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乐回来之后,与唐二爷一起谈了很久,知道袁侧妃后天就要跟着一起回去,只好代表燕王又备了一份年礼。
唐二爷同样带着他的大礼回了京,他已经和小乐乐说了自己的计划,妻子和一双儿女,说妥了,过年的时候就去许家一起过。
袁侧妃回到王府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夫君关起门来讲述园中的所见所闻。
“王爷,一会可沉住气,莫要高兴过头总打断我话,我这心里可不平得很。
一开始检票出两个孩子有病,就只能让我留在城里作幌子,亏我还心疼姐姐,一个人带着俩孩子去乡下住茅草房,想着等二舅舅家把府里清理干净,就赶紧过去帮她一把。
结果随时问随时说不需要,让在城里待着照顾淑儿,她都成家的人了,需要如何照顾?
不过女婿倒是真忙,经常和韩县令出去几天不归,人变黑了些,但精神头足多了。”
“父皇选的差,能差吗?只要他对淑儿好,可以让他放心去做”。
“嗯!好的好的,淑儿这边不用操心,听我说姐姐和媛儿她们的事,直到去了园子,我才知道姐姐她过得有多舒心!
...... 你听听,这么好的事,我不事先警告过,王爷能让我一口气顺当讲完?”
“哦!警告得好!你警告得好!媛儿真的一点也不疯了?”
“当然了,不但不疯了,还能说完整的一段话,去菜园子里摘菜,还要盯着我,怕我弄坏了菜。
王爷你是不知道,他们家的菜园子可是有大秘密的,旁人是不准靠近的,因为这大冬天的,他家的菜园子里却还到处绿油油的。
媛儿俩姐弟说了,他们是主人,所以才可以去里面走动,臣妾当然也是沾了他们的光,因此,一定要爱你听他们指挥,不然就不让进。
那菜园可喜人了!分两种,一种是露天的,一种大棚,王爷你没见过大棚。”
“远隔几千里,本王哪有你们有福?自然是没见过的”。
“还真让王爷说对了,我们娘几个这一趟出去,累归累点,但却是长了大见识的,别的不说,就说那大棚,用竹片儿弯成半月形扎地里,再用神布像搭帐篷一样盖上,里面又宽敞又明亮”。
“嘿嘿!你怕不是高兴傻了,又不是盖给人住的,怎能用宽敞明亮来形容?”
“就说王爷没见识过,怎么可能理解得了?那大棚当然不是用来给人住的,是用来种菜的”。
“哈哈哈!侧妃出去一趟,回来就嫌弃本王没见识了!可既是种菜用的地,和院子里种花的的花坛一样,除了用泥土,还能用什么?怎能谈得上宽敞明亮?”
“就是宽敞明亮!王爷以为那里边,也是进去一趟便是一身泥?
告诉你,里面的土,嗯,叫有机肥,不臭,也不脏,地都被规划成一畦一畦的,种什么?怎样种?我们可不够格,有专门的、懂科学的人管理的,我们娘几个只是去摘点蔬果。
说起蔬果,媛儿对那西红柿看得可紧了,不红的,你要敢摘一个,她不让人打断你手才怪。”
“你说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双不透水的鞋子?”
“对!那靴子神,媛儿姐弟俩每天去捡蛋鸡和摘菜,都要穿上那雨鞋,回来后再换下,那雨靴不透水,沾上泥土,嬷嬷用水一擦就干净了,王妃姐姐和嬷嬷她们也有的,换下之后就一排排的置于廊下。
那茅草屋,外面不咋的,又是茅草顶,可里面却讲究得很!被褥都是又干净又篷松,躺在上面可是舒适得很。
大家虽然白天都要干活,身上沾了泥土和汗水,这是免不了的,但寝具却异常干净,知道为什么吗?”
袁侧妃一直边讲边比划,仿佛年轻了十岁一样,都忘了自己是三十几岁的人了,手舞足蹈的。
“不是说本王没见识吗?哪里会知道他们的寝具,为什么会那般干净整洁?噢,不仅只是干净整洁,是篷松舒适”。
“嘿嘿!因为他们天天都要沐浴!”
“天天沐浴?”
“吃惊吧?我和你说,那许小县主可不傻,她为什么要花大价钱把那一片整个儿买下?里面门道多得很,旁的就不说了,就说这沐浴之事。
离茅草房有个地方,大约走一刻钟左右,那地方原是一滩乱石堆子,别人望都不望一眼,可他们家的双胞胎,早就发现那乱石堆下有一道溪流是热的。
他们一开始就在那里搭了沐浴用的房子,方便得很,修那洗澡间的时候,六皇弟的人还没到,是他们一家子自己动手修的。
洗澡间不大,但分男女,里面讲究着呢!非常好用。
媛儿和醒儿自己会使用,还教唐家俩姐弟如何使用,能干得很。
王妃姐姐故意不告诉我,让媛儿带我去,她厉害着呢!什么东西放哪?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统统都会。
这不是苛待,是对他们姐弟俩的恢复训练,是乐乐规定的,不能违反。
我听王妃姐姐说,六皇弟对小乐乐可喜欢得紧,若是他在家,小乐乐要干什么,他盯得紧,他巳经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家了。”
“本王明白,这就进宫去向父皇禀报!让他老人家高兴高兴,侧妃可是只报喜鸟啊!”
“臣妾也觉得自己是只报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