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舍的氨气味还没完全散去,梯队化养殖刚捋顺了一点,王龙飞和李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目光就又投向了更广阔、也更让人头疼的“战场”。
大棚里的菜苗等着移栽定植,新栽的沙棘和枣树需要除草施肥,深加工车间的蜜枣包装线效率低下,网店的客服咨询和订单处理占据了大量时间…摊子越铺越大,各个环节像一群嗷嗷待哺的雏鸟,张着嘴等食吃,而他们两个,就是那对疲于奔命的老鸟。
“飞哥!不行了!”李强一头扎进屋里,帽檐上还沾着鸡毛,手里捏着一把蔫了的番茄苗,哭丧着脸,“大棚里催移栽!沙棘园里草比苗高!加工点那边包装跟不上订单!网店后台消息炸了!咱俩就是劈成八瓣…也忙不过来啊!”
王龙飞没立刻说话,手指用力按着太阳穴。他刚跟一个抱怨物流慢的客户通完电话,嗓子眼发干。桌上摊着大棚移栽的工时预算表,旁边是沙棘园除草施肥的人工成本核算,屏幕右下角还不断弹出新的订单提示音。
“不能这么蛮干了。”他声音沙哑,带着一种被逼到绝境的冷静,“得同步推进,但…得更聪明地干。”
他抓起那个写满了计划的破本子,翻到新的一页,重重写下四个标题:
一、 人员分工与授权
二、 流程优化与工具升级
三、 产能匹配与订单管理
四、 关键节点亲自抓
“首先,人。”王龙飞笔尖点着第一条,“强子,你心思活络,跟人打交道利索。网店客服、订单处理、快递协调,这一摊子,你主抓!再招两个细心点的姑娘给你打下手,专门负责打包和回复常见问题。”
李强愣了一下,随即重重点头:“成!这块我能拿下!”
“大棚日常管理、鸡舍巡检、加工点质量抽查,”王龙飞继续道,“交给技术好的老师傅,咱定好标准,让他们负责执行,按周汇报。咱俩抽检。”
“沙棘园、枣园除草施肥这类周期性的重活,”他顿了顿,“包给几个靠谱的乡亲小组,按亩按质计价,完工验收结账。解放咱俩的劳力。”
“其次,工具和流程。”王龙飞眼神锐利,“打包太慢?研究半自动封口机!贴单费事?投资打单机!客服回不过来?设置常见问题自动回复!把钱花在刀刃上,省出时间干更重要的!”
“第三,产能和订单。”他敲敲桌子,“深加工产品,比如蜜枣,根据原料和产能,设定每日库存上限,售罄即止,绝不超卖接单,避免发货延迟。鲜蛋和蔬菜,根据预估产量,实行预约制或限量购买,确保当天采摘当天发走,不积压不损耗。”
“最后,”他深吸一口气,“咱俩,不能陷在具体事务里。飞子你,主抓技术攻关、新品研发、还有最要命的——资金链和供应链!我,盯全局进度、对外合作、品牌推广。关键时刻,关键环节,必须咱俩亲自上!”
一番话,条分缕析,把千头万绪的乱麻,硬生生捋出了几个线头。李强听得眼睛发亮,胸中的憋闷一扫而空:“飞哥!就这么干!我这就去招人!研究打单机!”
变革立刻开始。李强从村里找了两个高中毕业、手脚麻利的姑娘,简单培训后,负责起网店客服和订单录入,效率果然提升不少。打包区添置了一台半自动封口机,虽然又花了一笔钱,但包装速度肉眼可见地快了。大棚和鸡舍的管理委托给了经验丰富的刘婶和赵伯,王龙飞每天抽空巡查一遍,重点检查长势和健康情况。
沙棘园的除草施肥包给了几个勤快的乡亲小组,按亩包干,验收合格当场结钱,积极性很高。深加工产品设置了库存上限,当天做多少卖多少,虽然损失了一些潜在订单,但再也没发生延迟发货的投诉。
王龙飞自己则开始跑信用社,洽谈下一笔用于引进小型切片机和真空包装机的贷款,同时联系新的包装材料供应商,对比价格,优化成本。
压力依然存在,但不再是那种无处下手的混乱和窒息感,而是变成了清晰的目标和可执行的步骤。
视频里,他们坦诚地分享了管理上的混乱和改革措施,没有回避遇到的阻力(比如老师傅最初的不适应)和新增的成本。
标题带着变革的决心:《摊子太大忙疯了!被迫改革!分工授权,流程优化,咬牙升级设备!》
老客户们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
“博主早该这么干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支持限量预售!宁愿等也不愿收到不新鲜的!”
“打包机好用吗?求推荐!”
“分工明确效率高!期待博主做大做强!”
“管理升级是必然!加油!”
“黄土坡老农”发来长语音,语气欣慰:“娃们悟了!管理出效益。分工授权是好开端,然须知人善任,奖惩分明。流程优化需持续,工具升级量力而行。切记:财务权、核心技术、品质标准,须紧抓手中,不可假手于人。”
希望,有时不是拼命延长工作时间,而是优化工作方法,提升组织效率。它藏在清晰的分工授权里,藏在流程的简化再造里,藏在工具的效率提升里,更藏在主事者从埋头干活到抬头看路的转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