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明确为昆仑之后,渡厄当铺内的气氛再次转变。之前的压抑、悲壮与抢救的紧迫感,逐渐被一种更具目的性的、山雨欲来前的凝重所取代。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这场前途未卜的远征做准备。
苏曼的恢复过程,呈现出一种近乎非人的“效率”。她的灵魂仿佛真的被淬炼成了某种更稳定、更致密的形态,不再轻易波动,对痛苦和外界刺激的反应也变得迟钝而克制。林清音渡入的祖灵之力,她能更高效地吸收、利用,如同干涸坚硬的土地吸收着珍贵的雨水,主要用于“加固”而非“滋养”。她的脸色不再那么死灰,却透出一种玉石般的、缺乏生气的白皙。她的话变得更少,行动却更加直接。当林清音试图劝阻她过早下床活动时,她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躺着不会恢复更快。我需要适应现在的状态,评估可用战力。”
她开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活动,最初是缓慢行走,然后尝试调动那变得“沉重”而“冰冷”的精神力。她发现,自己对于当铺内那些陈列的、散发着各种诡异波动的“诡物”,感知变得更加清晰而……缺乏情感色彩。她不再本能地感到厌恶或恐惧,而是能以一种近乎墨渊般的冷静,去分析它们蕴含的规则碎片和能量属性。她甚至主动向墨渊提出,协助他整理和分类部分低阶诡物,以便筛选出可能对昆仑之行有用的物品。
林清音看着苏曼这种变化,心情复杂难言。她为苏曼能够快速恢复行动能力而庆幸,却又为那份失去的“鲜活”而感到隐隐作痛。她能感觉到,自己和曼曼之间,似乎隔了一层极薄却坚韧的冰壳。曼曼依旧信任她、关心她,但那关心更像是一种基于逻辑和契约的责任,而非发自内心的情感涌动。她只能将这份酸楚压在心底,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对祖灵之力的掌控,同时开始翻阅当铺内所有可能与昆仑相关的、哪怕是只言片语的记载。她心中那个关于爷爷的疑团,也随着“昆仑”这个坐标的出现,而越发清晰、迫切。
谢九安的准备最为实际。他绘制了尽可能详细的、通往昆仑山脉目标区域的地形图(基于墨渊提供的坐标和现有地图的推算),罗列了应对极端环境、野兽、乃至潜在人为威胁所需的装备和物资清单。他反复检查、打磨每一件武器和工具,确保它们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他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状态,试图将那股因苏曼重伤而积郁的、狂暴的剑意,锤炼得更加内敛、更加收发由心。他知道,昆仑之行,面对的绝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挑战,他必须成为团队最可靠的盾与剑。
墨渊的工作则集中在信息整合与风险推演上。他将“破碎棱镜”最后时刻折射出的信息、当铺数据库内所有关于昆仑的碎片化记载、以及苏曼灵魂“晶化”后表现出的新特性,全部纳入一个庞大的计算模型中进行交叉分析和模拟。
几天后,他将初步结论告知了三人。
“……综合现有信息,目标昆仑区域,存在高浓度混沌能量场,物理规则与外界存在显着差异。”
“……该区域被多重古老禁制笼罩,对现代科技设备及高强度能量波动具有极强干扰与排斥效应。”
“……‘归墟之眼’的‘源锚’位于该区域核心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八十七点四。‘时之刃’存在于该区域的概率,同步提升至百分之七十三。”
“……风险等级评估:极高。存在未知古老存在、规则陷阱、时空乱流、及‘归墟之眼’直属守卫的高概率。”
他停顿了一下,暗绿的瞳孔中数据流微微加速:“……另,根据苏曼灵魂‘晶化’状态与昆仑能量场特征的匹配度分析……”
“……其当前灵魂结构,在昆仑环境中,可能具备一定天然‘抗性’,对混沌能量侵蚀及规则扭曲的耐受性,预计高于常人。”
“……但同时,也存在被昆仑特殊环境引动灵魂‘晶化’加速,或与某些特定规则产生不可预测共鸣的风险。”
福兮祸所伏。苏曼这用巨大代价换来的“淬火之魂”,在昆仑竟成了一柄双刃剑。
“也就是说,曼曼在那边,可能更安全,也可能更危险?”林清音总结道,眉头紧锁。
“……可以这样理解。”墨渊确认。
“什么时候出发?”苏曼直接问到了最关键的问题,她的声音平稳,没有任何情绪起伏。
“……常规交通工具无法抵达目标区域外围。需要进行多次中转,并徒步穿越至少一百五十公里的无人区。”墨渊调出路线图,“……最优出发时间,预计在七日后。届时天气与能量场波动相对稳定。”
七日。时间并不宽裕。
“我需要一份当铺内可能适用于此次行动的诡物清单及其使用代价。”苏曼对墨渊说。
“我需要所有关于昆仑已知禁制和传说生物的细节,越详细越好。”林清音紧接着说。
“最后的物资补给和路线确认,交给我。”谢九安沉声道。
分工明确,效率极高。曾经的悲愤与痛苦,似乎都化为了此刻冷静的行动力。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当铺仿佛一个高效运转的战前指挥部。
苏曼整日埋首于墨渊提供的诡物清单中。她以惊人的冷静评估着每一件诡物的效用与反噬,挑选那些代价相对可控、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奇效的物品。一件能够制造短暂光学迷彩的“阴影披风”(代价:使用期间会持续流失体温),一枚可以释放一次性强力精神冲击的“哀嚎戒指”(代价:使用后十二小时内情感变得极度麻木),甚至还有一瓶能激发身体潜能、但会透支生命力的“狂血药剂”(代价:视透支程度而定,可能永久损伤根基)。她的选择冷酷而务实,完全以生存和完成任务为最高优先级,看得一旁的林清音心惊肉跳,却无法反驳。
林清音则沉浸在那些古老、晦涩、甚至自相矛盾的昆仑记载中。她试图从那些神话传说、志怪笔记、以及某些残缺的修行手札里,拼凑出昆仑之地的真实面貌。万神之乡、龙脉之祖、西王母居所、天地支柱……这些辉煌的名号背后,也伴随着诸如“凡人入之则迷”、“时空错乱”、“有守护异兽,噬魂夺魄”之类的恐怖描述。她看得越多,心情越是沉重。但每当看到苏曼那平静而专注的侧脸,她又会强行压下心中的不安,更加专注地记忆和分析那些可能救命的信息。
谢九安的身影频繁出入当铺,带回各种精心准备的物资。特制的抗寒保暖衣物、高能量压缩食物、净水设备、攀岩工具、急救药品,甚至还有一些应对特殊情况的冷烟火和信号枪。他将所有物资分门别类,打包成易于携带的行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到。
墨渊则在进行最后的推演和调整。他优化了行动路线,模拟了多种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及应对方案,甚至开始尝试制作几个一次性的、基于诡物能量的护身符或预警装置。
出发前夜。
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四个行囊整齐地摆放在当铺前堂,里面装着生存物资、精选的诡物以及墨渊制作的几个小装置。
夜色深沉,当铺内只点着一盏孤灯,光线昏黄。
林清音最后一次检查着行囊,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忐忑和对苏曼状态的担忧。她走到静静站在窗边望着夜色的苏曼身边,轻声问道:“曼曼,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或许还有别的办法……”她知道这话苍白无力,但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苏曼缓缓转过头,昏黄的灯光在她那双过于平静的眸子里映不出多少暖意。“这是概率最高的路径。”她陈述道,语气没有任何波澜,“情感上的犹豫,只会增加风险。”
林清音看着她,张了张嘴,最终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她伸出手,轻轻理了理苏曼额前的一缕碎发,动作温柔。“无论如何,我们一起面对。”
苏曼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僵硬了一瞬,那层冰壳似乎被这熟悉的亲昵举动触动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原状。她微微颔首:“嗯。”
谢九安抱着臂,靠在门框上,看着窗外浓重的夜色,眼神锐利如即将出鞘的刀锋。
墨渊从深处走出,手中拿着一个看起来十分古朴、甚至有些残旧的罗盘状物品,表面刻满了难以理解的符文,指针是一种暗沉的水晶材质。
“……‘指引司南’。”他将罗盘递给林清音,“……基于昆仑地脉波动与目标坐标制作。在进入能量混乱区域后,它可以提供大致方向指引。但需注意,其指向可能受到强烈干扰而失效。”
“……使用代价:每次使用,会随机遗忘一段不超过一小时的近期记忆。”
又是一件代价诡异的诡物。
林清音郑重地接过司南,感受到其中传来的微弱却坚定的牵引力,点了点头。
所有准备,都已就绪。
当铺内陷入一片沉默,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山雨欲来风满楼。
明日,他们将离开这座承载了太多痛苦、秘密与挣扎的渡厄当铺,踏上前往神秘昆仑的征途。那里,可能有拯救苏曼、对抗“归墟之眼”的希望,也可能,是埋葬一切的终末之地。
苏曼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无边的黑暗,那双淬火后的眸子里,倒映着遥远的、仿佛亘古存在的雪山影子,冰冷,坚定,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