乱跳的,没事,庄头又让他媳妇去守着主家小姐,生怕有什么事情招待不周。
庄头媳妇也是能够分清轻重的人,她点头便离去。
现下五月。
庄子里的人大多数都在地头。
姒徽音玩腻了,想去庄子里走走,小胡嬷嬷她们三个跟着,另外把从家里带来的两个粗壮妇人一起带着。
庄头媳妇赶上,正好一起。
想着先去庄子后头,看看她栽下的小树,没走到,有人来报:
伯府来人了。
庄头媳妇看一眼姒徽音,姒徽音知道庄子里给家里送去一封信,但她没想到这么快来找她。
“嬷嬷,你去迎接人。”
她则又回去。
小胡嬷嬷看到来人,就知道她们要回府去了。
她激动的上前几步:“胡嬷嬷,您来了。”
两人同姓胡,是被主家赐姓的,但胡嬷嬷比她要大上二十来岁,两人私下还认了干娘与女儿。
胡嬷嬷看一眼她干女儿,才上前担忧问:“小姐没事吧?你们呢?”
她一路赶来,本来按照计划来的更早,可是通往庄子的最近一条路被封了,不许人再过,她只能绕道而来。
小胡嬷嬷先安她的心:“没事,小姐只是受惊,睡了一觉,情绪好多了。”
她的话留着三分。
胡嬷嬷跟着走进庄子,告诉她:“夫人让我来接七小姐回府,好好休养一番,嗯,郡主也是同意的。”
庄子里到底不能和府上比。
走过一望无垠的田地,来到住人的地方。
有二十来间的青瓦房,其余的都是泥土房,她眼睛倒也没有露出什么眼神来。
只走进屋里。
姒徽音已经脱掉鞋子,躺在榻上,身上盖着蚕丝被,翠花和翠柳分别守在她身边,装出一副被吓到的情形。
翠柳看一眼精神奕奕的小姐,觉得来人可能不信小姐被吓到了。
实在是不像。
连白粉都没来得及往脸上糊。
翠花直接开口问道:“小姐,你说夫人会接我们回府吗?郡主会同意吗?”
她家小姐喂屎的那位少爷,可是郡主亲姐姐丹阳县主的亲孙子,永宁侯府的世子。
要不然,也不会直接罚到庄子上来。
姒徽音想了想那两位的为人道:“应该会吧,毕竟永宁世子只是吃了屎,而我,差点被人吓到。”
“小姐,你不要跟我开玩笑。”翠花无奈道。
这两者哪有可比性。
前者多丢人,后者,后者被吓一跳。
说话间,胡嬷嬷也到了。
她进门看到躺在榻上的姒徽音,哎呀哎呀的唤着,快步走了过去:“小姐这是怎么了?翠花。”
翠花收了笑脸回答:“回嬷嬷,小姐受惊了,现在想起来又害怕。”
她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可胡嬷嬷你未免眼睛也出问题了吧。
“哎呀,我的小姐,莫怕,莫怕,嬷嬷来了。”说着把姒徽音搂在怀里,记忆中,胡嬷嬷也这么做过。
但不得不说,被人当成青瓷一样,小心翼翼的爱护,还不错。
姒徽音戏瘾大发,她缠住胡嬷嬷的一只胳膊,轻声软语道:“嬷嬷,我想回家了。”
想要看大反派傅晏的好戏。
没了双腿,不能站起来的好戏。
胡嬷嬷还以为她想亲娘了,安慰道:“好,咱回家,夫人让我来,就是来接你。”
她哄完,总要亲自看看人的脸。
结果一看,面色红润,眼神清澈,看不到一丝害怕的情绪。
被人看出来了,虽然她也没想着装多好。
姒徽音冲着人一笑,吩咐其他人:“小胡嬷嬷,翠花,快去收拾东西,咱们准备离开了。”
又看向一旁的庄头媳妇:“等下次我来的时候,再去看后面呢果园。”
庄头媳妇没想到还有自己的戏份,惊讶之余,连忙道是。
一番收拾,庄头也到了外面。
和胡嬷嬷行礼,两人说了些客气话,胡嬷嬷还赏了庄头几匹布料,一只金簪子,两只银手镯。
说的给他及时报信的赏。
庄头高兴的谢恩,并表示一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侯府发光发热。
姒徽音再次坐上马车,是回去的马车。
她开始回想周如萍记忆中的安阳伯府里面的人口,毕竟一听就知道是一个大府邸,人肯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