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味道...真够呛的。我死死捂住口鼻,那股浓烈得几乎实质化的恶臭混合着刺鼻的硫磺味扑面而来,直冲天灵盖,让人几欲作呕。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名状的腐败气息,仿佛千万年来的死亡与腐朽都沉淀于此,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吞咽粘稠的毒雾。
老陈忍不住干呕了一声,脸色发青:我的老天爷,这比我们当年在污水处理厂闻到的还要命!简直就像把臭鸡蛋、腐肉和化学药剂全混在一起发酵了十年!
眼前是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狭小洞口,隐藏在层层交叠的藤蔓和嶙峋的怪石后面,形状极不规则,宛如一道狰狞的伤口撕裂在山体之上。洞口的岩石呈现诡异的暗红色,表面布满了蜂窝状的孔洞,不时有淡淡的白色雾气从中渗出。若不是龙渊那近乎野兽般的敏锐感知,我们很可能就与这个入口失之交臂。
这个洞口的位置非常隐蔽,龙渊压低声音,手指轻抚过洞缘的岩石,你们看,这些藤蔓有被定期修剪的痕迹,切口还很新鲜,说明这里经常有进出。而且...他蹲下身,指着地面几处模糊的印记,这些足迹显示,最近24小时内就有生物从这里通过。
孙雪取出环境检测仪,仪器立刻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她的眉头越皱越紧:空气中的硫磺浓度达到187ppm,远超安全标准50ppm的近四倍。还有...检测到大量的硫化氢和甲烷,浓度分别是23ppm和5.4%。更可怕的是,她抬起头,神色凝重,仪器检测到某种未知的生物腐败产生的有机化合物,这种物质的结构非常奇特,数据库中完全没有匹配项。
她快速查阅着数据记录:根据检测结果,长期暴露在这种环境中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出现头晕、恶心、幻觉等症状。大家必须戴好特制防护面具,最好不要超过两小时。我建议每45分钟轮流到洞口换气。
我调整了下直播设备,镜头对准那个阴森的洞口。特制的防雾镜头穿透浓重的雾气,将洞内的诡异景象实时传输出去。
各位老铁,我们现在即将进入献王墓的前哨站——葫芦洞。我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据说这个洞穴因形似葫芦而得名,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分为明暗三层,危险重重。根据《滇南秘录》记载,这里曾是古滇国举行人祭的神秘场所,据说洞内至今还残留着当年的祭祀遗迹。
直播间顿时炸开了锅: 卧槽!这个洞看起来好诡异!光是看着就起鸡皮疙瘩了!主播小心啊,听说这种洞里都有毒气!要不要先放个探测机器人进去?礼物刷起来,保佑主播平安!@浪里白条打赏了10个护身符注意洞顶!我刚才好像看到有什么东西在动!
龙渊率先侧身进入洞口,动作敏捷如猎豹。我紧随其后,能感觉到洞口岩石上布满了黏滑的苔藓,触感令人作呕。孙雪负责断后,她细心地在我们经过的路径上留下荧光标记和微型信号发射器,每隔十米就设置一个。
洞内光线极暗,唯一的光源来自我们的强光头灯,在浓重的黑暗中划出几道微弱的光柱。温度计显示洞内温度达到32摄氏度,比外面高出十二度左右,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湿热雾气。石壁上凝结着浑浊的水珠,不时一声滴落,在寂静的洞穴中激起令人心悸的回响。
注意脚下,龙渊提醒道,他的声音在洞中产生奇特的回音效果,地面布满了钙化沉积物,非常湿滑。我建议用登山绳串联起来,以防万一。
越往里走,洞穴越发开阔,果然呈现出典型的葫芦状结构——入口狭窄,内部逐渐扩大成第一个葫芦肚,直径约二十米,然后在某处再次收窄。洞壁上附着着一些发出幽幽磷光的苔藓,提供了些许照明,让整个洞穴笼罩在一片诡异的绿光之中。这些发光苔藓构成了一些奇特的图案,乍看像是自然形成,细看却又仿佛具有某种规律性。
这些发光苔藓很特别,孙雪边取样边记录,它们的生物发光机制与常见的萤光素酶不同,含有大量的硫化物成分。在这种硫磺浓度极高的湿热环境中,很可能孕育着许多独特的生物群落。我已经采集了三个样本,回去后可以...
就在这时,我们同时听到了一阵细微的嗡嗡声,声音似乎来自洞穴深处,时隐时现,若有若无。龙渊立即示意我们停下,他的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武器上。我们屏住呼吸,那声音越来越清晰,像是成千上万只翅膀在黑暗中振动,又像是某种机械运转的嗡鸣。
声音频率在200-400赫兹之间,孙雪快速分析着录音数据,这个频率很特殊,既不是常见的水滴声,也不是普通昆虫发出的声音。等等...这个频率模式...她的脸色突然变得苍白,这个振动模式与我们在飞机残骸上记录的异常频率有87%的相似度!
嗡嗡声越来越响,在洞穴中产生共鸣,震得人耳膜发痛。突然,一阵刺耳的尖啸声划破洞穴的寂静,紧接着是某种重物拖拽的声音,由远及近,似乎在快速向我们逼近...
后退!快后退!龙渊大吼一声,同时抽出军用匕首,背靠石壁,打开所有照明设备!
我们慌忙后撤,头灯和手电的光束在黑暗中疯狂扫射。在晃动的光影中,我看到数十个黑影正从洞穴深处涌来,它们移动的方式极其诡异,既不是爬行也不是奔跑,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滑行姿态...