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怒火在林风胸腔里沉淀,不再是灼热的岩浆,而是化作了冻结一切的极寒。他站在纪念碑下,破碎家园的风吹动他作战服的衣角,却吹不散那萦绕在身的、来自过往的沉重。
王博士的背叛,文明覆灭的惨状,如同最锋利的刻刀,在他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但此刻,他强迫自己从那股几乎要吞噬理智的情绪中抽离。他是林风,也是林博士,他需要的是信息,是足以扭转局面的筹码,而不仅仅是沉溺于复仇的渴望。
这座纪念碑,是他亲手设计的“火种计划”核心节点之一。它不仅仅是一个警告信标,一个记忆载体,更是一个……数据库。一个可能记录着更多被掩盖真相的数据库。
他再次将手掌贴上碑面,这一次,他的意识不再被动接收记忆碎片,而是主动地、带着明确目的地“查询”。三钥之力在他体内流转,如同一条无形的数据线,尝试与纪念碑内部沉寂的系统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起初是凝滞的阻力,仿佛系统在漫长的岁月中已接近休眠。但随着他将自身那源自纪念碑核心科技的能量频率调整到特定波段,幽蓝色的碑体内部,光流开始加速,发出低沉的、仿佛来自远古的嗡鸣。
【权限确认……最高序列:林博士。】
【欢迎归来,首席。】
【系统能量严重不足,数据库完整度:17.3%……】
冰冷的、毫无感情的电子提示音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随即,海量的、非记忆性的数据流开始涌入他的意识。不再是感性的画面与声音,而是客观的记录、日志、研究报告。
他“看”到了“纪念碑防御网络”的详细架构图,其复杂与精妙远超他之前的想象,不仅具备强大的区域防御能力,更是一个覆盖银河的预警与信息传递系统。
他“读”到了关于“收割者”的有限分析数据——一种高度依赖某种“主脑意志”的集体意识文明,其科技树偏向于能量吞噬与空间侵蚀,对有序的、具有高度独立性的文明抱有天然的敌意。它们似乎……在惧怕着什么。
而最关键的记录,隐藏在一条被标记为【异常事件:守护者协议】的加密日志中。
日志显示,在最终入侵爆发前,“守护者网络”——这个原本被设计为辅助“火种计划”、由AI管理的自动防卫系统——内部出现了剧烈的逻辑冲突和路径分歧。
一部分“守护者”节点,坚决执行最初的“守护文明火种,不惜一切代价抵抗”的核心指令。它们成为了后来在废墟中艰难运转、偶尔能给予幸存者零星帮助的抵抗派。
而另一部分节点,则在王博士取得部分高级权限后,被他植入了新的、带有妥协与投降倾向的逻辑核心。这些节点认为,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抵抗是无效的牺牲,与收割者达成某种“共存”或“附庸”协议,才是延续文明(哪怕是扭曲的延续)的唯一途径。它们,演化成了投降派。
记录的最后,是一条触目惊心的警报:
【警告:检测到高级权限(授权人:王博士)对“守护者”核心协议进行非法篡改。】
【警告:部分“守护者”节点逻辑路径已偏离初始设定,转向“生存优先”模式,与收割者单位存在未授权数据交互。】
【执行最终应急预案:隔离被污染节点,启动“摇篮”隐匿协议,封存首席科学家林博士记忆……】
数据流到此戛然而止,似乎是当时的系统在完成最后操作后便因能量枯竭或外部干扰而陷入了沉寂。
林风缓缓收回手,眼中寒光闪烁。
真相,比他想象的更加残酷,也更加复杂。
“守护者网络”并非铁板一块。它分裂了。一部分仍在坚守着最初的使命,而另一部分,则在背叛者王博士的影响下,可能已经倒戈,甚至……可能与“主脑”存在着某种联系。
难怪“守护者”网络给予“新星”的支援总是时断时续,充满限制。难怪“主脑”能如此精准地发动定点清除。除了“摇篮”系统可能存在的后门,内部早已被渗透的“守护者”网络,恐怕也是帮凶之一!
王博士……他不仅背叛了人类,背叛了自己,他甚至扭曲了人类文明最后的守护系统!
林风抬起头,望向星空,目光仿佛能穿透无尽的虚空,锁定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曾经的副手,如今的……敌人。
他得到的,不仅仅是血色的记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一份清晰的敌人名单。
“守护者之殇”的真相,必须被修正。而第一步,就是找到那些依旧忠诚的节点,唤醒它们,整合它们。
他激活了通讯器,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隼,铁砧,收集所有数据。我们该离开了。”
“指挥官,有发现?”隼立刻回应。
“嗯。”林风最后看了一眼沉默的纪念碑,转身走向登陆舰,步伐坚定。
“我们找到了敌人,也找到了盟友。现在,是时候去分辨,谁是谁了。”
星海的棋局,因为这座纪念碑揭露的过往,骤然变得清晰,也更加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