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服林冲,对于叶尘来说,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巨大惊喜。
这不仅仅是得到了一员水师猛将那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林冲的手里,还掌握着一支虽然流亡海外,但建制完整,战斗力极强的水师。
足足三千人!
这三千人,都是跟随林冲出生入死的老兵,对玄雍忠心耿耿,对陈康恨之入骨。
他们,将成为叶尘手中,一支最锋利的,足以搅动整个东海局势的海上利刃。
叶尘当即下令,让秦琼带领船队,带上他的亲笔信和信物,即刻出海,去寻找并接应林冲的这支水师旧部。
有了林冲提供的秘密联络方式和会合地点,这件事进行得异常顺利。
三天后,当秦琼的船队,护送着一支由近百艘大小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返回临海郡码头时,整个临海郡都沸腾了。
三千名装备精良,杀气腾腾的水师官兵,在林冲的带领下,正式向叶尘宣誓效忠。
至此,叶尘手下的水师力量,瞬间暴涨。
他不仅拥有了最先进的战船,还拥有了一支经验丰富,战斗力强悍的成熟海军。
他在东海的布局,终于补上了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城守府,议事大厅。
叶尘看着自己麾下,济济一堂的文臣武将,心中豪情万丈。
赵云、典韦、秦琼、程咬金、林冲,五员当世猛将,齐聚一堂。
再加上一个智计无双的戏志才。
他现在的班底,已经初具王者之气。
“主公,如今我们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林将军的加入,更是让我们如虎添翼。”
戏志才首先开口,他那张苍白的脸上,也因为兴奋而多了一丝红润。
“之前制定的‘驱虎吞狼’之计,现在看来,已经有些保守了。”
“哦?”
叶尘看向他。
“志才,你又有何高见?”
戏志才自信一笑,他走到巨大的沙盘前。
那沙盘上,不仅有临海郡和东海郡的地形,甚至连东海郡城内的街道布局,兵力分布,都被标注得一清二楚。
这些,都是林冲,凭借着他多年的记忆,和手下探子冒死刺探出来的情报。
有了这些内部情报,东海郡在叶尘的面前,几乎已经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主公,请看。”
戏志才指着沙盘。
“我们现在,有天时,有地利,更有人和。”
“天时,是陈康倒行逆施,民怨沸腾,东海郡的百姓和商户,都盼着我们去解救他们。”
“地利,是我们有林将军和他的水师,可以随时从海上,对东海郡的任何一个地方,发起致命一击。”
“人和,是我们内部,军心可用,士气高昂,而在敌人内部,林将军还安插着不少我们的人,他们早就对陈康心怀不满,只等一个机会。”
“所以……”
戏志才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我以为,我们不必再搞什么借寇除官的把戏了,那太慢,也太麻烦。”
“我们现在,可以直接玩一票大的!”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除掉陈康,更是要,兵不血刃地,拿下整个东海郡。”
“兵不血刃?”
在场的所有将领,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东海郡,城高池深,还有上万名守军。
想要兵不血刃地拿下,这怎么可能?
“志才,具体说说你的计划。”
叶尘的眼中,也充满了期待。
“我的计划,分为三步。”
戏志才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步,舆论战!”
“我们要把陈康勾结倭寇,残害百姓的罪证,也就是那本账册,想办法,传得整个东海郡,人尽皆知!”
“我们要让东海郡的每一个士兵,每一个百姓,都看清楚,他们誓死保卫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卖国贼!”
“如此一来,必然会动摇陈康的军心和民心,让他,成为一个孤家寡人!”
“第二步,经济战!”
“我们要联合东海郡的那些商会,让他们发动自己所有的力量,在城内制造混乱,比如,囤积粮食,哄抬物价,散播谣言等等。”
“让整个东海郡的经济,陷入瘫痪,让城里的百姓,因为买不到粮食而恐慌,因为物价飞涨而愤怒。将他们所有的怒火,都引到郡守陈康的身上!”
“一个失去了军心和民心的主帅,手下又是一片经济崩溃的烂摊子,到时候,他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回天乏术了。”
“而这,就是我们的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里应外合!”
戏志才的目光,落在了林冲的身上。
“到时候,由林将军,联系他在城内的旧部。在某一个夜晚,发动兵变!”
“打开城门,迎接我们的大军入城!”
“而我们的大军,则兵分两路。一路,由子龙将军和秦琼将军率领,从陆路进发,陈兵于东海城下,给陈康造成巨大的军事压力,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另一路,则由典韦将军和咬金将军率领,乘坐我们的新式战船,从海上出发,作为奇兵。”
“一旦城内兵变成功,他们就以最快的速度,从水门入城,直捣郡守府,擒杀陈康!”
“如此三步下来,大事可定!”
听完戏志才这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的计策,整个议事大厅,都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的将领,都用一种看神仙的眼神,看着这个病怏怏的书生。
这人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舆论战,经济战,心理战,斩首行动……
这些闻所未闻的战术,被他信手拈来,组合成了一个堪称完美的夺城计划。
如果这个计划真的能成功,那他们拿下东海郡,真的可能,连一场像样的攻城战都不用打。
“好!好!好!”
叶尘连说三个“好”字,他激动地站起身,走到戏志才面前,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
“志才,有你一人,可抵十万大军!”
能得到戏志才这样的顶级谋主,是他叶尘,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主公谬赞了。”
戏志才谦虚地笑了笑。
“这都是主公领导有方。”
“就按你说的办!”
叶尘当即拍板。
一个更加庞大,也更加精密的“夺取东海”计划,就此,正式启动。
一场无声的战争,率先在东海郡,打响了。
几天之内,无数份手抄的“陈康罪证录”,如同雪片一般,通过各种秘密渠道,流入了东海郡城。
城里的说书人,开始在茶馆酒肆里,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陈郡守与倭寇不得不说的故事”。
大街小巷,都在流传着各种关于陈康的丑闻。
一开始,陈康还没当回事,只当是一些刁民在造谣。
但很快,他就发现,事情不对劲了。
流言,愈演愈烈,已经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就连他手下的士兵,看他的眼神,都变得有些异样。
他愤怒地派兵去抓人,封锁茶馆,可根本无济于事。
舆论的火,一旦被点燃,就再也无法扑灭。
紧接着,城里的物价,开始飞涨。
尤其是粮食,一天一个价,很快就涨到了一个普通百姓,根本无法承受的地步。
城里,开始出现抢粮的骚乱。
百姓们的怨气,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积蓄到了极点。
而这一切的矛头,都直指郡守府,直指那个“卖国求荣,鱼肉百姓”的狗官——陈康。
陈康,终于坐不住了。
他知道,再这么下去,不用叶尘打过来,他自己,就要被城里愤怒的军民,给活活撕碎了。
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整日借酒消愁,惶惶不可终日。
而就在这时,一个更坏的消息,传了过来。
叶尘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